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自由”不是“暗黑軟暴力”氾濫網絡的理由

#淨網護網,有你有我#【“創作自由”不是“暗黑軟暴力”氾濫網絡的理由】#半月談評論#最近,@半月談 報道《暗黑畫風“出圈”,網絡視覺暴力抬頭》在網絡引發強烈反響,許多網友跟帖表示支持,但也引發一些“創作自由”的議論,認為針對畫風的批評報道會妨害正當的創作自由。

“創作自由”不是“暗黑軟暴力”氾濫網絡的理由

不可否認,包含黑暗、恐怖元素的暗黑、病嬌畫風在網絡上本是一種無傷大雅的小眾亞文化的存在,當其能夠在創作上自我剋制、影響力侷限於圈層內部時,應為主流輿論所容忍。但是,當其以誇大恐怖風格的路線謀求“出圈”影響大眾文化、甚至充當網絡攻擊的工具時,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拒絕網絡暴力#

當血目獰笑、斷肢遍地、尖刀穿腦、徒手挖心的畫作可在網絡平臺肆意流行時,當ID頭像是無意間看一眼就會被嚇得頭皮發麻、胃裡翻江倒海的圖片時,當畫手突破公序良俗和法律界限只為自己“爽”時,當所謂的“藝術創作”是建立在自私冷漠、缺少同理心的基礎上時,當暗黑畫手以“創作自由”為名“轉型”成為網絡視覺暴力之時,被特定圈層追捧的暗黑畫風原本可能具有的反思、減壓的功能已經跑偏,招致社會公眾反感、主流輿論的批評也就在所難免。

公眾對創作自由並非缺乏包容。暗黑系、病嬌態、“哥特風”此類審美並非新生事物,過去曾長期在主流文化的寬容下存在。但當“暗黑風”出圈成為視覺網暴的工具,當越來越多人開始遭受網絡暴力帶來的群體性心理創傷時,公眾對其的包容和耐心也就逐漸消失殆盡。可以說,當這種畫風被濫用時,本質上就已經背離了創作自由的初衷。#暗黑畫風滋生視覺暴力#

目前網絡平臺上不受限制的“暗黑”軟暴力,充斥血腥、暴力元素,不僅助長了青少年焦慮、壓抑、暴虐、乖戾等各種情緒的蔓延,更扭曲了一些青少年的價值觀,催生了一些偏執、暴力的行為,部分青少年更是被誘導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以參與網暴、霸凌活動為榮。為此,網絡平臺亟須擔負企業責任,加強網絡內容生態的淨化治理,相關主管部門也應在加速網絡立法的同時,通過切實可行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加大對網絡暴力的懲治力度,遏制有害的網絡亞文化氾濫,為青少年提供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來源:@半月談)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