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我们村的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古井离我们家才十来米远。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似的。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这是一篇小学生作文的句子,里面所描写的古井多么美啊,大家知不知道,花都也有无数这样的古井,它们形形色色,多姿多彩,分布在188条行政村中,在古村、古屋、古巷的映衬下,它像一个内涵丰富的历史老人,无声地诉说着它的繁华和沧桑。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带着对古井的好奇,7月中旬的一个双休日,我约上了三五知己来到了炭步的塱头、三联、东风、横岗、平岭头、华岭、藏书院、文岗等村,寻找昔日劳苦功高的古井。在过去,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没有自来水,老百姓饮用水靠的都是井水,因此,在每条村的村头村尾村中都挖有水井,一些农户在自家天井处也打了井。井边的故事也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60年代出生的我,也曾经同父亲一起动手挖井,当年,父亲在井下用小锄头小铁铲挖,我在井上用绳子系着的水桶把泥土拉上来,此情此景至今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我吃苦耐劳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勤劳致富,经济好起来了,富裕起来的村,在80年代开始逐渐建上自来水塔、自来水厂,饮上了自来水,水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然现在还有个别地方还在继续使用,但井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已经退化了,大多数人用井水洗衣冲地搞卫生等。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掘井人,这些井作为古迹保留下来,用惯了用自来水的城镇小朋友,对农村水井不一定都认识,作为家长不妨找个周末带着孩子到农村走走,看看这些古井,讲讲井的故事,让孩子们现场体验一下昔日的场景,饮水思源,一起思念掘井人的感觉,必获益非浅。(文图/龚越洪)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古井】它,滋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喝这里水的花都人现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