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本我,真我和超我有什么区别?与人生层次有联系吗?

ERBInmsl


本我、自我、超我,可以对应身、心、灵的变化,这样能更好理解。

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并没有说到真我,所以此处暂不说真我,真我某种程度可以理解为真实的自我,比如自性。

本我代表人的本能,欲望,原始的生命驱动力,以享乐为原则;它可以说是身。

自我代表意识活动,协调本我的欲望冲动,以现实为原则;它可以说是心。

超我,在本我和自我之上,综合监督它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理性。它可以说是灵性。

为了协调本能和欲望冲动,此三者常常互相矛盾。

本我从人出生就有,自我是逐步发展的意识,超我发展最慢,它需要长期思考沉淀,使得内心产生觉察能力。

三者的互为活动贯穿了人的一生。

一开始,本我最为强大,自我弱之,超我再次之。

像小孩一样,为了满足欲望,会什么都不顾及大哭大闹,几乎没有自我,更不要谈超我了。

随着学习成长,感受丰富,慢慢产生变化,自我逐渐成长起来,超我还很弱小,这个时候自我比较懂得跟现实联系起来,有缓冲地协调本能欲望,但依然总有失控的状况,因为超我的功能还没完善起来。

如果人的修养不断再提高,理性越来越强大,觉察能力越强,他的超我就能够发展得很好,做到时刻觉察本我自我的变化。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逐渐平衡。

那么可以将这三种来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人生层次既身、心、灵。

本我代表身,自我代表心,超我代表灵,那么人就是身心灵一体,三者能够平衡就是身心灵平衡。

身体是一切驱动力的物质基础,内心是意识念头,代表与现实互动的意识活动,灵是高级的理性,代表对身体,意识,道德观,价值观的整体觉察。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灵性掌管下对意识对本能高度协调,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既主观客观完全融合的状态。


爱的心智操作系统


本我,天生之我。先天素质,秉性德属,能力的天花板,适合在天地间以何种形式,何种价值存在。

自我,本我在自然社会中成长,生活。产生的欲念,情感,追求。以自己为中心产生的行为。

真我,认识到自己的秉赋,协调社会,家庭与自己的关系,找到并实现自己的追求与位置。

超我,超越本我,自我,真我。灵性的追求。心中不为自己,舍身成仁,度化众生,是佛法中的慈悲心。

这样还不太理解,举个例子吧。

孙悟空。

本我,花果山石生灵猴,天生灵性神力。

自我,落生占山为王,学神法,闹天宫。

真我,认识到天外有天,在观音指引下与唐僧取经,多次想放弃,最终取到真经。

超我,成斗战胜佛。以众生利为己任,弃掉其他三我。

在四柱八字里,本我是我八字的身体性情,天赋能力。自我是人生追求,求富求贵。真我,大运际遇,用天赋+追求+努力,在社会家庭中体现价值。超我,我的付出奉献得到的社会正面价值。

我是瓜哥聊风水。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喜欢。





瓜哥聊风水


自我,精致利己主义者,我为中心。本我,原始的我,及人之初的我。真我,是指人在曾经沧海,经历世事之后的自在状态。超我”就是返璞归真,超越自我。



健康使者健康人


解1:自然的我——社会的我——理想的我。 解2: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解3:存在无需证明——必须证明存在——证明即是存在。


起座弹鸣琴


自我是个性的我,本我是自然命运的我,真我是自主的我,超我是自立的我!自我是个性并趣向,本我是私性并物欲,真我是良能并正义,超我是自我主宰并超脱,能做到真我的人不多,且不为世所容如苏格拉底孔子屈原岳飞耶稣等人,超我者没有尼采疯了,佛道祖师解脱了吗?亦未可知!

季大师说,人生既无价值亦无意义,应是实话!苏格底宁愿被毒死也不愿认错求生,说明人类并万类在陷井中被操纵!本世纪,是人类逆天改命的世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石明贞


自我是自我认知当中那个我。

人是看不见自我认知以外的世界,只是认可自己见到相信的世界。自我。

本我,是敞开心扉。感知无我以外的世界,认可并接受自我认知的狭隘,活的真实自然。本我。

超越自我认知感受真实世界又能克服越苏本我,保持平和心态对待世界中的人和事。真我。

以真我心态对待交际中的人和事物的复杂,又能鱼遨浅底,更能鹰击长空。超我。

超我超凡脱俗,生活顺境逆境都能淡然处之。随遇而安又钢筋铁骨,欲强则强,欲弱则弱,百折不挠,坚贞不屈。为生命意义觉醒而奋斗,生而坦荡,死而不惧。

完全超凡脱俗状态,享受神仙一样心境生活。


鹰击长空93530926


由于地球的特殊性,导致了在此处化身的人无法忆起此生之外的经历,但为了维持化身的肉体继续存活以便充分经历体验来获取经验,所以才有了''我''的意识。

本我,也就是高我,是存在于更高层面的我们自己,他的一部分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我们的意识通常被称作''小我'',是高我的一部分。

事实上,人生短暂,在本我看来,这一世只是一瞬间,只是小我的时间体验机制导致了看起来很长---其实只是地球绕太阳转了几十圈而已,并没有很漫长。

高我将自己的一部分化身为小我的目的,是通过经历体验来获取经验,进而升华到更高维度,事实上生命的目的就是如此。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体验经历,死去万事空,唯有经验存。放下对世界的执着,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清蒸五味子


《真我》就是(无我)只有做到了,才是(超我、自我、本我)。

自性(本来清净)清净心是(一法不立、一尘不染)的,只有(尘劳妄念)才会展现出(我)来。

上面说的(我),都是对(众生而言)。


只缘无事可思量


自我,是意识!本我,真我是本源,是本来面目,众生皆有的佛性!超我,是空掉自我的照见!自我,六道里轮回!本我,真我是人的本来面目,超我,是空掉意识跳出三界外的本我,真我。


明子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本我、自我与超我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结构理论所提出的概念。用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

真我是佛教语,为涅盘四德之一。


具体说明于下:

“本我”。指“最根本的我”或"原始的我”。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为寻求即刻的满足而不受世人所说的″道德“约束,是快乐至上的原则。"弱肉强食”是本我的典型表现。

“自我”。是在后天成长过程和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道德观,有理性,会克制的"我”。″谦恭守礼”、″遵纪守法“是自我的典型表现。

“超我”。是超越自我之上的人性升华,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超我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感悟而获得的“道德”观,并能将之付于实践的高尚行为。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舍己救人的罗盛教便是超越自我的典型。

"真我”。字面上理解为真实的我(与佛教的″妄我”相对),属于佛教的词汇。将之并入此题有点不伦不类。真我是佛教涅盘四德之一。亦称“大我”,与“妄我”相对,谓出离生死烦恼的自在之我。凡夫执著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妄我,要像佛那样具有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

总结:一般来说,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人格是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如果没有本我,就会失去本能和动力;如果没有自我,就会失去克制和制约;超我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因为人不能总是生活在特殊环境中。至于真我,已经超脱红尘,应设专题讨论。 因此,只要三者保持了一定的限度,处于动态平衡中,就具备了健康的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