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中,同样被贬黜,晏殊和范仲淹有何不同?

夜半品史


王凯、江疏影等主演的古装剧《清平乐》近期成为剧迷们的追剧热点,现在看来开播前经历的改名风波并没有影响它的好评度,反而增加了热度。本剧改编自原名《孤城闭》的网络小说,再加上“国剧良心”制作机构正午阳光,开播前不少剧迷便被寄予厚望。截至昨天,该剧已播10集,小编先给大家说说近期剧情。

先说范仲淹这一边,赵祯想将范仲淹召回,他演出傀儡戏向吕夷简暗示自己的想法,韩琦也趁机为范仲淹说好话,吕夷简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找机会召回范仲淹。韩琦不想范仲俺再与吕夷简一党对着干就劝说他,可耿直的范仲俺坚持要为正确的事情而谏言到底。对范仲淹怀恨在心的吕夷简一心要除掉范仲俺,他私下联合两府的名义拟了罢黜范仲俺出京的诏令。

他瞒着皇帝的行径作出这样的事,让韩琦和欧阳修他们特别的不满。范仲俺自己却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处境,他认为该谏言的都必须上谏,哪怕这样的时刻他也只想趁有时间再写一份奏折给晏殊,好让晏殊帮他递交,对于其他的他根本不关心。随后范仲俺被罢黜出京,他不想韩琦等朋友为他与吕夷简争论不休,再牵连其他人,很多与范仲俺相交甚好的都愤愤不平的骂吕夷简。

再说帝后感情线这部分:赵贞来到丹姝宫中,虽同处一室但两人各怀心事,赵贞觉得丹姝记恨他大婚之夜没有去坤宁宫的事情,而丹姝也一样满是心腹事,她觉得赵贞是被迫娶她,在赵贞心里自己只是陈熙春的替代品。后来丹姝找赵祯商量对郭氏的处理,赵贞向丹姝说明了自己对郭氏的想法,郭氏性格虽然不适合做皇后,但生性憨直,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丹姝也表示理解,更愿意册她为贤妃。

谁知道阎文应在给郭氏的药上动了手脚而害死了郭氏,赵祯觉得是他害了郭氏,自己身为皇帝家务事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时大臣们认为皇后弄权,没有做到皇后的本分要求弹劾皇后。丹姝虽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却也无可奈何,赵祯在曹丹姝写字的时候,前去看望曹丹姝陪她写字,还愿意做她的老师,一时间丹姝十分开心,可怀有心结的曹丹姝并不觉得赵祯的种种表现是对他的喜欢。

这几集剧情有了大幅度推进,女主皇后身份正式上线,与男主赵贞的互动增加,但是现在的丹姝还是怀有心结。此外朝廷风波再起,弹劾皇后、罢免官员一时间朝野动荡。


花生视频剪辑


大家好,我是《莫侃映像》,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晏殊是主动被贬,以体现他作为一个政客敏锐的官场嗅觉;范仲淹被贬则是体现了他为臣刚正不阿,敢于斗争。

但电视剧毕竟是改编于历史,事实上,晏殊从未自请被贬过,他的三次被贬,都与后宫有关。而范仲淹被贬则是参与到皇权、家事及党政之中。

晏殊,生于北宋,聪慧过人,五岁便会作诗,十四岁以一名神童的身份破格参加科举,从礼郎升至翰林院学士。晏殊做事谨言慎行,不敢逾越半分,皇帝每次询问他事情,都需写在方正的小纸片上,晏殊再用端正的小楷回答,写完后封到信封里呈给皇上。得到皇帝的赞赏。

后来十二岁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想在幕后辅佐皇帝,宰相丁谓想要将大权揽在自己手中,太后也想让自己的家族成员有些重要职位,这些都被晏殊一一反驳,这是晏殊第一次被贬的原因。

晏殊被贬到应天,此时他以无心参与朝堂之中的勾心斗角,在应天开办书院,为国家培养人才,邀请当时的名士来讲学,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书院上颇有建树,朝廷惜他人才,便又让他回到京城。刘太后想在祭祀的时候穿衮冕,晏殊提出衮冕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指出刘太后这么穿是不合礼仪的,如果太后一定要这么做,自己就跪着直到血流尽,让天下人看看太后的作为。

刘太后没办法只好作罢,顺便又一次罢黜了晏殊。

这一次晏殊被贬到陈州,一待就是十几年,宋仁宗成年后便将晏殊招了回来,让他管理军政,之后一路官升至宰相。后来在为后宫妃子写墓志铭的时候,因为言语不当,再次被贬。此时晏殊已经年老,禁不起折腾,在被贬的州得了重病,向皇帝请求回京治病,得到许可,后死于京城。

相比于晏殊的被贬,范仲淹的三次被贬,每一次都轰动京城,众人举杯为他饯别,留下“极光”、“愈光”、“尤光”的三光趣闻。

极光 宋仁宗即位之后,刘太后仍然把持朝政,想在冬至那天让文武百官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不合礼制,上书劝阻。同时还要求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了太后,因此被贬。出人意料的事,京城大小官员都到城外为他送行,称:“范君此行,极为光荣!”

