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科技企业孵化器”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是我们国家进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工具。自从国家2010年发布《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以来,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为4849个,在孵企业数量达到20.6万个。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

同时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也是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从地图搜索来看,中东部地区密度最高。在某一线城市的科技产业园,各种孵化器大楼一幢挨着一幢,看起来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来自百度地图搜索

但是在欣欣向荣的背后,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孵化的企业却变得越来越难,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包括武汉、成都、西安等高校密集型城市、以及一线城市覆盖下的二三线城市的科技纷纷陷入了项目荒。有些人正在搬离孵化器选择在大企业就业;而有的选择重新沉淀,等待下一个科技创新的风口。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一些孵化项目正在搬离孵化器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情况,中国科技孵化器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弄清楚什么是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于2018年12月根据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发布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代替原2010年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其中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了明确的定义:

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等)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国家科技部2018年颁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办法还明确指出“孵化器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打造专业化创业导师队伍,为在孵企业提供精准化、高质量的创业服务。

从管理办法可以看出,孵化器其实不仅仅看重它的办公场所、研发场所的硬件能力,更看重的是孵化器的创业服务的“软实力”而现有很多的孵化器正是缺乏这些“软实力”。

现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虽然大楼修建的很漂亮,但引进的项目却和当地的需求和发展不想匹配,也导致很多项目的出走,其实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软实力”。孵化器最后只能沦为城市的“吉祥物”,中看不中用。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一座四线城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何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软实力”

在国内,“众创空间”、“加速器”、“孵化器”经常被混为一谈,而国内很多孵化器也集三者功能于一身。其实三者还是有明显差别的。艾瑞咨询在其《中国产业创新孵化器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给出了三者的差别,见下图所示。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研究院

除了在硬件条件外,其余均可算作包含三种功能孵化器的软实力。一个项目进入孵化器前,它的产品或成果均是实验室级别,尚未能实现实用化应用。而孵化器解决的就是从实验室级别到最终成熟产品中间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解决是资金支持,如何能引入到持续的资金支持项目朝投入市场的方向迈进,是创业者面临的首个关口。其次是技术支持,如何能够使项目成果打造更具有技术含量,创业者不是技术多面手,需要一定其他领域的技术支持。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资金和技术支持是孵化器需提供的服务

当进入孵化器的项目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催化下,逐步打磨成市场需求的模样的时候,就需要市场营销咨询和下游产业链的服务。市场咨询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产品的市场前景,和进军的市场方向。而下游的产业链则是创业者研发的产品是否能够批量化生产决定因素。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创业者大多缺乏商业营销能力,需提供服务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下游的产业链决定产品能否规模化生产

这以上的一切,可以看做衡量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软实力”的指标。

孵化器现有的不足

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多数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组建的,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政策和场所地点的支持,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外企等注入资金组建孵化器公司,最后孵化的创业成果部分被所注入资金的企业消化,部分直接迈入市场。

这些孵化器有些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政策的支持可以一步到位、企业可以提供部分市场等,但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政府这只手到底要管到哪,企业又负责什么的职责不够明晰。导致这些孵化器们所需的软实力不知应该谁来出手引导。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政府与企业的职责界面如云雾,不够清晰

其次是各种企业搭建的孵化器各有各的短板。比如央企和国企主导的孵化器市场运作能力不足,而民企和外企主导的孵化器资金的持续投入不能保证等。

再次是对孵化器中创业者的指导较少,创业是一个集技术、营销、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因素为一体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那孵化器就缺乏竞争力,特别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缺乏核心的竞争力,这些孵化器最终会被淘汰。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创业是一个集技术、营销、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因素为一体的工作

最后还有产品研制周期和孵化周期的矛盾,在一些孵化器里,被孵化的创业者们被规定短则半年,长也就2年的的孵化周期,如果超过这个周期,孵化器就会让这些项目离开,被孵化器认为不成功的项目。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研究门槛越来越高,研发周期越来越长。这也就导致了有些想创业孵化的项目不得不退出孵化器这个良好的平台。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有些成熟周期长的项目不得不退出孵化器

孵化器未来的路怎么走

私下认为,有三点很重要:

1、好的孵化器需要有好的创业导师队伍,在国内很多孵化器的创业导师要么是外面请来的兼职,不能随身指导;要么是孵化器日常运营人员兼职担当创业导师。这就意味着孵化器的软实力不够,如果没有好的创业导师队伍,再好的入孵项目也不会成功。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孵化器要有好的创业导师

2、孵化器要以需求为导向,而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在一些城市,孵化器是为了存在而存在,这不是真正的孵化器。要不然城市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还没有搞清楚。那建设的孵化器就像前几年建设工业园一样,最终都会成为一片荒地。

3、探索孵化器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二三线的城市和北上广深的孵化器不能都是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技术。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另外,央企国企主导的孵化器和民企外企主导的孵化器也要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毕竟,它们遇到的问题不一样。

写在最后

华为总裁任正非每年投4亿美元支持华为海思打造手机芯片。在2004年10月,华为专门组建了手机芯片研发队伍,用以解决芯片的问题。今天,华为海思推出的麒麟和巴龙系列,都处于世界领先。

看起来很美,走进去却有点失望,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还缺什么?

任正非对待创新需要众多孵化器学习

任何技术创新都需要土壤、水分。而孵化器正是提供这些东西的最佳平台。而孵化器缺乏服务能力的软实力时,提供的土壤和水分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孵化器别被自己光鲜的大楼,明亮的办公场所而沾沾自喜,其实你需要提高的东西还很多。

参考资料:

1.《中国产业创新孵化器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艾瑞咨询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