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楚水

等待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我一直坚持认为,书法不技术活,那么,绘画呢?特别中国画呢?是不是也如斯?

记得拙文《卖油翁的书法艺术》好像还有点观点,有心的朋友,可以百度。估计还搜而索之,这里不另赘言。

书以载道,我觉的书法,首先是养心的学问,绘画亦然。楚某年少好酒,少饮辄醉,醉后皆尽妄言狂语,不知天高地厚,尽露丑行恶态,让人屑而难笑,而自己却一概不知。及至醉中稍醒,除口干咽燥之外,忐惭忑愧之心,更让人惴惴不安,特别是或还记起的胡言乱语,更是让自己觉得无地自容,责己轻妄,让人几乎想自杀之心,都兼而有之。这时候,偶遇我的书法启蒙老师--四川的陈广兴先生,送我一本《爨宝子碑》字帖:

临一临此碑吧,率性天真,适合你的个性,或可略有所成。

等待——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楚水
/
/
/

始临爨碑,看似拙朴方正,童趣天然的笔划,其实,并不好临,特别是大醉初醒,羞愧难耐的时候临写,更是难以把握,经常头重脚轻,歪歪扭扭,但整体临写下来,却也不失端正。于是自己恍然:人难免偶尔痴狂,只要整体不失偏颇,也就可以无可厚非。就这么下去,惭愧内疚之气渐远,温和中庸之气渐近,在临写中参悟,故尔,临帖可以去燥颐情,书法可以养心安神。然而,临碑写帖二十几年来,总觉得还是不得要领。记得崔如琢先生对我说:书法切记南辕北辙,前几天,卢中南先生又说:字临写完了,要自己找找毛病。这几天自己恍然如有所悟,我觉的:发现正确运笔,要形成习惯,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觉。写完一幅字,画好一张画后,要想一想,究竟要表达与表现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创作阶段。

特别是绘画,更是不能急切,比如水的应用,渗干、晾干、还是压干或吸干水分,其效果更是完全不同。如果说书法养心的话,画画则更能怡气养神。比如泼墨泼彩,只能凭经验,而不能凭功力,自然天成,却有点听天由命,远远不如书法,当你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完全可以应用自如。所以,画画更要需要耐心。

等待的过程,其实,就是历练自己的过程。比如这张画用水较多,如果将水吸干或压干,肯定会效果全无,不如索性等到今天早上,再看效果,也许不失为一幅佳作。

如果说书法不是技术活,绘画则是不能急切的活。学会等待,学会在临写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内心,境由心造,书在书法之外,才能另有境界,多些人文精神。

等待——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楚水
/
/
/

楚水:画家、书法家、诗人,现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神州》杂志社编委会主任。1968年4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

先生长期坚持临写《爨宝子碑》已20余载,书法古朴拙真、自成一体,别有情趣,多年以来,致力于"雄鸡"的创作,其画作与书法相映成趣,被人称之为"爨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