愈光 三年后,刘太后去世,仁宗将范仲淹召回京城,任右司谏,专门负责督察朝政和官员的过失。后因参与到废郭皇后一事遭到罢黜。

尤光 范仲淹的第三次被贬,是关于跟吕氏家族的争斗,最终败给了吕夷简,被贬至饶州。

晏殊的被贬,是触动了皇家的利益,参与到皇权斗争之中,而范仲淹的被贬,尤其是他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则是触动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在奸臣和宦官的勾结下,改革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不再参加政事。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欢迎朋友提出指正,谢谢!


莫侃映像


正午阳光的《清平乐》从少年仁宗开始讲起,开播铺陈宏大,收视一直领先。

剧中除了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和江疏影饰演的曹皇后,让人记忆深刻,曾经“熟读并背诵”课文的男子天团也格外吸引人眼球。目前戏份比较多的是“太平宰相”晏殊和耿直名臣范仲淹。

这两位既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同时心忧天下和满心社稷,为了宋朝的江山社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期间更经历有几次的贬谪。那么,在《清平乐》中晏殊和范仲淹两人同样是被贬谪,又有什么不同呢?

晏殊是自请贬谪,是他在护官家

提起晏殊,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还是他流传在语文课本里,那些类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千古名句。

没错,他文学功底深厚,可以闲庭散步于雨中,随口所做之词便可流传千古。但是在他为世人所称颂的文豪之名背后,是他更加应当为世人所知晓的为官之道。就如同剧中所演的那样,他们那样的文人总有一股莫名的豪情,能够为了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能够为了避免宋朝的官家担上不孝的罪名,而站出来做把骂名都背负在自己身上。

那时候他们官家还小,晏殊是先帝为官家挑选的伴读。因为从小看着官家长大,心里明白官家心中的豪情壮志。他懂得官家登基已久却仍然不得亲政的苦闷,也懂得官家在得知生母并非刘太后,而自己却又不能奉养生母时候的无措。他明白官家的为人,知道官家以后必定会是一位勤政爱民心系社稷的好管家。

只是那时的官家力量还太过弱小,在于刘后争权的过程中有点以卵击石,所以他站出来自请贬谪,以解决官家被更为困顿的局面,是他用自己的贬谪维护着官家。

被诋毁贬谪的范仲淹,是官家护他

说起范仲淹,大家最熟悉的应当就是他写过的《岳阳楼记》,篇尾所写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是将他一心为民的情感宣泄的淋漓尽致。但是这些印象对于真正的范仲淹来说,都未免有些太过片面。

在《清平乐》这部剧中,范仲淹一出场就是一副布衣前去书院教学的姿态,因过于随便的打扮被书院中的夫子和学生们一同嘲讽。他看到了学生意识上的错误,反而却更坚定了在书院教书育人的决心。

他就是这样,看到不好的便想着怎样能使它好,看到好的就想着怎样能使它更好。对于现在的学生未来的栋梁们是如此,对于国家政事,更是如此。但是,正如那次他与宰相吕夷简之间的争执一样,他太过于刚正不阿了。

于仁宗而言,他既想要范仲淹的刚正不阿,又想要吕夷简的圆滑世故。但是彼时的范仲淹与吕夷简根本没有可比性,吕夷简势力远大过于范仲淹,所以官家也就只能选择将范仲淹贬谪出京,已保全弱小的范仲淹。这一点从仁宗和曹皇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了。

之后晏殊前去找范仲淹吃酒,企图替官家劝说范仲淹,然而他早已将所有的事情都看透。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与宰相吕夷简杠上不会有好结果;他也明白官家想要自己暂避锋芒以保全自身的良苦用心。只是他人生信条从来就是赤诚与耿直,只做符合自己人格的事。

晏殊与范仲淹两人,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一心为国,殚精竭力地想要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同的是两人的为人处事,晏殊较之于范仲淹更加圆滑一些,所以晏殊能够为了护官家而自请贬谪,范仲淹则因太刚直被官家护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