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朋友们如何看待《惊雷》?

CJ-J


近日抖音上火遍全网的《惊雷》,频频热榜争鸣——“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我紫金锤,紫电说玄真火焰九天悬剑惊天变……”

我周围有许多的东北朋友,也经常谈及《惊雷》的感受!

《惊雷》源自东北的喊麦,与二人转文化相伴相生,和传统音乐也明显不同。

哦?《惊雷》原来是音乐啊,这还真有点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估计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东北人,都会被身边的人问过这样的话“你会喊麦么?”,如果被问到这样的话,肯定会很尴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雅俗共赏,音乐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喊麦是在网络端,通过各直播平台,吸粉和娱乐的一种音乐形式。

喊麦与音乐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词与曲调没有统一,音乐节奏上比较单一;二是在同一喊麦选手的内容差别并不大。

曾有一位东北朋友这样说: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被别人问会不会喊麦,我能自豪的说我会,还得真谢谢你们,为我们大东北做出的贡献。



丝竹华韵


我个人认为,只要一个音乐没有触犯法律,没有触碰社会道德,在这些前提下,有很多喜欢它的听众,而这些听众,是属于我们广大群体中的一部分,处在正态分布的某一部分。你就没有必要去鄙视别人的爱好。有的人可能没读过书,一直生活在那种小市井的soundscene下,就像广场舞大妈喜欢动次打次,打工仔喜欢那种烂大街伤感情歌,小孩子喜欢听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儿歌一样,你没办法让他们喜欢古典音乐,爵士乐,他们的艺术素养就处在这水平,他们的业余文艺爱好就这些,他们没办法也没必要花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他们有权利去享受自己喜欢的音乐所带来的快乐。需求决定市场,市场也决定需求。快餐没有营养,但很有存在的必要音乐确实有高低之分,鄙视链也是有的,也是常态,但鄙视别人终究是不好


奔跑托尼


以前不知道“惊雷”听过也不知道是叫“惊雷”当杨坤碰到“惊雷”的时候我还以为惊雷是一个网红的人名,知道了就总结一下吧:

“惊雷”是网络催生的产物,这种说唱类的曲子不被传统歌星认可,也大多不会被70后以上的人认可,“惊雷”的内容略显低俗,快节奏的说唱风格会受到内心空虚的屌丝们欢迎,相对沉稳的人不会认可的。

目前的网络也好,直播平台也好,充斥着很多不健康的网络红人,把整个网络平台搞的乌烟瘴气的,被受诟病,这也是这个时候出现“惊雷”这样话题的原因。

“惊雷”的话题这两天不断在被炒作,这也是疫情期间闲着蛋疼的人愿意嘚吧的,为啥啊,因为蛋疼[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