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新畫卷

人民網-安徽頻道

河面碧波盪漾,白鷺翔飛;岸邊綠樹成蔭,花草芳香。漫步天柱山下潛水河溼地,眼前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隨著河長制工作深入推進,潛山市一條條河流、一座座水庫經過“洗禮”,正重新煥發光彩,“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潛水是長江源頭支流之一,也是大別山水土保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內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8處。曾經,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推進,沿河兩岸山地生態系統有所退化,造成洪澇災害易發、河流面源汙染。

近年來,潛山市以全面推進河長制實施為載體,打好碧水攻堅戰,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注重城鎮汙水處理設施配套建設,嚴格控制水環境風險,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大批水鳥魚兒重回水域棲息。

工作中,潛山市探索“五保四建”河流生態治理管護新路徑,即通過禁採、拆違、截汙、護魚、親鳥五項保護措施,固堤、蓄水、暢路、綠岸四項建設措施,投資5.25億元,系統推進河流生態治理管護,重塑水生態,建成10餘公里的生態景觀長廊,努力實現河水清回來、鳥兒飛回來、魚兒游回來。

該市還採取水源地環境保護的強制措施,把涉水企業作為執法監管的重中之重,嚴格實行不定期巡查,加強夜間巡查,隨時掌握企業排汙情況;該市對涉及潛水一級水源保護範圍內的鋼鐵加工廠和駕校訓練場地,依法關停,拆除非法建築,恢復河道堤防原狀;通過汙水處理廠擴建、改造和安裝在線監測,嚴格規範運行。

同時,該市還切實解決雨汙分流和管網問題,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將全市河道汙染治理責任按行政區劃落實到各鄉鎮街道,加強日常管理,對具備條件的河段建設人工溼地,加強生態修復,保障重要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韓震震 儲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