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一下近期可能出现的唱空言论

首先声明,我不是唱空者,也不希望市场再有大的回调,毕竟我目前的仓位已经超过了入市前给自己设置的上限。但我们可以预测到,A股再这么涨下去,一定又会出现很多唱空言论。

简单的总结了一下,新的唱空言论大概包括以下几种角度:

1.获利资金和套牢盘的出逃。不夸张的说,2019年开年以来的这波行情已经满足了很多投资主体2到3年的业绩指标,这和2018年有些类似。这部分资金一定明白“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道理,也一定尝到过2018年盈利回吐的滋味,虽然去留的比例不确定,但总有人会想要获利出逃。另外,市场中也有很多去年的套牢盘在这波行情中实现了扭亏为盈,他们的止盈点相对低很多,解套并收获一定比例的收益后,要走也是人之常情。目前来说,有离场趋势的资金兵力雄厚,可能会顺便割走一波新韭菜。

2.好公司的高估值。虽然目前大盘只是3200点左右,但绝大多数好公司的价格除权后在这波行情中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比如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中国平安、海康威视、恒瑞医药、招商银行、大族激光、安琪酵母等等。很多价值投资者会很难受,因为便宜的价格找不到了,而且这些好公司受制于盈利空间的缩小其涨幅也一定会渐渐落后于大盘。所以在后面指数上升的过程中,踏空的价值投资者将会是最希望回调的群体,唱空者中一定有他们的身影。

3.这波行情的“人为因素”太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至于会不会大规模喊出来这个不好说。具体而言,目前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仍然不好,3月份PMI超过荣枯线也不代表经济触底回暖。该存在的问题都还在,消费和制造业的实际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经济寒冬只是被人为的暂时掩盖,这种情况绝不会持久。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制造业、精准输血这些政策说到和做到之间距离还很远,哪怕是做到了,实际效果如何谁也不敢保证。牛可以被牵到河边,喝不喝水还要看牛的意思。

预测一下近期可能出现的唱空言论

4.国家意志。承上文所言,经济形势如此不好,再来一波股灾岂不雪上加霜。快牛和疯牛会加大金融风险,慢牛才是利国利民。所以今年股市的增量资金必然被严格控制,一系列会议精神也明确指出发给市场的钱要流入制造业,而不是股市。“防范金融风险”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知道“抑制股市过热”会不会是其中一种防范手段。

5.外部环境。很多人愿意在早晨起床后先看看美股的行情,以此推测A股的走势。美股已经牛了10年,巴菲特今年在信中也表示自己手里1120亿现金不知道该买什么股票,好股票都是天价。虽然我想不出到底有什么导火索能引爆美股,但今年也确实是美国经济近年来压力开始增大的一年,美联储已经暂停加息和缩表,美国经济的繁荣期或许已经走入拐点。

至于欧洲,各项经济指标哗哗的下降,龙头德国虽然勉强保持增长,但制造业持续恶化,3月份PMI更是令人大跌眼镜的44.7,欧元区全体也只有47.6,英国还在脱欧问题上扯皮,相信整个欧元区在2019年都不会好过。

6.熊市思维。清明节回老家聚餐,餐桌上大家还是三句不离房价,对股市仍然是谈之色变。应该说近几年来的几次“股灾”已经培育了非常牢固的熊市思维,谁最后摆脱它,谁仍然会是熊市的牺牲品。尽管A股的运行机制和基本面都在实实在在的转好,但千股跌停的惨状仍然历历在目。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A股的牛短熊长还是会让大量投资者比过去更加提前的止盈离场。

预测一下近期可能出现的唱空言论

7.科创板的“吸血”效应。科创板的创立和注册制的试点注定成为在中国股市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其发展前景,政策扶持力度和公司质地究竟如何现在谁也说不好,但要说它不会从当前市场中“吸血”,恐怕谁也不信。目前资本市场的资金就这些,后期降准降息的资金肯定又会被各种限制不准大量流向股市,这边楼市还在复苏,弄不好还会出现“竞速离场”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也是留了一部分“弹药”试水科创板基金的。

8.上市公司第一、二季度的业绩下降。受制于整体经济形势,A股中必定会有大量公司交不出好看的Q1和Q2成绩单,届时的动态市盈率和市盈率TTM自然迎来一小波上扬,估值被动提升。当然市场可能不关系市盈率,但我们单纯只说心理因素,也必定会让股价迎来一波回调。前几天我的自选股中有两只公布了第一季度业绩,开盘就是7%左右的跌幅。市场不一定理智,不一定正确,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

9.股权质押风险和大股东减持。3月末市场迎来了限售解禁的小波峰,市场应声跌破3000点,不敢说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然而市面上总会提前发酵出一些将其联想在一起的消息。虽然当前股权质押风险整体偏低,但比例还是相当可观,这终究是个隐患。同时大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断减持,还包括了各种奇葩理由,在市场急需流动性的形势下,未来大规模减持的脚步估计不会停止。

预测一下近期可能出现的唱空言论

10.都已经写到第9条了,怎么也得凑个整数。百般纠结后,还是想再写一次宏观环境的问题。我们可以回看一下2019年开年后的这波行情:2440点之后,市场就突然变脸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1月份从2440涨到2584,只能算是收复失地,多空言论基本还是均衡状态。2月份过完年,市场开始“赶寒假作业”?般一路直冲3000点关口,多方大胜。3月份,指数轻松攻破3000点后,压力骤增,空方卷土重来,整个三月几乎都是一个不断横盘调整的箱体。直到4月初,大盘又再一次明显上涨,市场情绪一致向好,牛市从“可能”基本变成“现实”。还是刚才的问题,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我能想到的只有1月份的信贷规模扩张,2月份的过年,3月份的“两会”,还有中间的中美贸易战多轮磋商、5G、这样那样的会议、券商大涨等,我记性不好也没有记录,但我印象中对经济回暖实质的利好真的没有。决策层逆周期调节和展现出的改革决心、改革智慧我们鼓掌称赞,哪怕是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其最后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总得经过时间和市场验证吧(还记得总理记者招待会时,有记者提问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我竖起耳朵听,只听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今年我们的GDP的目标下限定在了6%,这还是个高速预期,但要知道的是,GDP增速每降低0.1%反映到我们生活的实际感受上都是相当明显的变化。就目前,实体经济难不难,制造业难不难,我们有目共睹,市场的预期是对是错,还是要用实际成绩说话。

以上就是我个人预测的未来市面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唱空角度,必须再次重申,我个人是不会唱空的,已经重仓了多只股票,唱空岂不是打自己的脸。然而市场就是这样,多空博弈永远不会停止,单边上涨的行情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每个投资者是唱空还是唱多其实也是“点位”决定的。下一波唱空大军的攻势必然会在某个点位等着我们,无视他们还是加入他们,是个值得提前思考的问题。

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