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01 老龍王的憤怒

《西遊記》裡除了李天王和哪吒這對奇葩父子以外,還有一對骨灰級的奇葩父子——西海龍王和小白龍!

為什麼說這對父子的奇葩級別是骨灰級呢?原因很簡單,這父子倆的關係體現出兩大特徵:一是大義滅親;二是老死不相往來。

小說在第八回裡就交代了這父子倆的恩怨。

觀音在尋訪取經人的路上,聽到被懸吊著待宰的小白龍呼叫:“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觀音隨後向玉帝求情,才救下了小白龍。這段文字寥寥數語、信息有限。

概括起來大致就是不知什麼原因,估計是青春期逆反作祟,小白龍任性地燒了大殿上的夜明珠惹怒了西海龍王。

老爺子當時應該是氣昏了頭,罵逆子罵得沒了詞,在龍宮裡原地打轉,最後直接用筆了事——寫奏章向玉帝告狀。

就這樣家事變成了國事,小事變成了大事:玉帝龍顏大怒,小白龍被抓去等待斬首。


02 春秋時期“大義滅親”的石碏父子

這個情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成語故事“大義滅親”中衛國的石碏石厚父子。

春秋時期衛莊公去世後,由大公子繼位。石厚卻幫助莊公的小兒子州籲刺殺了大公子並奪得了君位。

石厚的父親石碏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他對兒子的行為十分不滿。

當石厚奉命來向他求取安定民心的良策時,石碏的建議是如果卅籲能得到周天子的認可,那麼百姓就會臣服。

衛王州籲覺得石碏說得很有道理。石蠟又建議如果石厚和卅籲能親自去拜訪周王最信任的陳國國君,讓他在周王面前說說情,問題就解決了。

石碏隨後寫信給陳國國君說:衛國非常不幸,出了石厚和卅籲這兩個賊子,懇請陳國國君主持正義。

後來卅籲和石厚拜訪陳國時被陳君斬殺。在這個典故里,石碏出於正義懲治了兒子,他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為因此流傳千古。

西海龍王大概是在仿效石碏吧?只不過半路殺出了一個觀世音,小白龍才沒有重蹈石厚的覆轍。幸甚至哉!

但同是“滅親”,石碏和西海龍王卻很不相同。因為石厚殺君禍國大逆不道,石碏是出於大義才滅了兒子。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而西海龍王殺兒子為了什麼呢?是父子仇深非得置兒子於死地?還是西海缺少白玉床和夜明珠呢?


03 老河神的冤情

讀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反駁:清官難斷家務事,而且關於這父子倆的恩怨書裡沒有更多交代。

不明就裡的旁觀者實在沒有指手劃腳的權利。好吧,這話說得有道理!況且我從來都沒有對別人指手劃腳的嗜好。但是如果把後文的情節串聯起來的話,不但會找出很多蛛絲馬跡,還會發現小白龍其實比他父親可愛、有品多了!

比如在第43回裡,西海龍王縱容外甥強佔黑水河河神府邸,還一手遮天不許黑水河河神申冤。等孫悟空登門問罪時,他擺出一幅正人君子相,把謊話說得冠冕堂皇。現在我們來回放一下這場官司。原告席上,只見下灣裡走出一個老人遠遠地跪下叫:“大聖,黑水河河神叩頭。”行者道:“你莫是那棹船的妖邪又來騙我麼?”

那老人磕頭滴淚道:“大聖我不是妖邪我是這河內真神。那妖精舊年五月間從西洋海趁大潮來於此處,就與小神交鬥。奈我年邁身衰敵他不過,把我坐的那衡陽峪黑水河神府就佔奪去住了,又傷了我許多水族。我卻沒奈何徑往海內告他。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原來西海龍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狀子教我讓與他住。我欲啟奏上天,奈何神微職小不能得見玉帝。今聞得大聖到此特來參拜投生,萬望大聖與我出力報冤!” 年老體衰被人欺負,房子和家人被搶了還無處伸冤,身為小神仙的老河神和竇娥是一家人麼?老河神的眼淚真的打溼了不少人的心。


04 從老河神的冤情看老龍王的人品

那麼我們再聽聽被告西海龍王怎麼說的吧,“大聖恕罪!那廝是舍妹第九個兒子。因妹夫被斬舍妹無處安身。

是小龍帶他到此恩養成人,前年不幸舍妹疾故惟他無方居住,我著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惡孽。小龍即差人去擒他來也。”聰明的讀者看完這段文字有什麼想法呢?簡直是說假話不眨眼,聽他的話他該是多有理而無奈,比老河神還可憐!

最不可思議的是他說假話的品相還如此完美,鄉土一點描述是溫文爾雅、謙謙君子;國際化一點就是深得英國紳士精髓。什麼“惟他無方居住、我著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簡直就是空口白牙、胡說八道,滿嘴跑馬、顛倒黑白。西海龍王這種老江湖、官油子的修行真是令人望塵莫及。

現在來分析一下他的狡辯措辭,其中的邏輯有些天馬行空不著邊際:龍王妹妹活著的時候母子倆在西海龍宮有地方住,妹妹去世了外甥就沒地方住了?是龍王妹妹連母子倆住的地方都帶去陰曹地府了嗎?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而且你外甥沒地方住,就要明目張膽地搶人家的府邸?你是在啟發無數沒有房子的讀者嗎?千教萬教只教人學壞,這老龍王的三觀真是“亮瞎”讀者的眼!所以黑水河河神找不著天理,只能默默地學了幾年地理......


