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泡沫:客户端10%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

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特曼教授做了一个著名的试验——啤酒销售流通试验。

在这个试验中有四组学生:分别代表消费者、零售商、经销商、厂家,由此形成一个简单的供应链。

试验要求:任何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交换任何商业资讯,只允许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传递订单,而消费者只能将订单下给零售商。

试验的结果就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失控,零售商对需求乐观,遂追加订货;零售商的提高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生产商,生产商的行为又更大地刺激了原料供应商。也就是说,信号在逆向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放大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只是10瓶,但零售商的订单使得生产商对需求盲目乐观,造成了好像需要100瓶的假象。而生产商向上游供给商的大量订货又给原料商造成好像需要1000瓶的假象。反之,当需求缩减的时候也是一样。

这个试验暴露了客户与厂商之间在供应链信息传递中的问题。不对称的信息往往会扭曲供应链内部的需求信息,而且人们在不同阶段对需求信息状况有着截然不同的估计,如果不能及时详细地掌握供应链的供求状况,其结果便是导致供应链失调。

信息不对称泡沫:客户端10%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


即便是在知名企业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预测不准确,需求不明确,供给不稳定,企业间合作性与协调性差等问题造成了供应缺乏,生产与运输作业不均衡,库存居高不下,成本过高等现象,就会产生可怕的市场泡沫。

中国的白酒业如今也正上演着一场由高端白酒形成的泡沫。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大大提升了高端白酒的市场价值空间,中国白酒的高端之路已是必然趋势。

信息不对称泡沫:客户端10%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


以2004年为例,“贵州茅台”销售额近45亿元,“五粮液酒”本事销量也达到了50亿元,但是因为市场泡沫的误导,导致商家及厂家对高端白酒市场盲目乐观和错误预测,产生了高端白酒由商家到厂家的需求供应链加强的现象,这进一步导致了每年无数个高端白酒的“换装行动”,从而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当前,从传统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到现在各地名酒以及贴牌酒,高端系列白酒已经遍地开花,随处可见。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白酒的品质良莠不齐。据不完全统计,1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品牌在当今市场上有五万多个。自21世纪以来,高端白酒的势头越来越旺。但是如此多的高端品牌在市场中我们却并没有看到,关键原因就是多数高端白酒因为市场泡沫被淘汰。

信息不对称泡沫:客户端10%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高端白酒快速发展,从而加速了高端白酒市场泡沫的动力呢?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巨头的引导。

水井坊的颠覆式营销“比茅台五粮液还贵的酒——中国最贵的白酒”的成功,让诸多低端品牌一夜之间看到了高端白酒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从而产生了跟风现象。

此外,由于企业巨头在白酒中的地位以及高端品牌的定位,致使很多低端品牌成了其子品牌,成了它们品牌文化的传播者。

2. 外来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做为外来资本,因为没有太多的白酒市场经验,也没有成熟的渠道,所以它们选择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单瓶酒的利润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市场渠道终端的无限投入,从而最快达到利润回流。

信息不对称泡沫:客户端10%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


3. 新品价格空间不透明。

高端白酒中的成熟名品利润空间已经非常透明,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寻求新品也正是商家的需求所在。因为,新品高端酒的市场价格空间不透明,且空间很大。等待新品的商家一多,高端新品的开发动力自然也加强了。

4. 传统文化的带动。

自古中国就有“无酒不成礼”一说,逢年过节送酒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文化表现。送好酒也已是必然趋势。就白酒而言,礼是否贵重,是否有诚意,价格是最好的体现。正是鉴于消费者“面子文化”和巨额利润的带动,高端白酒披着奢华的外衣步步高升。

信息不对称泡沫:客户端10%需求的变化,会导致订单量200%的变化


太多的因素引发了高端酒的消费现象,所以其高额的价值空间吸引了零售商、供应商、厂商对其的关注,最终促进了高端白酒的市场泡沫。

以酒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行业信息的扭曲如果和众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叠加在一起,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个品牌想要进入高端市场,应对生产商的市场资源,品牌定位,营销渠道等资源进行战略分析,找准切入点。

信息是企业的命脉,只有充分掌握上下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目标市场的变化,才能避免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