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本需要经常看吗?

HYD知


错题本要经常看。

首先,错题集直接说明了你的知识短板。

而能称之为错题本的必然是你在出错的基础上的再整理,有错题和正解,你在看错题本的时候潜意识里会重视这些曾经出错的地方,这样知识点在你的脑海里又重温了一遍,常记常新。

其次,错题本可以给你新的启发。

当时的错题是可能由于当时解题的思维问题,或者由于当时你对知识点的不理解,或理解得不透彻。整理为错题本以后,你除了要规避曾经的错误,还要寻找当时错误的原因,最珍贵的意识是:寻找方法。

方法总比困难多,很多时候,一道题目并不只有一种解法,在数学方面这个不难举例。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当你在重温错题本的时候,你再想想,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也许经过举一反三的学习以后,你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新的领悟,这个领悟能帮你以全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比如说,英语单词的记忆。以前你习惯死记硬背,abnormal 反常的、abject可怜的、abscise切除……这些英文单词,你可能是这样记的:a-b-n-o-r-m-a-l abnormal ,逐个记忆;你也可能是这样记的:ab-nor-mal abnormal ,这是音节记忆。前面两种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单个记忆来说,不难。但是若是需要记忆很多很多单词的时候,我们脑瓜子可能就应付不来,这也导致我们在很多形近单词那里吃亏。吃亏多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些单词其实都有共同点,还是拿刚才这三个词汇来举例:abnormal 反常的、abject可怜的、abscise切除 ,它们都有ab 放在前面,叫前缀。而ab-或abs-充当词汇的前缀时,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意思“相反、变坏、离去”,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用法。综合记忆,abnormal 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ab,另一部分是normal,还有其他很多的词汇都是这样拆装组合的。你发现了共同点以后,大致也能猜出意思来。比如

abject这个词汇一开始你不懂,但是你知道ab有“相反、变坏、离去”的意思,而ject是投掷和扔的意思,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得到扔下后离去、丢下后变坏等等意思,那么这些意思和“可怜”就很接近了,因为你只需要在“扔下后离去、丢下后变坏”这个意思的基础上去理解就明白了,abject是可怜的意思,一个孩子被人丢下后狠心离去,那自然是非常可怜。这么积累下来,你就能对英语的词汇有新的看法,同时可以举一反三。

最后,我们来讲讲错题本怎样整理才能让你事半功倍,换句话说,你整理了错题本,但如果里面只有错题,而没有正解和分析、拓展这些内容,那依然无法让你有更多的收获,无异于浪费时间。

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操作:

1.准备小夹子。错题本进行分类,试卷类型的错题本你就按照新到旧的顺序来整理,新的在最上面,旧的在最下面,方便你及时翻阅。抄本类型的错题本,你在小夹子上贴上各个科目的标签,一目了然。还有一些散装的纸片,就更需要小夹子了。

2.在内容上进行分类。错题+正解+思考。基本上错题集包括这三个部分就够了。

(1)错题的原题是什么,你哪里出错,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知道方法还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马虎大意,还是其他的原因。

(2)正解是什么,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你肯定做了笔记的,那么老师的思路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什么,你也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写下来。

(3)这道题目给你什么启发,是掌握了一条公式、知识点、解题思路,还是明白了自身的一个弱点……那么,类似的题目你能不能迁移运用。

3.用不同颜色的笔作笔记,养成自己的认知习惯。我一般用红黄蓝黑四种颜色:黑色是原题和原解,红色是订正以及老师的正解,蓝色是分析自己出问题的原因以及正解的思路,黄色是举一反三的思考。

总之,整理好错题对你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一本实用的错题本对你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成绩日日高升!


半壁江南


当然需要。

如果不经常性地让孩子回头看,错题本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我的孩子有物理、英语、数学错题本。我一直在帮孩子整理错题本,我的做法是用作业帮,查找出错题然后截图原题,答案和语法,形成电子文档,打印下来,隔一段时间就让孩子回头看一下(参加下图)

当然,我这个还属于笨办法,现在有错题打印机,据说更省力,便捷。

关于错题本的使用,我现在的做法是这样的:孩子题做错或则不会做,我及时给总结成电子文档(现在居家学习,一般都是当天总结),然后孩子需要看答案后,给我讲解一遍,总结一下做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然后过3-4天,孩子需要再回头看一次,再给我讲解。然后就是隔1、2周,再重复上述步骤。然后就是半个月或者1个月,依次类推,时间轴会慢慢拉长,然后就是期中考试前和期末考试前再来一次大复习。

在孩子回头做的时候,我发现,距离错点时间越近,孩子再做的准确性越高,但一旦时间拉长,孩子再做错题的准确性就会下降。这也证明,错题一错再错是确实存在的,因为孩子的记忆曲线问题。

所以,对错题不断回头看很有必要。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每个阶段的升学都是对几年知识的一个大汇总大考核。为每个阶段的错题本建立一个电子档案,然后到大复习的阶段重点巩固,我觉得这是事半功倍的一种学习方法。

以上,供参考。


思并快乐着


错题本不需要经常看。错题本不仅不能帮你降低继续犯错的几率,还有可能因为强化了错误意识而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错题本,也叫错题集、纠错本。很多学校强行要求学生必须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目的是防止学生“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也开始推行错题本。相信有很多学生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错题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自己在作业及考试中做错了的题目。

错题本上内容丰富,既有诗题来源,原题再现,自我诊断,教师指点,知识点梳理,又有错误分析,思维误区,正确答案。密密麻麻,洋洋洒洒,而且颜色多样,蓝、黑、红、黄、白(涂改液)。

一张薄薄的纸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每一个符号、记号、批注、文字、图表等,无不倾注学生的心血,无不见证学生所下功夫。

但是,这样将功夫用在整理“错误”的题目上,真的就值得吗?为什么不建立“对题本”而要苦心孤诣弄什么“错题本”?

错误不会因为警示就是消失,相反还会因为重复阅读而加深错误的印象。与其大量时间花费在抄写和强化“错误”,不如用一段时间强化正确的信息。

任何行为,如果反复强化都会留下记忆。错误也一样,强化的次数多了,不仅不会避免,还会重复犯错。这样,就会与建立错题本的初衷背道而驰,学习效果反而还会下降,因为我们脑子里反复强化的是我是如何犯错的,而不是我是如何正确的。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与其建立错题本,经常查看错题本,不如建立对题本,经常用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语言来提醒自己、暗示自己、改变自己。所见是正确的思路,所写是正确的答案,时间久了,就会正确。

因此,我的观点是,与其经常查看错题本,不如经常书写正确的答案。与其负面强化,不如正面激励。正如一个人不能老盯着他的缺点一样,错误的题目也不可以长久盯住不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