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紅:後疫情時代的移動出行啟示

推薦閱讀

【全文發佈】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中篇):重點領域發展概況

「新書」張新紅:共享經濟100問

共享經濟:邁向理性和規範

【CCTV-2 第一時間 】中國首份《共享住宿服務規範》發佈

【央視財經】共享住宿:慢生意進入快車道

央視《焦點訪談》潮起潮落 共享單車

ppt解讀||國內首個在線住宿平臺服務團體標準正式發佈

【編者按】

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使移動出行行業面臨挑戰。3月26日,滴滴發展研究院舉辦“大家談”線上沙龍(第一期)。活動就“後疫情時代的移動出行”、“疫情衝擊下移動出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等議題進行討論。現將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張新紅主任的發言發佈如下。

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下面就後疫情時代移動出行可能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試著談幾個初步判斷:

一、疫情是對全社會的應急能力、反脆弱能力和數字化生存能力的一次大考驗、大檢閱、大培訓。

這次疫情衝擊的是全社會,對社會方方面面都帶來衝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它不僅衝擊中國,還衝擊全球。移動出行或者網約車只是在大的環境下附帶受傷的,它受傷的面積、受傷的程度大約處於一個平均數水平,或者略比平均數嚴重一點點而已。

如何看待這次疫情?我覺得這次疫情是對全社會的應急能力、反脆弱能力和數字化生存能力的一次大考驗、大檢閱、大培訓。大考驗——大潮退去,誰是裸泳者一看就知道了,過去做得好不好,經不經得起考驗,這次看得很明顯。大檢閱——是對過去你是否具備長期的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一次大的檢閱。大培訓——疫情培訓了我們應急管理考驗,培訓了我們基本的知識,包括對病毒本身的知識,也培訓了我們其他方面的知識技能和應急方法。

應急能力表現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反應能力,各種方案的設計和制訂能力,資源動員能力,還有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信息流通管理機制能力(包括怎麼應對謠言等等)。這些也是對應急能力考驗的內容。

對於反脆弱能力,這次大家體驗得可能更清楚一些。尼古拉斯·吉拉布(《黑天鵝》的作者)有一本書叫《反脆弱》,指出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導致整個社會變得越來越脆弱。

反脆弱就是指能不能在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時候,不僅受傷最低,還能夠從中獲益。你要受益,而不是受傷,這就是反脆弱的能力。這次基本上把方方面面反脆弱能力都較好的體現出來了。

疫情對企業的另一個考驗就是數字化生存能力。從數字經濟角度來講,完全依賴於線下場景,或者對線下場景依賴越強的行業領域在疫情中受傷也是最重的。也就是說,這些行業的反脆弱能力是比較弱的。相對應的,數字經濟的優勢反倒是得到了進一步凸顯,大家對數字經濟的理解和認識更多更深了。當大家都宅在家裡的時候,都不能正常生產運轉的時候,企業網絡化的生存能力、數字化生存能力強不強,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過去我們認為可能很難進行線上轉化的一些領域,這次也有了不錯的表現。一些老字號的餐飲企業,也被迫向線上運行轉換,包括西安泡饃和重慶火鍋,都可以線上運營、線上銷售,有些還做的相當不錯。過去售樓、電影首發、健身培訓等,以前都認為很難線上化,這次也都積極尋求變化。

總的來講,疫情就是一次大考驗、大檢閱、大培訓。這種情況下,共享出行的大方向並沒有因為疫情的出現而進行改變,未來一定還是一個穩定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但是這次疫情也會對一些尾部企業加速淘汰,我看到一份材料說,有關部門頒發的網約車證照企業有150多家,運轉著還活著的有110多家,我相信其中的尾部企業資金鍊受衝擊比較大,很快會加速淘汰掉,疫情過後很又有可能網約車領域競爭格局會出現新的變化。

二、健康出行將在考驗中提升。

在疫情防控期間,移動出行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來保障健康出行,對健康出行投資都比較大,包括在硬件供給方面,在標準制度建設方面,以及跟用戶之間建立很好的關係方面,都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和保障。我相信通過這次疫情的教育,消費者對安全與健康出行的追求將比疫情之前提高很多。大家的意識增強了,知識也增加了。這種安全健康的追求,不會因為疫情的結束而放鬆,反而會繼續下去。換句話說,出行平臺在疫情過程中創新出來的一些技術、手段、方法、制度等,在這些方面已經取得的進步將來可能有一部分留存下來,而且讓它常態化。這樣也會使得下一步圍繞著健康、安全出行方面的品質及用戶體驗的提升,可能會成為下一步競爭的關鍵。

三、後疫情時代共享出行面臨的形勢應該是機遇大於挑戰。

首先,大家對健康出行的需求提升,實際上還是有利於共享出行的發展。與其他集聚性出行方式相比,共享出行的健康出行保障還是會做得更好一些。

其次,這次疫情也是大家數字化生存能力的一次強制體驗和急速培訓。通過這次培訓,相信更多的人認識到了數字經濟或者是共享經濟的重要性,有很多人開始第一次使用各種各樣的APP,比如說各類線上會議、線上交流等軟件。過去對這塊基本上比較陌生的人群,疫情期間從購物到學習,從上網看病到交友溝通,再到網上辦公、會議系統等等,大家對數字化生存的認知越來越高,將來對移動出行的理解也會越深刻,會形成更多的依賴。政府部門對數字化的認知也在不斷提升,有利於出行平臺與政府之間的溝通與協作。

第三,這次疫情中交通產業的數字化水平很了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公交、地鐵,還是火車、飛機,以前可以放一放、緩一緩的部分,這次疫情的出現就向他們提出了馬上做到的要求。

最後,未來還有一個可見的機遇就是企業和機構的共享用車被引爆。2020年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企業移動出行或者共享出行的元年。以前企業用車進展比較慢,今年情況不一樣。目前企業正在加緊復工復產,怎麼保證這些員工的健康安全,不被感染,這些需求需要得到滿足。疫情防控強迫企業體驗使用企業共享用車服務,一旦習慣了這種方式,未來將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四、未來的交通出行應該是多元化的場景。

多元化的場景對於優質的頭部平臺企業來講,進行生態化擴展是非常有利的。

這次疫情期間,像共享電動車、電動自行車的需求就明顯增加。網約車與貨運之間將來可能產生一些對接——網約車服務既然能載人,當然也可以載物。另外,定製公交、共享無人駕駛汽車等都是未來可能的方向。曾有新聞報道,豐田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出行工具,看上去就是一個可以坐上去的小凳子。未來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多種形狀和多種功能的,有可能運輸貨物,也可以用來運人。

各類需求場景將來怎麼樣跟出行平臺結合起來,讓現在擁有的技術、數據和管理經驗向更多的領域發揮更多的作用,可能是將來生態化擴張可以考慮的因素或者是機遇所在。

五、大格局成就大事業。

我相信此次疫情中各行業的領頭企業,將來依然要有更大的格局,要體現更好的社會責任。

這次抗疫期間很多企業的表現都非常好,將來還應該進一步表現更好一些,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新的機會,廣泛開展合作,包括加強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希望將來共享出行平臺能夠讓我們的出行更加安全,更加有保障,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來源:滴滴發展研究院研究院


新書推薦 New!


張新紅:後疫情時代的移動出行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