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三轮装雨篷 方便不安全

亳州:三轮装雨篷 方便不安全

市区街头,电动三轮车车篷拉链未拉,被风吹起

  在市区街头,大家会发现很多电动三轮车驾驶人都给自己的车辆加装了雨篷。然而这种方式看似方便,遮风挡雨,但雨篷可能也是伤人“利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现象加篷三轮随处可见

  近日,记者在市区希夷大道、杜仲路、汤王大道等道路,随处可见加装了车篷的电动三轮车,周边是一圈透明的塑料布。

  “冬天可以挡风,夏天可以挡雨,装上车篷接送孩子方便。”在亳州高新区仙翁路,一位送孩子上学的学生家长说。

  在一些学校门口,类似加篷电动三轮车数不胜数,几乎每辆三轮车都加装了这样的车篷,与以前的老式车篷相比,这种车篷车身周围的塑料布是透明的,利用拉链封闭,材料硬实。一些接送孩子的家长介绍说,这种车篷的价格在三四百块钱左右,因为是透明的,不遮挡视线,所以比较受欢迎。

  探访剐蹭他人危险重重

  给电动三轮车加装车篷,能够遮风挡雨,看似方便,但这种车篷在行驶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有被车篷“伤害”的经历。市民葛女士说,前不久,她骑电动车在市区希夷大道行驶,迎面驶来一辆加篷的电动三轮车,由于车身周边的塑料雨布拉链没有拉上,风一吹,塑料布掀起,正好狠狠打在她的脸上,差点摔倒在地。

  “很多人不把车篷拉链拉下来,那种雨篷很厚,塑料材质的,拍在脸上、胳膊上就像别人给了自己一个耳光一样,很疼。”葛女士说,如果她当时摔倒,可能会伤的更严重。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由于天气炎热,很多电动三轮车车主在行驶中,没有把车身两侧的塑料雨布拉链拉上,在风的作用下,塑料布如同一对翅膀随风摆动,敲打着车篷支架,发出“啪啪”的声响,飘起的塑料雨布很容易伤及他人。

  提醒莫图方便忽略安全

  目前,我市正在治理电动三轮车,要求加装车篷的车主自行将车篷拆除。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表示:“查的时候会配合治理,拆除车篷。”

  记者在市区希夷大道走访了几家电动三轮车经营店。一品牌电动车经营者张会说,现在有顾客到店内购买电动三轮车,她都会告知他们市区不允许私自加装车篷,但依然有顾客要求商家帮其加装。“他们说先安上再说,能舒服几天是几天,查了,我们到时再拆。”张会说。

  安装车篷虽然舒服、方便,但却隐患重重。据希夷大道与杜仲路交叉口一位执勤交警介绍说,非法加装车篷安全隐患重重,不仅易剐蹭到旁边行人和电动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危及他人的安全,对车主自身也存在隐患。尤其是阴雨天气,雨篷被打湿,影响视线,加之车内封闭严实,车内气温高,车前挡风玻璃很容易起雾,看不清楚道路,非常危险。而遇到大风天气三轮车被刮倒的案例也很多。

  交警提醒,加装车篷的电动三轮车上路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希望广大市民莫要只为一时实用,而忽略了它的隐患。现在市区正在治理电动三轮车乱象,其中就包括加装车篷,希望市民给予配合,自觉拆除已加装的车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