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会对京东产生哪些影响?

地主最愛星空


由于外界对于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后热议较大,以至于京东官方不得不出面解释,称这是很正常的管理动作。根据公开消息,进1年来刘强东卸任京东旗下公司高管有关职位多大30多家,对于创始人在公司具有独有独特影响力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来说,其创始人无论是否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只要控制权在手,无论“走还是留”对于公司发展来说影响不大。

刘强东卸任京东法人,在我看来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京东2019亮眼财报

去年一年期间,在卸任众多京东旗下公司高管后,京东法人法人一直未动。在消失大众视线的时间内,京东对外的负责人是京东CEO徐雷,在过去一年时间内既是对徐雷的考验也是交接。这次刘强东卸任的有执行董事、经理和法定代表人都由徐雷接任,这一动作足以说明在以后的时间内,京东这个国内自营电商领域的老大其对外发声人,由刘强东转为徐雷,幕前幕后完成交接。

说回京东2019年财报,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为5769亿元人民币(约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GMV全年达到20854亿元人民币,首次超2万亿。而用户增长方面: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增长至3.62亿,环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大幅增长2760万,而单季度增长创12季度新高,新增用户超七成来自三到六线城市。

一年大考时间结束,徐雷带领京东团队给京东、外界、投资人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知道作为京东旗下的京喜是在2019年9月份才全面上线的,拿出微信一级流量入口,上线3月日均订单超百万,并在双十一大促中充当拉新高手,新增用户近40%来自京喜。

独立京喜APP,在用户增长上持续发力,继续深耕下沉市场,而新增用户可以反哺以自营为主的京东核心业务领域,如家电、电脑数码、通讯等。可以说在拼多多崛起后,在刘强东消失在公共场合后,在京东用户增长疲软甚至下滑质疑声中,徐雷带领京东拨开云雾走出了阴霾。

在2019年京东零售表彰大会上,徐雷说:2020年,京东零售将在交易额、收入、用户、利润这四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加速增长。

第二:刘强东彻底走出事件“阴霾”

众所周知,2018年9月刘强东因为明尼苏达州事件,一时间刘强东乃至京东所有人“瞬间失声”,由于事件的持续发酵,各个版本层出不穷,无论事件本身真相到底是否有利于当事人刘强东,但对京东品牌的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

也许届时,刘强东才意识到自己和京东捆绑太紧了,在他的一举一动中均被烙上京东的印记,明尼苏达州事件一时半会难以盖棺定论,消失公众视野以及让自己和京东“分割”开来对于刘强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但届时的徐雷在京东想要扛起大梁需要时间,而特别是处理敏感问题时候需要刘强东硬抗,而不是徐雷。去年京东物流因为裁员、末位淘汰、零底薪等新闻站在了风口浪尖,这时刘强东选择站出来,写了一封致全体配送兄弟的一封信,把京东物流为何裁员以及为何取消底薪等所有问题用最通熟易懂的语言讲了出来,在公司重大危急时刻只有创始人站出来发声才能平息外界各种声音,很显然彼时的徐雷无论是对于外界还是京东内部处理类似事件的影响力是不够的。

京东物流裁员事件算是刘强东历经明尼苏达州事件后因为京东业务事件罕见对外发声,而近期刘强东携其妻子章泽天向英国捐赠500万只口罩,50台呼吸机,60多万件防护服,以及手套,护目镜等医疗物资。

时隔18个月后,徐雷从幕后走向台前,京东在营收用户增长等方面持续发力向好,刘强东夫妇捐赠口罩并未引起外界对于当事事件的过多解读。这足以说明,刘强东彻底走出事件“阴霾”,而徐雷此时不但交出一年大考的完美问卷答案,且在京东内部影响力逐渐提升。这时候是刘强东彻底从台前走向幕后的契机,在过去一年刘强东淡出大众视野的时间内,京东整体业务持续向好,而这次卸任法人等职务可以肯定的是,对京东无任何影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强东卸任的只是公司有关职位,可以预见的是京东的实际控制权已然是东哥,但在具体业务以及常规战略规划中,东哥应该是绝对的放权了。

京喜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京东物流在经过彻底调整后稳步有序和顺丰三通一达展开竞争,刘强东作为幕后的重大战略决策参与者,也许接下来京东在国内电商领域将会有再一次让人亮眼的突破和战绩,我们拭目以待吧!


