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招生的六大訣竅

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有人則企,無人則止,所以企業招人和留人就會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於教育機構來說,員工隊伍的穩定是企業壯大發展的重要因素。


現實情況是,90%的教育機構都存在著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


招人難、留人難的原因

1.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已喪失。

2.企業招聘的決心不夠。

3.在信息高度透明化時代,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員工有多種選擇。

4.對職業認知教育的缺失。

招人的六大關鍵策略

加大招聘的比例

教育機構的校長、管理者要把人才擺在第一戰略。


具體招聘時,可以按照實際要招聘的教師數量和來應聘的教師數量成1∶5或者更多比例。


例如,想要招聘3個教師,就需同時邀請15個教師來面試。


多渠道招聘

渠道要多、要廣、要深入。互聯網時代,招聘方式和渠道一定要發生相應的調整。


除了傳統的現場招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建議加強在互聯網的招聘,包括自媒體的招聘,軟件的招聘,包括boss直聘、脈脈等方式。

還要設置一個機構內部的推薦制度。


比如:A老師推薦B老師到機構上班,只要正式入職,就應該給A老師一定的獎勵,並在全體員工面前重點表彰此事。


這個獎勵可以當作一項明文制度來實施,鼓勵大家踴躍推薦。


靈活設置招聘崗位

相信每個教育機構都在招聘網站上推出了自己的招聘需求,包括智聯招聘、Boss直聘、大街網、前程無憂、51Job、趕集、58等等,但是不少培訓機構都反映,收到的簡歷太少了,有時候一個星期也沒人投一份簡歷。


這時就建議您靈活設置招聘崗位名稱,增加招聘信息被看到的概率。


例如,招前臺,可以設置成前臺、行政專員、人事專員、財務專員、教務專員等。


招聘銷售,可以設置成諮詢師、課程顧問、招生老師、電話銷售等等。


因為某個職位的名稱並沒有一定的規則,而每個人對這個職位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增加職位名稱的表述方式,也就增加了收穫簡歷的幾率。


招聘時間的選擇

經研究發現,招聘也有淡旺季。

①比如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相對比較好招聘。


金三銀四:很多人會選擇過完年以後,集中做面試、尋找企業。


金九銀十:大學畢業以後,大學生面臨找工作。在這兩個時間段,企業要做好策劃,做好相應的招聘準備。


②在公司業績好的時候,招聘的成本相對比較低,留存率會比較高,因為員工都追高不追低、先看到再相信。


所以企業的經營管理,往往是天晴時要想到下雨的時候,下雨時要想到天晴的時候,不能等到公司缺人時、業績不好時再去招人。

③平時也要持續招聘,可能招聘的力度和強度沒有那麼大。

④員工滿意度相對比較高時做招聘,效果一般比較好。


一個新員工加入企業,老員工對新員工的影響會很大,老員工對公司滿意度不高時,新員工的留存率相對是比較低的。


培訓機構招生的六大訣竅


面試官的選擇

面試官的選擇很重要,什麼樣的面試官招什麼樣的人。人才招聘過程中都有主觀性,都傾向於招跟自己類似的人。現場面試的人員也喜歡跟自己類似的面試官。


面臨新生代員工時,招聘方式也要發生相應改變。


幾種方式可以借鑑:①演說招聘。②海選招聘。③複試培訓招聘。


結構化面試

即面試官分為初試、複試和終試,間隔時間最好是一天,不能太短,也不能太久,太短公司會不專業,太久會讓員工感覺不舒服。


招聘教師崗位時,一定要先讓應聘者試講,然後由本校優秀教師評課,如果能安排本校老師也上同樣的一堂課哪有最好不過了,因為優劣一下子就出來,大家都心中有數。


對於比較優秀的人才,要引入背景調查,最主要的方法是360評估法。通過原來所在單位的上級、下級、平級來了解面試者是怎麼樣的,通過兩個維度(態度、專業能力)來了解是不是企業想要的人才。


以上就是給教培機構關於招聘的六點建議,各機構可以進行參考,希望大家都能招到想要的人才,留住讓機構發展壯大的骨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