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不賺錢,為何沒朋友?


美團不賺錢,為何沒朋友?

去年有段時期,媒體熱衷於討論職場中年危機,帶出一個靈魂拷問:如果由於經濟下行或中年危機而失業,你是去送外賣,還是開網約車?以市場份額而論,這問題約等於,你是跑美團,還是跑滴滴?

一語成讖。今年疫情來襲,多家媒體報道健身行業困境時提到,健身教練們收入停擺,不得不去送外賣。

考慮到開滴滴需要考取網約車駕駛證,而送外賣只需要健康證,騎電動車的門檻也比開汽車低很多,所以美團們確實成了職業墜落的防護網。

而同樣受到疫情重創的餐飲企業們卻開心不起來。美團為餐飲行業的堂食墜落提供了外賣防護網,但代價卻很大,以至於多省餐飲行業協會公開對美團提出抗議,指責其在疫情期間佣金不降反升,加重了行業負擔。

而美團三月底剛發表了2019年業績公告宣佈盈利,又不得不站出來辯解稱自己賺的很少,“2019年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兩毛錢”,言下之意就是,掙的都是辛苦錢,美團並不比餐飲商戶瀟灑。

平臺方和供應方都號稱自己不掙錢甚至虧錢,而用戶方也並不念及平臺方的好處,只要漲價或補貼取消就罵聲一片,這種場景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隔壁滴滴多年來的處境。

沒有哪家企業是真的不賺錢只為交個朋友,更何況已經上市的美團。但是,美團既然沒怎麼賺錢,為何還是交不到朋友?

財務角度的分析,很多媒體已經做過了,相比起業務體量,美團確實掙得不多。我們不妨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看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


嚴重依賴人力

車是需要人來駕駛的,飯是需要人來做的,而外賣也不會自己長腿跑到客戶身邊。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以及一二線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人力成本在可見的未來,會持續攀升。

更要命的是,這三個行業的人力資源槓桿效應差,複利效應差。

比起遊戲、短視頻、電商之類“少數人的生產和運營可以服務於多數人消費”的行業,出行、餐飲和外賣業務從業者,單位時間內可服務客戶的數量很少。

並且,這種依賴於人力時間的成本,是隨著業務持續發生的,並不像程序一樣,開發完成之後就自動運轉起來。今天產生的人力成本,明天還會繼續產生,甚至在業務下滑的時候,依然持續產生。

為何美團和滴滴都在搞無人駕駛,就是希望打破這種人力成本的限制,成為真正的科技企業。可惜,這個目標的實現,至少需要十年。


存在客單價鎖定的博弈場景

你願意為一次出行、一頓飯花多少錢?

打一次車三五十塊,點一次外賣二三十塊,是普通人尚可接受的範圍。超過這個價格區間,大量用戶會選擇替代方案,比如公共交通,自己做飯。

在給定的客單價內,平臺方和供應方需要在利潤上尋求平衡點。可惜的是,沒人會嫌自己掙得多,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出行、外賣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供應方被固定成本搞得苦不堪言,回頭一看平臺佣金居然不降反升,肯定是要掀桌子罵街的。

總之,平臺方和供應方相擁掉進了低價低利潤的泥坑,且用戶絲毫不會體諒你們的處境。


用戶增量和業務增量到了天花板

既然客單價鎖定,盤子做大如何?

前邊說了,疫情和收入下滑會導致需求緊縮。即使沒有疫情和收入問題,在美團和滴滴多年藉助資本補貼清場的過程中,所有能挖掘的用戶和需求,基本都被開發完了。

此外,餐飲和出行雖然高頻,但數量也很明確。吃飯一天三頓加個宵夜就是極限,通勤出行一天四次也是極限,這還是理論上的極限消費次數,在實際場景中很難達到。

除此之外,供應方的門檻也在提升。隨著2016年網約車新政出臺,一二線城市網約車供應門檻明確建立。而餐飲行業在租金上漲、行政許可審批收緊的背景下,早已不再性感。供需雙方的數量如此,平臺業務規模做大,從何談起?


平臺的存在倒逼行業變化,強化負面口碑

一方面,出行、餐飲、外賣以城市為單位開展,導致業務沒有真正的網絡效應作為護城河,眾多本地平臺始終有機會出現。車企和出租車企業進軍網約車,品牌餐飲連鎖企業自建配送網絡,以及眾包甚至快遞企業進軍外賣市場,都是這種情況的表現。

另一方面,平臺分食利潤導致供應端急速劣化,最後用戶體驗劣化。

出行領域為何屢屢爆出安全事故,一方面是行業本身風險特點,另一方面是平臺佣金帶來的低利潤,導致相對高素質從業者被擠出。

而外賣越來越難吃,也是低客單價高佣金帶來的必然結果——工業化食品生產。中央廚房加快餐式加工,新手掌勺+大批量製作,在供應端無限逼近“機器替代人”來降低成本,保障利潤。

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平臺和供應方苟活,用戶罵街,低毛利狀況無法突破,直至無人駕駛無人送貨、餐飲機器人之類技術換代。


企業可能面臨的一切質疑中,最致命的質疑就是:企業生存所依賴的商業模式不成立,或者商業模式在現有的業務規模下不成立,需要放大或者縮小。一旦業務規模放大無望,縮小更無法接受,則企業陷入兩難境地。

美團外賣業務所依賴的線下服務業已然深陷困境,且被指為趁亂往駱駝背上添稻草的無恥小人,就是商業模式先天缺陷的一個實例。


判官:資深產品經理,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著有《產品覺醒》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