聊电商


个人觉得刘强东卸任法人和董事并不会对京东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且这一举动很可能是京东新战略的重要一步。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下面就给大家好好的分析一下。

一、刘强东不适合再做京东的旗帜。

别的大大小小的负面新闻我们也就不做判断了,毕竟很多都是媒体各种猜测性报道,我们也没能力甄别这些事情的真假,咱也就不多发表评论。但2018年那个美国丑闻就闹的沸沸扬扬,毕竟也有相关高清视频出来,基本上确认是刘强东最大的污点之一。

这次事件对京东最大的影响就是股价直接下跌了3%,并且花旗集团将京东纳入了负面名单中。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京东和刘强东关系太密切了,刘强东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京东的大局,进而影响到用户对京东的印象。卸任法人和董事后,刘强东起码在公众面前和京东已经划清一定的界限,自身形象对京东的影响力也会变小,这对京东来说绝对是好事。

二、京东不需要刘强东再去冲锋陷阵。

就像马云和阿里巴巴一样,京东完全可以说是刘强东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在创业阶段需要刘强东作为一张企业对外宣传推广的名片,但是现在刘强东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

况且京东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商品销售业务以及物流业务都已经发展起来,整体框架已经搭建起来,现在要做的是守成做大做强而不是需要四处开疆拓土。在这种情况下刘强东放手京东后,完全有精力去发展其他业务,这对刘强东个人来说也更加适合一些。

三、刘强东开始正式去“强东化”。

其实刘强东早就意识到京东不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京东,而是要符合各方利益的京东。刘强东作为京东创始人,手中的权利太大了,这样并不适合京东以后的发展,于是开始正式的去“强东化”。

现在来看卸任相关的职位只是第一步,接手的京东零售CEO徐雷也是京东一起打拼的老人,所以交到他手里也会很放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刘强东并没有大张旗鼓的给徐雷打广告,不像马云在让张勇接班的时候提前几年就开始给张勇宣传造势;这表明刘强东只是表面卸任,实际的权利仍旧在自己手中,至于后续是否会转交权利给徐雷,那还需要进一步的消息。

总的来说刘强东为了京东的进一步发展决定开始正式归隐幕后,这对京东来说基本上百利而无一害,对刘强东自己也是个好事。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刘强东只有47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这时候选择退后是不是预示着京东会有新的大动作?不过京东的战略我们肯定猜不到,还是等京东自己来揭晓这些答案吧。


知热点


手机突然弹出新闻: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通过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京东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接任执行董事、经理和法定代表人。另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目前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徐雷,核准日期为2020年4月2日。4日下午,京东回应媒体称,这是很正常的管理动作。

在此之前,刘强东频繁退出京东系公司的高管职务。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刘强东卸了46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长或其他高管职务,包括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云计算。


作为京东的忠实用户,一直使用京东金融和京东商城时刻关注着京东的发展;这些年来京东还是给予了用户很多实惠和优惠;当看到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等新闻信息时,并不觉得震惊。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是从幕前转向幕后重要的一步。

自从2018年9月爆出来的性侵门事假后,刘强东变得非常低调,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刘强东曾表示:我个人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上。比较成熟的业务,我们管理团队都可以处理好。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来,刘强东主要是把握京东发展的大方向,需要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我们可以从京东最近公布的年报显示,京东2019全年净利润121.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9%,实现上市以来首次盈利,扭转了连续十年净利润亏损,这都是刘强东最近一年多卧薪尝胆的结果。


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京东正在逐渐在消退刘强东的个人色彩。但是我们同时又不能忽略一点,刘强东持有京东集团15.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投票权为79%,腾讯旗下的作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却仅有4.5%,不难看出刘强东对京东仍保持绝对掌控力。

对于刘强东来说,企业的法人只不过是一个名头,不管多少家公司都是一个数字罢了,并不能做到事必躬亲。而京东目前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各个管理层都有各自的职责。

刘强东从京东卸任,更利于他在新领域的布局。近日,刘强东、章泽天在3天内成立了3家子公司,并且新公司专注进口贸易、品牌运营以及优质品牌的战略投资。这便是刘强东的后手,他早就开始未雨绸缪,所以刘强东还是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的。


综上所述:也许刘强东也想像马云一样,退居幕后用自己的充足的时间去做回报社会事情。就拿此次疫情来说,京东第一时间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支援湖北武汉,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担当,相信京东会在刘强东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