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上,女人有“自我商品化”的天性吗?

平民心态


不会有的,但据我几十年所知所听所见,体会到女人最喜欢男人的爱。从不怕多,单位同事也好,同学也好,友友也好,除太熟的人都好。

哪怕丑些的,大些的都爱我才好。上边的,下边的,指层次不同人。从不烦,但不是她都喜欢,只是喜欢追求者成连似营排成队才高兴。

还有一些优秀女性,早早投降在猛烈追求者脚下。那时不兴离婚,只可嫁谁都一生。听过后悔细语声。

也可能我认识的女性少。


李287275412李泽祥


拒绝物化很容易被混淆成女权主义。所以我要强调,我并非女权。只是,拒绝物化女性,物化每个人吧。

女性的尊严,在于拒绝自命弱势,拒绝被施舍特权,在于拒绝叫卖自我,拒绝被别人标价。

——题记

最近阅读了作文纸条的文章《“女生节”和“妇女节”你选择过哪个?》,笔者颇有感触。今落笔之言,虽显尖锐,然发自肺腑,记作留存。

1.沦陷——以特权为名的迫-害

1942年的妇女节,作家丁玲写道:

“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

而现在的妇女节,霓虹闪耀着蔷薇色的梦幻,女性依靠男性的宠爱获得尊严,在为欲-望而消费中获得满足。大街小巷跳动着诱惑的字眼,宣扬着浪漫的设定:“其实与年龄无关,只要你对美丽、浪漫和温柔充满期待,还要有一点天真,你就是永远的女生。”

无限制地制造和放大欲-望,让女性在消费金钱中被消费自我。

许多女性选择自命弱势,去寻求特权,选择牺牲独立,去寻求宠爱。

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根深蒂固的刻板化认识逐渐在榨干这个节日的意义。昨日的自尊自信自强,在今日,被悄然定义为妆容衣服男人。

盛世当前,是否就风平浪静。

“职场歧视仍然存在,家暴的威胁仍未减轻,整个社会对‘剩女’、单身主义的指指点点,对女博士女强人的评头品足,仍然没有停止。”

让人痛恨的暴-力行为固然是迫-害,但让人沉沦的呵护宠爱,让女性逐渐主动放弃甚至遗忘自我,又何尝不是一种迫-害?

让人疯狂的嫉妒追捧,让女性逐渐沦为被别人所定义的“女神”群体,让别人来决定自我价值,无意中地将她们慢慢物化,又何尝不是一种迫-害?

整个社会打着“尊重女性”的旗号,悄悄将女性豢养为宠物,捧作符合男性要求的展品,让女性自命弱势,从而自甘势弱。

既然得到宠爱,那就成为宠物,生活在社会的教条和男性的管教里,无条件地献出自己。

宠物,是没有尊严的。

从追求平等到追求宠爱,从享受权利到享受特权。女性的地位似乎日益提高,女性的权利也似乎日益增大。

然而,在象征着“一种争取平等权利的坚持,一种追求独立自我的精神”的妇女节里,洋溢在每个人心间的“女性特权”,不正是对节日原始意涵的最大讽刺吗?

2.拯救——自我意识的觉醒

看着小视频里年轻的女孩们顶着一模一样的漫画脸,散发着一模一样的诱惑气息,做着一模一样的“女王”梦,甚至连自己想过的生活,想走的路,所有的渴望,都一模一样。

社会给予她们女神的定义,给予她们对美丽和浪漫的诠释,给予她们女性的特权,告诉她们怎么去做一个女性。

金色的笼子铺天盖地,为消费主义和表面上的男性利益铺路。

从任何一个模特林立的高档礼服店,到任何一个流量爆棚的主播平台;从任何一场为炫耀而谈女朋友的恋爱,到任何一个有着“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主妇的家庭,牢笼一直都在。

丧失了自我意识的女性,变得弱势而廉价。

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在消费主义的侵略面前,女性是前锋,男性却是主力。

熊培云曾写道:

“你若真心热爱自由,就必须在拯救受害者的同时,也拯救加害者。因为在一种罪恶的制度下,加害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囚徒。”

物化的枪响之后,整个社会,都绝不会有赢家。无论是持枪的人,还是被瞄准的女性,都将成为物化的囚徒。

拯救和解放女性,不只是女性的战役,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所有人都应该明白:

女性必须要有尊严,必须要渴望有尊严。

尊严即权利,女性的权利不能被消费主义所裹挟,不能被流言蜚语所威胁。

我们这个群体的地位,应当由我们自己决定。这是我们的自尊。

我们这个群体的模样,应当由我们自己决定。这是我们的自信。

我们这个群体的生活,应当由我们自己决定。这是我们的自强。

自尊自信自强,挣脱奴化的束缚,碾碎物化的力量,逃离迫害,寻求救赎,唤醒自我。

什么是自我?

