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一萬年前,桂林先祖便在新桂林的市中心生活,他們身材高挑,為了吃螺絲而製作陶器……關於桂林史前人類的洞穴文化,我們得從甑皮巖說起。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桂林古人類活動中心

北靠老城,南通雁山,東至七星區,西連臨桂新區。萬年前甑皮巖是桂林先民的大本營與活動中心,經過萬年的輪迴,地處桂陽公路和萬福路交會處的甑皮巖遺址變成了新桂林的中心區域。

萬年修得共中心,這其中有沒有什麼機緣巧合?

甑皮巖遺址位於桂林市南郊獨山西南麓,獨山腳下有4個小型溶洞,甑皮巖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因洞體形似當地居民甑鍋的蓋子,故被當地方言稱為“甑皮巖”甑皮巖洞穴由主洞、矮洞及水洞三部分組成,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

遺址年代距今12000-7000年,分為五個時期,是華南的一處著名的新石器早期遺址。

萬年前的桂林人長啥樣?

甑皮巖遺址發現的30多具史前先民遺骸,其中保存較完好的有18具。古人類學家根據體質特徵,認為甑皮巖人屬於亞洲蒙古人種的南亞類型,但與現代南亞種族還有一定程度的差別。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復原後的女性頭像

專家精心選取了甑皮巖遺址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兩具頭骨進行三維復原。復原出來的女性約35到40歲之間,明顯的特點是圓臉、厚唇、闊鼻,下頜線條有力,輪廓分明,眼睛中等大小,前額平寬。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復原後的男性頭像

而復原出來的甑皮巖男性約35歲,長得生猛有力,橢圓形頭顱,眼睛中等大小,銳利堅定,額部較小,與女性一樣是闊鼻子,嘴唇稍厚,下頜線條銳利,面部肌肉有力。

同時,據研究測算,甑皮巖人的男性平均身高為164.06釐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61.14釐米。

專家指出,甑皮巖人不是從外地遷來的,是本地區更早居民的直系後代。甑皮巖人的遠古祖先可能要追溯到距今4萬年前的“柳江人”以及3萬年前的“寶積巖人”。

中國陶器的發源地

2001年,考古專家在甑皮巖發現的一件原始陶釜,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原始的陶器,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重要標誌。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陳列的陶釜(複製品)

釜,通俗而言就是現在煮東西的鍋。這件陶釜,距今已有12000年,是甑皮巖先民用摻和了一定石英石顆粒的泥土用手捏製而成的,敞口,圓底,胎厚3.5釐米,燒成溫度不超過250度,樣子很像現代軍人戴的鋼盔。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陳列的陶器

在遺址第五期文化層,更出現了式樣繁多的刻劃紋、戳印紋、水波紋、曲折紋等紋飾,器型主要包括罐、釜、缽、圈足盤、豆等陶器。

出土陶器的年代從距今12000年延續到距今7000年,分屬5個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可以看到陶器完整的演變過程,代表了桂林距今7000年以前史前時期製陶技術的最高水平。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陳列的漁獵工具

此外,遺址中出土的還有12枚骨針、桂花種子、最早的家豬骨骼、滅絕種屬“秀麗灕江鹿”與“桂林廣西鳥”……

為“嗦螺”製陶

以往的考古發現表明,原始人類一般為了便於煮吃五穀而發明陶器,但甑皮巖歷次考古發掘並沒有發現過一粒稻穀遺存,甑皮巖陶器是做什麼用的呢?

考古學家從甑皮巖洞穴遺址與原始陶器共同出土的大量螺螄殼裡找到了答案。原來,這與桂林先民吃螺蚌等介殼類食物有關。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出土的螺螄殼(部分)

專家發現,甑皮巖人直到距今7000多年前還過著採集、狩獵和撈魚生活,只採摘漿果、堅果和挖掘塊莖等可以直接燒烤食用的食物。在甑皮巖中遍佈大量的螺螄殼,證明了甑皮巖人對螺螄、蚌一類的食物情有獨鍾。螺蚌生吃難以下嚥,直接燒烤味道也不鮮美,只有通過烹煮,才能得到美味的螺肉。

甑皮巖周邊有著豐富的河流,由於氣候溫暖,螺蚌等貝類大量繁殖,採集起來比捕獵野獸容易得多。甑皮巖人最喜歡食用中國圓田螺、河蜆、圓頂珠蚌,烹煮方法分為敲掉尾部、不敲掉尾部兩種,與現在的桂林人吃法完全一樣。

生死同穴:奇特的屈肢蹲葬

甑皮巖既是史前人類的居住地,也是墓葬地。

萬年前的桂林人,竟然也好這一口……

屈肢蹲葬

遺址內共發現了29座形狀為不太規則的圓形豎穴土坑墓,墓葬形式為較為少見的屈肢蹲葬。即,在死者的遺體僵硬前,把屍體弄成低頭、彎腰、抱膝蹲踞的姿勢放進坑內埋葬。

難道這就是“坐著等死”由來……

專家介紹,在甑皮巖遺址有個有趣的現象:墓葬地要比居住活動場所地勢要低。可以想見,史前人類是如何對生存空間進行聰明地處理的。

目前,甑皮巖是我國發現屈肢蹲葬最多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