最後衝刺!基金本子這樣改,讓評委眼前一亮

作者 | 於強 楊小東 秦四清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截止時間為4月20日16時,各位的本子寫得如何了?


在最後的12天裡,如何修改、完善申請書,會讓評委眼前一亮?


下面3位科學網博主都參與過基金本子的審閱和評審。他們從自身體會出發,講解了青基、面上和優青本子存在的一些通病,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以下為詳細攻略:

青年基金申請的6個共性問題

於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最近有學生把自己寫的基金給我看,每年也參與了青年基金的評審。有些共性的問題,列出來供參考:


1.圍繞一個主題,專攻一個問題。


項目總共20多萬,研究內容不要分散,如果研究內容分成三個部分,也要考慮上下銜接。集中說好一個故事。選題要考慮個人前期工作基礎,以及依託單位的學科佈局和優勢。


2.科學問題要明確。


一到解釋為什麼做這個研究的時候,就籠統地說研究太少。你到底想研究什麼,還有什麼問題,哪些地方不清楚?要具體凝練科學問題,要從一個科學假說的角度去寫。這是畫龍點睛的地方。


3.前後連貫。


從研究意義、問題的提出,到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創新點,要前後連貫。不計劃做的東西,背景部分少寫或不寫,計劃做的一定要交待意義或背景。研究方法支撐研究內容,不要把研究目標寫成研究內容。


4.把通用的數據和你的實驗分開。


自己做的實驗總是高於僅僅找些數據做分析。如果是用單位平臺做的數據,可以按照你的實驗去寫。


5.技術路線必須包含文字說明,不能畫一個流程圖了之。


有前期條件的可以放上照片等,圖文並茂。花時間精力做個高質量的實驗設計圖。


6.對申請人個人條件要做詳細的介紹,儘量說明你有這個實力做。


想方設法豐富你的前期工作基礎,找到對你是加分項的內容。除了論文以外,還可以包括一些經歷、技能。客觀表達,不拔高,也不要怕別人反感過分低調。


面上項目:注意這5點,更容易成功

楊小東(新疆大學副教授)


每年5月,是國家自然基金盲審季節,今年(2019年)有幸又批閱他人基金幾個。總體感覺,尤其對面上項目,注意以下幾點應該更容易成功。


1. 科學創新性。


好基金本子要求有創新性,但創新性對大多數申請者而言,較難有創意十足的點子。或者又很難將具備創新性的點子描述到位。寫作功底好壞、行文邏輯性的強弱,是否在他人/或自己基礎上更一步擴展,寫出與他人不同的東西,是展示自己創新點的最好切入點。然而,對我審閱大多數本子,申請者只是自己說自己創新點,難以判斷是否創新。因為沒有比較對象。

2. 方法可行性。


有一些基金本子,創新點很好,也可以看出申請者通過自身實踐、學術合作等找了很有意義的研究對象。但是在方法部分,沒有細化,或者介紹太過籠統。無法讓評閱者判斷項目是否可行。如果是青年或者一些省份的地區項目,創新點好、申請者學術功底紮實,一般可以資助,但對競爭激烈的面上項目。項目預執行方法不具體,或者準備預案不充分,很容易被拒絕。

3. 國際合作。


面上基金,申請人為了證明自己學術在前沿位置,往往在基金書中寫上國際合作關係,甚至要邀請國外某某大牛來國內指導工作等,或者去國外某個地方交流若干月。但在預算中,並沒有將其預算在內。這種做法容易產生相悖後果。證明申請人誇誇其談,不切實際。

4. 個人簡介。


申請人在個人介紹中,過多地介紹自己當前主持項目,甚至有申請者會寫上千萬的主持經費,亦主持多個項目。對評閱人而言,主持項目多、經費多一方面可以證明申請人學術功底紮實,但在另一方面,會懷疑申請者難有精力和時間去投入新項目,新項目執行存在疑慮,易給不予資助的結果。

5. 內容和研究方案對應關係。


申請書中,研究內容一般在研究方案的前面,切記研究內容中出現的“指標”、“採樣”等等,都應該在方案中找到相應的介紹。如果沒有,容易引起審閱人質疑:方案可行性不強。容易給不好建議。

總之,面上項目作為我國最公平,也是衡量學者們學術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申請面上項目要多花心思,做到在創新點、內容、方案、預算、個人簡介上均很少存在失誤。容易在評審中得到較好結果。


當前評閱人一般都能收到多個同研究領域的申請書,通常在多個基金申請書之間會做比較,只有自己申請書錯誤較少且具備吸引力,才更易成功。


“優青”本子這樣改,讓評委眼前一亮!

秦四清(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我幫忙審閱過的“優青”本子不多,屈指可數。感到欣慰的是,“優青”申請人聽取我的建議修改完善本子後,幾乎都上會啦。


“優青”與“傑青”屬於基金人才項目,主要是看已取得的業績。顯然,如何寫好業績部分是關鍵。


我注意到“優青”申請人都有一個通病,即在表述“主要學術成績、創新點及其科學意義(建議不超過4000字)”時,代表性成果貪多求全,通常寫3項,甚至高達5項,以把自己所有的工作事無鉅細囊括進來,想以成果數量多取勝。


若這些都算重要“成果”的話,說明申請人太牛了,都超越魏格納、屠呦呦、袁隆平等大師啦。嗯,這些大師一生聚焦於一件事兒,僅憑一件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卓越成果,就已載入史冊。


大家知道,科研的價值在於質量而不是數量,科技問題只有“已解決”和“未解決”之分。任何一位科研人員,終其一生,能把某個問題徹底搞明白已屬不易,更何況從事科研並不太長的年輕人乎?


其實,只要把自己最得意的一項成果講透,就已足夠,沒必要畫蛇添足。想必大家知道“捨得”的涵義,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要果斷捨去那些“雕蟲小技”式的所謂成果方可得到“正果”。


至於關係較為密切的工作,可根據其關聯性有機地整合到一起,打包成一項成果。譬如,申請人的有關發明專利可歸為該成果的“方法”部分。


在 “主要學術成績、創新點及其科學意義”這一主要部分,我建議分三段(三個子部分)撰寫:


第一段:結合研究現狀,闡明所研究問題的癥結在哪兒,且詮釋突破口在哪兒;


第二段:突破了什麼(學術定論/主流共識/思維定式/研究範式/現行做法/權宜之計/學術僵局等),提出了什麼新原理/新理論/新方法實現突破的,意義多大;


第三段:驗證與評價,包括實驗/實例/應用驗證與成果產出及其影響(發表論著、獲得專利、引用、學者與部門評價、獲獎、重要學術會議主旨報告等)。


至於“擬開展的研究工作(建議不超過4000字)”,雖是次要部分,也不要大意,最好是代表性工作的延續,即圍繞在研究中發現的新問題,開展深化研究。這樣的話,可給評審專家留下“這個申請人專注一件事兒”的深刻印象,以利於增加勝算。


撰寫上述兩部分時,要充分體現代表性成果與擬開展研究工作的科學性和創新性,表述要邏輯清晰、環環相扣、言簡意賅,每部分不宜超過3000字,以讓評審專家短時間內明晰成果的價值和申請人的發展潛力。


若評審專家評閱某申請人的本子時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且像看破案故事一樣引人入勝,那麼不給這樣的本子“特優”才怪。


看完幾位評審專家的建議,有沒有受到一些啟發?在最後的衝擊階段,趕緊行動起來,讓自己的基金申請書更加完善吧。


祝大家順利提交本子,申請成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1494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259&do=blog&id=122601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226665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