我即是我。我相信自己的美丽,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肯定;我相信自己的未来,不非要万众瞩目,不非要富丽堂皇;我相信自己的强大,不需要向别人示弱来乞讨追捧,不愿意出卖自我价值的决定权。

我有我要过的生活,那可能来自我的看过的书;我有我想去的地方,那可能来自我读过的诗;我有我终生信仰的价值和原则,那可能来自我走过的路,摔过的跤,把握过的星空;我有我要爱的人,那可能来自上天的恩赐,花开的悸动,内心的真实。

我不一定很有个性,但我懂得且坚信——对我好不等于“买买买”,庆祝节日不等于无拘无束地购物和消费,美丽浪漫温柔不等于妆容华服粉丝。

我的存在价值,不取决于我拥有的名牌,不取决于我登上的舞台,不取决于所有的物质和消费,不取决于这个残酷的社会评价女性所用的刻板化标准。

这才是尊严,生而为人的尊严。

女性应当意识到自我,应当发掘自己的内心,肯定自己的价值,把握平等和独立的权利,和一切物化女性的力量坚决对抗。

不示弱,不跪下。

不乞包养,不求打赏。

不放弃尊严,不叫卖自我。

不甘于被标价。

3.权利——男女平等不只是口号

自古以来,出类拔萃的女性从来不少,即使在那些连男女平等的口号都没有的年代。

花木兰代父从军,带胜而归;武则天延续盛世,文武并立;李清照咏叹西楚霸王,满怀当为人杰的才华,一身堪比鬼雄的傲骨;王昭君跨越紫台朔漠,不屑以红颜侍君王,不畏留青冢向黄昏。

她们的光芒,在女性被受压迫的时代里也不损分毫,反而愈加耀目。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孟母们的三迁,淇水旁的反抗,史书不敢承认但确实存在并在民族血脉里延续着的,父权社会里的女人们的渺小和伟大,柔弱与坚强。

体力上的弱不代表无能。女性同样的强大,在智慧上,在心理上,在性格上,在精神上。

不是只有无情的屠戮才彰显强大,微末倔强如野草般的同情与善意同样有改换天地的力量。

不是只有野蛮的掠夺才彰显强大,美丽灿烂如晨曦般的正义与温暖同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者,人性的光辉,与性别何干?智慧的恩赐,与性别何干?

女性和男性的平等,是在一样的善恶,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四十六条染色体上建立的。

女性应该享有与男性等同的权利,追寻平等,追求独立,拥抱自由,拥吻自我。

别让男女平等成为女士优先,成为女神驾到。男性没有的特权,女性别享受得那么理所当然。

别让男女平等只成为口号。

“然而,生活终究是粗粝的、艰辛的、坎坷的,需要女性自己去面对,玫瑰色的浪漫始终无法解决人生的困难。比起锦衣华服和名牌时尚,今天的女性真正需要的,是百年前创造这个节日的前辈们所具有的品质:自尊、自信、自强。”

“这个时代,女性所处的环境从来不像童话那般美好。而保护自己最强大的武器,也不在外界和他人,而是女性自身自主意识的觉醒。”

我拒绝特权,因为我们平等,因为我并不弱小。

我拒绝被标价,因为我的价值,我说了算,我的命运,由我自己主宰。

愿你历经生活的打磨,依然热爱你的权利,愿你在消费主义的炮火之下,依然抱紧你的尊严,坚守你美丽的独立,保卫你珍贵的自我。


Q小姐的自愈室


女人要推销自己,梳洗打扮,加强内涵,等待意中人,根据自己的现实,寻找高中低配,这应该是自我商品化吧。

个人粗浅观点,希望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