05 老龍王不是條好泥鰍

由此可見,這個章節對老龍王的“神(人)品”一錘定音,他真真不是一條好泥鰍!他一手遮天不許黑河河神告狀,是效仿當年哪吒攔截東海龍王告御狀的前塵往事吧?這真是天道輪迴,明天不知道會輪到誰。

所以,問世間情為何物?其實就是一物降一物。他這樣的老泥鰍就是需要孫悟空和哪吒這樣的瘟神來修理修理、敲打敲打。尤其是需要像小哪吒這樣的霸王,想找樂子就揭一揭龍鱗、抽一抽龍筋啥的陪著耍耍。

當然,他的外甥黑水河妖倒是很孝順,感念舅舅建議他霸佔黑水河的恩德,所以吃唐僧肉時還惦記著和舅舅分享。可見舅甥關係還不錯!但是,一旦瘟神孫悟空找上門來,西海龍王立刻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並讓太子魔昂立刻領兵協助捉拿。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當摩昂在黑水河裡見到表弟時,他教訓的出發點全無“是非”判斷,而是怕表弟牽連西海龍宮:強調孫悟空厲害惹不得。這除了體現出龍族捏軟柿子的屬性外,其明哲保身、冷酷自私的本性也顯露無餘。我們可以說魔昂是領悟其父意旨行事,也可以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按照這樣的判斷,小白龍實在不是老龍王的兒子,他們的脾性大不相同。


06 看小白龍力挽狂瀾

比如第30回,唐僧被黃袍怪變成老虎鎖進鐵籠,八戒和沙僧杳無音信。雖然法術不高且單槍匹馬,但是小白龍沒有自顧逃命,而是等到二更時分跳將起來:“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休矣!”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變成宮娥與妖怪把盞舞劍,並趁機刺殺妖怪。在半空裡進行了一場惡鬥後小白龍受傷潛入御水河才逃得性命。

當八戒回來要散夥時,小白龍力挽狂瀾提出讓八戒去請孫悟空回來降妖。書中描述八戒當時沒了主意:“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掙得動麼?”

小龍道:“我掙得動便怎的?”八戒道:“你掙得動,便掙下海去。把行李等老豬挑去高老莊上,回爐做女婿去呀。”

小龍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裡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淚道:“師兄啊!你千萬休生懶惰!”八戒道:“不懶惰便怎麼?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戰不過他,不趁此散火還等甚麼?”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小龍沉吟半晌又滴淚道:“師兄啊,莫說散火的話,若要救得師父,你只去請個人來。”

當豬八戒懼怕孫悟空記恨於他不肯去時,小白龍提出策略性建議:“他決不打你,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你見了他,且莫說師父有難,只說師父想你哩,把他哄將來,到此處見這樣個情節,他必然不忿斷乎要與那妖精比並,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我師父。”另外,他對孫悟空很瞭解,所以對結果胸有成竹:“你去你去,管情他來也。”

八戒不好拒絕:“也罷也罷,你倒這等盡心,我若不去,顯得我不盡心了。我這一去,果然行者肯來,我就與他一路來了;他若不來,你卻也不要望我,我也不來了。”


07 心性純淨有勇有謀的小白龍

可見小白龍在這一回裡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西遊記》裡關於取經一行人的描述中,小白龍的文字是最少的。集中筆墨的就是收伏小白龍和降服黃袍怪兩回。全書雖然著墨不多,但小白龍的性格卻是鮮明生動的,尤其是30回的描述文字:聽說唐僧遇險,他焦慮不安,並孤身冒險與妖怪大戰;

當八戒要分行李時他滴淚勸說聲情並茂;當八戒手足無措時他給八戒出主意;當八戒心虛畏懼不敢去請孫悟空時,他出謀劃策給八戒吃了定心丸,最終促成了孫悟空迴歸和降妖救師成功。

所以,寥寥數語中一個有情有義、有勇有謀的小白龍躍然紙上,真是讓人讚歎喜歡。分析完了這些內容,我就可以大膽地對西海龍王的家事品頭論足了。西海龍王道貌岸然是偽君子,而小白龍是心性純淨的小可愛。道不同不相與謀!這樣迥異不同的兩個人物,必然是水火不容,相看兩不忿!即便他們是父子。

08 奇葩父子情的真相

所以才會上演小說開始的“小白龍怒焚夜明珠,老龍王怒告不孝子”這個“大義滅親”的故事。只不過同是“殺子”,西海龍王這個神,連凡人石碏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分析到這裡,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啥這父子倆在整個《西遊記》里老死不相往來:紅孩兒一回中,西海龍王出面幫孫悟空降雨降妖;車遲國求雨一回他也出面現身。但期間,父子倆默契得不見面也互不提及,仿若不認識、不相干的人一般。

誰是《西遊記》裡最奇葩的父親?大義滅親還老死不相往來

正因為父子倆關係一地狗血、滿地雞毛,也殃及了兄弟和親戚關係:黑水河一回裡魔昂太子降妖時未問候自己的兄弟;孫猴巧行醫一回,東海龍王出現時隻字未提自己的侄子小白龍。小白龍就像巴金小說《家》中的覺慧一樣,成了家族的“叛徒”,與龍族漸行漸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因此匯入了取經隊伍這支清流裡。

正因為小白龍心性純淨、有情有義、有頭腦,而且取經意志很堅決——在取經的四個徒弟中從未鬧著要分行李(孫悟空賭氣說過一次,沙僧不明就裡說過兩次),所以終成正果,被封為八部天龍,盤踞在靈山的華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