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学获奥数金奖却与诺贝尔奖无缘?


为什么中学获奥数金奖却与诺贝尔奖无缘?


山水甬古

32分钟前

算术、数学和数学哲学是从低到高的三个不同层级思维。

以前小学主课之一是算术而非数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把小学算术改成数学。这是不科学的,容易让师生混肴概念,造成不必要教学混乱。

区分算术与数学以正视听很有必要。从概念上区分太抽象,举个例子就能明白。有人问数学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其学校有多少学生。他回答说:“现在,有一半学生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休息,还剩三个女同学┉┉.。”通过计算得出毕达哥拉斯学校学生数是28人。

解一,算术方法:

学校学生数:

3÷(1一1/2一1/4一1/7.)=28(人)

算术是整数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解二,数学方法:

设学校学生人数为X,则:

X一1/2X一1/4X一1/7X二3

解方程得X=28(人)

这是数学分支代数。

通过以上两种解法的比较,算术与数学的区别与优劣就显而易见。不能指望在算术与数学都分不清的学校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数学是“五四运动”后从西方泊来品,教育不能东施笑颦,不但要学数学之形,还要学到数学之神,即学习数学哲学的灵魂。

什么叫数学哲学?笔者在《数学哲学从宗教黑暗中走向科学曙光》一文详细进行了论述。如果认为勾股定理是商高发现,说明思维停留在算术层面。如果从命题(A^2十B^2二C^2)直接论证,这是数学层面思维。这里再强调一点,命题来自于人类实践经验,既使列举大量实例也不能证明其普遍性原理,只能从实例中抽象出共性作为命题并论证。提出命题和论证命题整个过程的思维才是数学哲学思维。

目前学校注重数学层级教学,适应高考或竞赛应试要求。不重视自然哲学和数学哲学思维培养,学生就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提不出问题(命题),意味着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就从根本上失去获诺贝尔奖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