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在二战期间,真正能够称得上是日本海军改装航母的代表作,并且是创造了世界之最的,还得说是重型装甲航空母舰信浓号。信浓号原来是作为继大和号、武藏号之后的第三艘大和级超级战列舰来建造的。中途岛惨败之后,日本海军终于看清了战列舰在未来海战中的“前程”,加之其大型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无奈之中,只得“忍痛割爱”,将正在建造中的信浓号超级战列舰改建为航空母舰。


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为“110号舰”(信浓号)而特别建造的横须贺第六号船坞之遗址。 ​


信浓号航空母舰,凭借其原有的超级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一旦被改建为航空母舰,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其标准排水量为62 000吨,这不仅是日本最大的航空母舰,就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绝对的“无舰能望其项背”的超级航母,而且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二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因为美国海军的战后第一代航空母舰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经改装后的标准排水量也仅为51 000吨,满载排水量为 64 000吨。

信浓号的动力装置为蒸汽轮机,总功率达110 250 千瓦,最高航速为27节,续航能力为10 000海里(航速18节)。信浓号的飞行甲板长约256米、宽约40米,舰上搭载的都是日本海军最新型舰载机,预计可以搭载彗星式舰载轰炸机18~21架、彩云式舰载侦察机6~7架、烈风式舰载战斗机18~21架,舰载机总数为42~48架。舰上防空武器有127毫米舰炮16门、25毫米高炮145门,编制舰员2400余人。

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1944年11月11日,“信浓号”于东京湾试航时被株式会社播磨造船所技术员荒川浩所拍摄。


信浓号最大的特点是装甲防护能力强,其飞行甲板装甲厚度为75毫米,上面还覆盖有厚度为200毫米的钢筋水泥层,据称其飞行甲板的装甲防护可以抵御1000磅航空炸弹的攻击。此外信浓号在改装过程中的设计上也独具特色,它不仅仅是一艘普通的大型攻击型航空母舰,而且可以在海战中充当中继补给基地,向其他航空母舰补充舰载机以及向其他作战舰只补充弹药、燃油、淡水和食品等。

为了适应海战的急需,信浓号在改建过程中一再压缩工期,突击施工,于1944年11月19日建成服役后立即编入联合舰队的作战序列。11月28日(即完工后的第9天)下午,信浓号在3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首次出航,从横须贺启航驶往吴港,当晚碰巧被正在东京湾以南约100海里处游弋的美军潜艇射水鱼号发现并跟踪。次日凌晨3时16分,射水鱼号抓住有利战机和阵位,向信浓号连续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4枚命中了这艘超级航空母舰的右舷。此时,信浓号的舰长阿布海军大佐并不以为意,仍然下令信浓号以18节的航速继续航行。由于舰上的损管人员没有实战经验(很多船员只是入伍3个月的新兵,也反映战争后期日军兵员短缺),抢修不力,加之当时的海上风浪又大,海水不断涌入,至29日10时18分,信浓号急剧倾斜,阿布舰长只得下令弃舰。半个小时后,这艘在横须贺造船厂花费了6年时间苦心建造的巨舰,在完工后不到10天的首次试航中17小时就葬身海底,成为世界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舰。包含舰长阿部俊雄大佐在内共791名水兵和民间工作者阵亡,为目前下水的航空母舰服役时间最短、也是至今被潜艇击沉的最大排水量军舰。信浓号的排水量吨位,一直到1961年美国海军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小鹰号”服役才将其超越。


