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美鎮:種下脫貧致富“新希望”

八美鎮距離我縣79.7公里,以前當地老百姓主要種植青稞等傳統農業作物,收入十分單一。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根據村民需求和本鎮實際,引進優質農業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綠色蔬菜的方式,讓村民們不出門就能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實實在在讓村民看到了致富新希望。

八美鎮:種下脫貧致富“新希望”

記者楊雪:經濟發展是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目前我縣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不少鄉鎮已經開啟了復工復產相關工作。目前我所在的位置就是八美鎮雀兒村的一個萵筍種植基地的種植現場。大家可以看見我的身後,拖拉機正在對土地進行翻整。據瞭解,等一下還有村民對翻整過後的土地進行下一步步的施肥工作。

在萵筍種植基地的田間地頭,放眼望去,翻地的拖拉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村民不停揮灑著手中的肥料,呈現出一派農機鬧春耕的生動景象。

八美鎮:種下脫貧致富“新希望”

扎西就是在道孚鴻運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務工村民中的一員,當一問起務工的情況,便滔滔不絕的向我們介紹起來。

叔叔你們在這裡幹了好久了?

八美鎮:種下脫貧致富“新希望”

去年才開始。

主要幹些什麼工作?

撒肥料、翻地 、撿地膜。什麼活都幹。

每天會掙到好多錢?

一天100!

你有沒有土地流轉在這裡?

有啊!

他們這個分紅是怎樣的?

流轉給他們(承包商)了,網圍欄打好了,一畝地400多元!

分紅可以拿到多少?

還是有四五千掙得到!

合作社不僅對土地進行流轉、為村民提供工作,還邀請了專業技術人員,手把手教授他們萵筍種植和其他農業相關知識,讓老百姓在種植的同時也能學到種植技能。

八美鎮:種下脫貧致富“新希望”

道孚鴻運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付建偉:“我們是鴻運合作社,在這個地方流轉土地三年了。第一年是200畝,去年是552.44(畝),今年也是流轉了552.44畝,我們主要產業是種萵筍。我們在這裡每年大概給農民發放的工資80萬左右,每天工資每人100元,每天現金髮放。”

八美鎮:種下脫貧致富“新希望”

通過引進優質公司和種植技術,有計劃有規模的實施種植產業,八美鎮不僅打破了產業發展的瓶頸,同時也走出了一條帶動老百姓致富的新路子,實現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

八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巴登彭措:自脫貧攻堅以來,我們八美鎮緊緊圍繞縣委“一主三同步”發展思路,按照“一花二黑三特色”整個產業的佈局,八美鎮充分的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按照“一心一園兩線N進”也就是重點發展我們的公路沿線350線、248線農業產業。今年2020年我們總的預播面積達到1萬2千畝。其中主要是種植油菜、黑青稞。流轉了3500畝的高原綠地蔬菜,成功的引進了三家公司。種植高原綠地蔬菜,目前我們整個播面已經下種完畢, 正在搞復工復產,通過今年農旅產業發展,我們可以預計我們整個老百姓的收入戶均可以達到13100(元),人均可以達到1327(元)。

記者 楊雪 黃興 曲尼絨中

主辦 | 道孚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 降措拉姆

編輯 | 馬明銳 審核 | 黃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