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英语?

鞠文波


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吧,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小学开始强制要求学习英语的非英语国家吧(官方语言),像印度,马来,新加披那些国家英语都是其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重要性自然存在,不过中国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可能确实多了些,加上高考英语分数的重要性,还有大学专业调剂制度,也必然会导致一些偏科学生的悲剧,学英语本身是好的,不过中国人学英语明显过火了些,这几年国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此在英语难度和高考制度方面都有所改革,不过短时间内英语还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强制学习必然会导致很大一部分人的反感,我的印象里男生英语普遍是要差一些的,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男生,我还是比较喜欢英语的,但是没做到真正喜欢它并认真学习它(我是被调剂到英语专业的,而且高中英语成绩差)。


老狗呀


这个实在是很难说,喜不喜欢要取决于个人,每个人都会不同。

比起喜不喜欢,不如换个角度思考。学习英语会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1.学习英语对国家的好处:我们中国的现实情况相比之下,无论经济国力还是文化科技还是语言环境都比这些西方国家差的很远.所以国家感到的压力很大,因此会出现有些强迫条件的硬性要求.希望我们的民族尽快赶上世界的潮流。现在许多的技术都是外国人发明的,如果我们学好了英语,那就可以去偷他们的技术,这会使得我们国家的发展更加迅速,更加完美,这不是更好吗?其实学英语不仅仅对我们的国家好,也是对我们好。

2.学习英语对个人的好处:我们的大、中城市里的书店,一般能够购买到英文的小说,这些小说基本上已经有了中文译本。因此,英文小说对于中国读者的好处主要是两个:一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途径,二是可以领略原汁原味,翻译毕竟只是翻译。在大城市,例如北京,还有少量的英文原版的其他书籍,数量非常有限,价钱一般比较高。对于生活在国内的中国人,要想阅读各个领域英文的著作或报刊,主要途径是大城市的图书馆、名牌大学的图书馆、省级以上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所等。数量都很有限。与每年出版的大量的英文书籍与报刊相比,是十分有限的;与迄今为止,出版的英文的书籍与报刊总量相比,真是如同沧海一粟。这些书籍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人们来说,是难以有机会阅读的。只有通过英语来阅读这些英文的各种书籍与报刊,从中受传到新的有价值的言语,才能够丰富与改变我们的内部言语。所以,只有到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留学或工作或生活的中国人才能真正有机会接触到随时产生的书面英语的新言语。

3.学习英语对未来的好处:现在的我们只要上学就要学习英语,从初中到大学一直学十几年,可是到头来还是会有很多学生连四六级也过不了。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因为英语不过关的缘故失去了很多好机会。由此可以看出英语对我们未来起了很大作用。


道理英语


一个职业英语翻译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哈!

我先举个手,我是真正喜欢学英语的。这么多年,除了吃饭睡觉,我坚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学英语了。因为上大学以后,除了第一学年学了大学语文,后面就没有学了。数学更是高考之后就再也没有摸过了,只有英语,因为是报的英语专业,所以一直在学。毕业之后从事的是英语教育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英语水平会有退步,因为你每天教的就是那些简单的内容,但是由于我后来要考试,所以也自己一直在学,在提高阅读水平,后来又做了翻译,然后又考上了研究生,系统地学习了口译,接着就到现在了。

现在的工作,除了翻译的时候会用到英语之外,我也喜欢听英文歌,然后看英剧、美剧,新闻里看到特讲英语的,都会仔细听一下;有不认识的词,我会查字典,然后把生词抄下来,记在一个专门的单词本上,看到好的用法和句子,也会研究一下。我觉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果你做一件事真的够久,够用心,肯定是会达到一定高度的。

从12岁上初一第一次上英语课,我就真的爱上了这门语言,买了磁带在家里每天跟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英语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回家自己按着录音机报听写。家里没有任何人可以辅导我,但是除了第一天回家,感觉单词发音记不下来,也想像同学那样用汉字写在单词下面来提示自己发音却被邻居劝阻,说这样会影响发音,然后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以外,再也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

我要感谢这门语言,让我和其他人相比,多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也让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机会,欣赏别人不一定欣赏到的美。多学一种语言,我觉得,总不会是坏事的,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英语,就像这几年出去做口译,也会遇到不少老外会说中文一样,虽然程度不一样,但是总还是能碰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