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信浓号”舰长——阿部俊雄大佐。


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1945年6月,浮在海上的“射水鱼号”潜艇。


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历史上的今天,美军击沉世界最大航母“信浓”号

鱼雷命中的位置及被海水淹没的舱室示意图

鱼雷命中的位置及被海水淹没的舱室示意图,紫色位置为立刻进水的舰舱、蓝色位置为遂渐进水淹没的舰舱,绿色位置则是为了平衡舰体而特意注入水的舰舱。




“信浓号”由于建造工程并未完成,导致防水作业充满缺失,也没有一位船员熟悉内部构造。即使是已搭船数月的船员,在该舰中弹后仍陷入混乱,未能紧急处置。另外也有着因船身倾斜,造成左舷注排水阀自海中上浮,无法增加注水的观点,但也存在反驳此观点的意见,认为即使出港前未进行倾斜复原测试,也不知道电源经过多大震动就会故障,实际上也是故障导致排水泵无法运行,加上赶工造成的负面影响,螺帽没有栓紧螺栓,防水舱口也有2公分的缝隙。受命中右舷舰尾的鱼雷冲击所影响,舰首部分的铆钉开始进水。加上邻近的气密检查没实施,故“信浓号”竣工一说实际上是有名无实,根本是一艘未完成的船舰,可以说在被鱼雷命中时就注定要沉没。牧野茂设计之初以“大和级”被一枚鱼雷命中时无须脱离战列、两枚时依旧有着战斗力、三枚时也不会沉没、还可返回基地的方针来计算其进水量,未充分考虑被四枚命中的状况,牧野后来曾言道:“不忍断定“信浓号”沉没的责任全是因为防水工作不足。”


时任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参谋大井笃大佐曾称:“事后的检讨好比没注意防火、却在抱怨消防员不好的人,根本原因在于航海计划本身就有问题”。军事评论家伊藤正德也指出,军令部在有敌人出没的海面却制定出只派三艘驱逐舰护卫的夜间航海计划有很大责任。“雪风号”的士官丰田义雄也回忆表示驱逐舰方面也有问题,由于“第十七驱逐舰队”旗舰“浦风号”沉没、司令战死导致指挥系统混乱,各舰未能和“信浓号”紧密合作。12月28日,在东京召开了三川军一中将主持的“信浓号”沉没原因调查委员会——“S事件调查委员会”。由于“信浓号”是毁于敌军的攻击而非意外事故,故该会表面上是调查并非质询,但出席该会的“信浓号”幸存者并未克制其情绪,愤怒地骂造船厂“做出不堪一击的破船”、军令部“省略气密测试就命令出港”和上级“只派三艘驱逐舰护卫”。由于被追究责任的当事人太多,会议结果是没有任何人受到严重处分。


当时任海军大臣的岛田繁太郎向天皇报告“信浓号”沉没的消息时,向来寡言少语的裕仁天皇也一反常态地说道:“此事可惜(惜しいことをした)。”


“信浓号”的舰历是世界海军史上最短的,自出港到被击沉只有17小时。虽然鱼雷攻击本身几乎没有造成死伤,但由于无法使用舰内广播装置通知全员撤离,加上许多船员被飞行甲板的孔洞吸走或被强浪冲走、在低温的海面漂流与被猛烈的海浪卷走,使得很多船员失踪,也有人目击到许多军人抱住沉没的“信浓号”的景象。阿部俊雄舰长在舰首下令全员弃舰之后,便和“信浓号”一起沉入海中。在抢救过程中,“滨风号”船员目击到许多船员抓住未搭载炸药和燃料、漂浮于海面上的特攻兵器——“樱花”的景象。战后,“滨风号”的水雷长武田曾和一位樱花的开发者见面,提到了“樱花”救了不少人,而后者则露出相当复杂的表情。有55名准尉以上、993名士官与士兵和32名工人幸存。据“信浓会”组织的调查,有791人阵亡(其中有28名工人,包括11名军属)。“信浓号”的照片被奉安到“滨风号”上。在吴港待命、准备给“信浓号”装备对空火箭炮的技术人员从“第十七驱逐舰队”得到“信浓号”沉没的消息之后,也感到日本帝国海军已宣告结束。


美军方面,“射水鱼号”的船员知道它们攻击一艘非常巨型的航母,但并没有自信能把它击沉。从美军B-29的侦查照片来看,虽然有拍摄到“信浓号”,但却没有完全掌握这艘船存在的事实,对“射水鱼号”的报告也是半信半疑,科巴兹中校破译了日本的密码,从中发现了“信浓号”这艘船的名字,判断这艘以“信浓川”命名的巡洋舰改装航空母舰已被击沉,并劝说舰长恩来特最好就此满足。后者便交出了“信浓号”的素描画,得到了击沉28,000吨航空母舰的认证,当船员们知道他们已击沉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时,战争已经结束了。美国为奖赏击沉“信浓号”的功绩,授予“射水鱼号”总统部队嘉许奖。至今为止,“信浓号”依旧保持着被潜艇所击沉的最大船舰之纪录


其实,被击沉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和雪风号一起出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