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鞏義雙槐樹遺址發掘獲重大成果 見證中原地區五千年文明形成和發展脈絡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東4公里,處於河洛文化中心區。遺址總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經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多年考古發掘,已初步探明聚落佈局,出土大量遺物,確認其為距今5300年左右仰韶文

鄭州鞏義雙槐樹遺址發掘獲重大成果 見證中原地區五千年文明形成和發展脈絡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東4公里,處於河洛文化中心區。遺址總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經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多年考古發掘,已初步探明聚落佈局,出土大量遺物,確認其為距今5300年左右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大型中心性聚落,成為探索中原地區五千年文明化進程的新基點,具有重大學術意義。一、主要考古發現1.發現仰韶文化中晚階段三重大型環壕,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並均有對外的通道。內壕周長約1000米,上口寬7.5米,深6.15米;中壕周長約1500米,上口寬30.5米,深9米;外壕殘存周長約1600米,上口寬17.2米,深10.5米。2.發現排狀佈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區,位於內環壕的北部正中,在居址區南部修建有兩道圍牆,主體長約370多米,與北部內壕合圍成封閉的半月形結構,面積達18000多平方米。該區域內共發現4排帶有巷道的大型房址,最大的一座房址面積達220平方米。還發現有采用版築法夯築而成的大型連片狀夯土遺蹟。3.發現三片獨立分佈且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共有1700餘座墓葬,墓葬均呈東西向,墓主人頭朝西,墓葬內的隨葬品很少,與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大型墓葬中隨葬較多玉器的葬俗明顯不同。4.發現三處夯土祭祀臺遺蹟,一處用陶罐模擬出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遺蹟,《河圖》記載:“黃帝治,景星見於北斗。”,與此考古遺蹟現象有一定的關聯,對天文學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5.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一件牙雕家蠶,系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背部凸起,頭昂尾翹,腹足、胸足、頭部明晰,表現出的是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形象,神態逼真,造型生動,栩栩如生。長6.4釐米、寬不足1釐米、厚0.1釐米。二、重大學術意義1、雙槐樹遺址的系列考古成果,對於客觀認識中原地區五千年文明的形成、內涵與特徵提供了最新的考古實證材料,就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的佈局而言,甚至具有填補空白的學術意義,對於深入開展不同區域間文明化進程比較研究奠定了基礎,此舉無疑將提升對於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實證研究和理論認知水平。2.雙槐樹遺址考古最突出的成果便是通過長期的考古鑽探和發掘工作,基本上釐清瞭如此大規模中心聚落的佈局問題,三重環壕,三片大型公共墓地,獨立的高等級居住區,與天文有關的祭祀遺蹟,對理解當時的社會組織結構、生產生活狀況、埋葬習俗、原始宗教信仰、禮儀內涵等提供了珍貴而翔實的考古資料。3.距今5300-5000年左右,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階段,以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灘文化為代表,西遼河流域、長江下游地區環太湖流域、江淮地區等相繼進入文明社會。以紅山文化為代表,出現了遠離居住區的大型埋葬和祭祀中心,隨葬各種造型的玉器,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龍圖騰崇拜佔據主導地位,出現了獨尊一人式的王者和巫者,旱作農業經濟和漁獵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人口增長,社會繁榮,手工業生產技術進步,等級化社會出現。在用玉製度方面,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和良渚文化具有鮮明的共性,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象徵和標誌。而以雙槐樹遺址為代表的中原地區,在墓葬中卻幾乎不見玉器,這是與上述區域文明形成階段最大的不同點,為開展深入對比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此項考古工作由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研究員和他的團隊領銜發掘,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取得了如此重要的考古成果,為當代考古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