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兒女進城居住的老人,為什麼很多還是選擇回農村養老送終?

貴州茶二哥


謝謝給我一個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認為目前中國的社會現狀就是,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期,目前城市化率50%-60%之間,國家要實現真正的工業化國家要到達80%左右的城市化,所以我們看到大量的有條件的農村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城市裡擁有了立足的條件,父母年紀大了為了盡孝接父母進城同住,成了很多家庭的相同選擇。

就像提問裡所提到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1.生活習慣不同

吃的軟硬不同,穿衣打扮欣賞不同,衛生習慣不同,老人要早睡早起,年輕人要晚睡晚起等等

2.觀念不同

以前在農村父母起早摸黑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孩子沒有長大成人,啥都依賴父母,啥都聽父母,孩子大了,在社會上有立足的實力了,有自己的一套觀念,而父母一直有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衝突就來了。

3.生活環境的大轉變相當不適應

以前在農村,多逍遙自在,有農活就幹,沒農活就在田間地頭瞎轉悠,路上隨時碰到得就是街坊鄰居,男人們就抽菸嘮嗑,女人們就做做手工八卦哪家哪戶媳婦又不孝順啦,哪兩個有緋聞啦等等。鄰里之間是有溝通的,有人情的,有溫度的,當然也有吵鬧之類的事,不可避免。可城市裡,人口密集,比農村人多多了,車水馬龍,商業配套完備,年輕一輩覺得太好了,可是老人覺得在這茫茫人海中,竟然99.99999%的人都是陌生人,聊天嘮嗑的人都沒有,連同一樓層的隔壁鄰居都形同陌路,招呼都不打,出去碰到鄰居微笑的打個招呼,別人不是愛理不理,就是冷漠的不理人,或者就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讓老人們很是不理解,在老家為人處世不是這樣的呀。出去遛彎兒散步,人倒是多,可誰也不認識。去超市買東西有些現代化的東西自己不懂,坐車不識字,認不得路……讓老人們很是受傷,感覺自己沒用了,落伍了。有些知心話沒人傾訴,自己的老朋友在農村,沒法見面聊。

4.家庭結構發生變化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不管孩子多大了,自己是主心骨,一家之主。現在是孩子成家立業了,有老婆,孩子了,也可能孫子都上學了。婆媳關係歷來不和諧的偏多,這也是他們想回農村的原因之一,父母來到城市表面是孝順,(也有孝順的因素)更多的時現實的考慮,免費的保姆(可能有點難聽),菜有人買,飯有人做,衣服有人洗,孩子有人接送,而且不擔心這保姆有外心。父母任勞任怨的幹。孩子回家就葛優躺!還說自己很累,可孩子知道父母累嗎?想過父母的不適應嗎?就覺得自己把你們弄到城市裡來享福來了,你們知足吧!

5.鄉土情節

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唸舊,想回到自己的老家故土,故鄉的山,故鄉的雲,故鄉的空氣都是那麼香醇,我要回家!!

主要的就是這些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我是農村人,我體會得到一些!





想有一個2畝的花園


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就是很多農村老人長期生活在農村,過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突然進城,會有很多不習慣,比如洗澡不方便啊,不能隨便鄰里串門啊,飯菜不合胃口啊,等等,會覺得城裡沒有農村那樣自由自在。第二個就是很多農村老人都有一種人老了,要落葉歸根的思想,這也是我國絕大多數農民的一種傳統思想,生在農村,就得回到農村。


土家阿杰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這裡面有多種原因

老人隨子女本是好事,避免了有病有災不在身邊的牽掛,老人最大的快樂,無非是子孫滿堂,含飴弄孫,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多好。

但實際上,老人到一個陌生環境,很難有知心朋友,或者熟悉的好朋友,即使有老人在一起,畢竟聽力、視力都沒那麼靈敏了,加上語言障礙、反應也慢,怕人家笑話,心理上總是沒那麼輕鬆。

另外,家庭中代溝問題,兩代人的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對子女的教育,都會有很多衝突,跟女兒在一起要好一些,跟兒子媳婦在一起會更加敏感,總也不會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老年人適應能力相對下降,到一個全新環境,重新適應學習,那也是很辛苦。

最主要的還是錢的問題,老人跟子女在一起,一旦生病,費用總比鄉下要貴,雖然說醫療條件好,但是人老了,各種慢性病痛一時難有好轉,不但幫不到子女,還要給他們添麻煩,這是老人最不願意看到的。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還是在自己的主場上,活的輕鬆,住得踏實自在。

我自己的父母曾經跟我們住過一段時間,他們的口頭語就是:我們千萬不能生病,在上海我們可生不起病。就是因為怕給我們添麻煩;怕治病花錢太多;他們聽不懂別人的話,有時候聽懂了,也就是簡單的打個招呼。整體感覺很寂寞,不如在自己家舒服。

所以,依從他們的選擇,是對他們最大的好,沒必要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