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像SpaceX这样的公司?

横泽隆史


中国现在处于改革期间,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发展过渡。虽然现在没有但不代表未来不会有!

像SpaceX等各国的火箭制造发射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从经费、研发、技术和产业链等诸多领域和方面需要统一协调配置。

就目前而言,火箭发射一整套系统和流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火箭发射并不是商业行为,其带来的收益很低。而我国历来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协调组织调配资源,很多大事都得以很好的发展,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今年春节期间的“新冠疫情”,都是国家和政府花了大量精力物力才得以将奥运会举办成功,将“新冠疫情”得以控制。

SpaceX属于高精尖科技领域,牵涉到成百上千的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和数以千计的研发人员,我国过国内能够单独研发制造火箭运作整套流程的企业尚少,随着国家发展,估计企业技术创新,以后肯定会出现这样的“独角兽”。

SpaceX火箭研发有着巨大的风险,我国国内暂时没有这样的企业和个人有这样的能力,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人力储备,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企业能够承担得起。

终有一天,我们身边会出现这样的“独角兽” 企业。



科技工科兔


首先中国是有民用火箭研发企业的。截止2020年,中国民营火箭航空企业,有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零壹空间,蓝箭空间。

2018年,蓝箭空间,“朱雀一号”获得了国内第一张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并进行首次卫星发射,尽管最终未完成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9年7月25日,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将多颗卫星及有效载荷精确送入预定300公里圆轨道。这是中国第一个民用航空火箭第一次成功。


中国目前民用火箭的现状

当前中国民用火箭处在起步阶段,要比SpaceX起步晚了接近15年。SpaceX是2002年创立,2006年就进行火箭首飞(不过未能成功),2008年猎鹰1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2010年成功实现猎鹰9中型火箭首飞。


美国军用航天工业和中国航天工业的差别

上面我们说到,中国民用火箭发展要比美国晚了15年左右。这个并不是在找推脱的理由。尽管大家习惯会说,我们比别人起步晚,所以我们技术落后,技术差。(这个借口,我没法说出来)

这确实比较片面!

要说民用火箭市场,就一定要谈军用火箭的发展。因为全球所有的火箭研发的人才都来自于军用火箭领域。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SpaceX从NASA那边挖走很多人,同时NASA也给与SpaceX很多的技术支持。甚至包括外包卫星发射任务,也就是直接下订单给SpaceX。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以钱和技术的形势支持了SpaceX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美国太空领域的发展速度全球领先,1960年代就相继送人到了月球,并且最早建立起了空间站。中国航空业最著名的的里程碑就是2003年的“神州5号,杨利伟进入太空,开启了中国太空之旅。

所以说,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民用火箭领域的发展,我们就能够窥探出其背后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之后。这种送卫星上天的技术活,已经不是一个超级领先,并且需要保密的核心技术了,可以对民用市场开发了。这就是对外说一下,这种小儿科,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但是别抬杠,这只是态度上面的表示,不代表实际工作中的表态)

其实这也是马斯克在2002年看到的机会点,当然他还看到太空探索,以及通讯行业的发展机遇。(这是后话了)


民用火箭领域的发展,反映出了什么内容?

1、火箭技术不是一个国家垄断的技术。已经属于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火箭领域不同于一般工业领域,火箭领域的发展起步阶段都是国家级别的竞赛。这不是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有钱的大佬可以玩的领域。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没有权限。

所以说火箭领域的前期发展,压根没有钱的事情,中国不管有钱没钱都会为火箭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全球各国也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箭领域的国家级特权,已经没有了。

从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存在的军转民的技术发展来看,基本上都是这个技术在军用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全球主要国家都已经掌握了。不算什么核心技术了,这就表明可以向市场转移了。

在民用火箭之前,核电站技术也是这样。只是我们老百姓接触核电站比较少,也没人宣传过。所以大家不知道,西门子,通用电气都是核电领域的玩家。这可都是跨国企业,并且产品出口一点也不避讳。这就是因为核电在全球不是什么垄断的技术了。法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中国等等多部分的发达国家都有这个技术。(当然现在还是对中东国家封锁,看清楚是核电,不是核武器)


2、火箭领域比拼的科技,人才,还有产业链。

SpaceX在2017年2月6日发射了“世界最强大现役运载火箭”,猎鹰重载火箭,可以一次性将14吨货物送到太空。

这事情当时赢得了非常热门的讨论。我本身是从事装备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行业。我们当时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这里从我的角度谈一下看法。


你不可低估的美国民用制造业科技,以及美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强悍程度

这不是一个吹美的文章,也请不要乱喷。(尽管美国在2020年疫情的爆发中,受到的惨烈的暴击,但是客观地分析他不是想象的那么脆弱)

我们都知道火箭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高精确产品。这个产品有上万个电子,机械零部件都是需要非标定制的(也即是定制化生产)。

你想呀,原本民用市场压根就没有人造过火箭,你第一个制造,你不什么都要从零开始吗?

1、火箭的设计:美国火箭专业人才充足

造火箭就要有人接触过火箭,尤其是民用级的市场,这种市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从零开始的市场。SpaceX也一样,他主要借助的是从NASA退下来的人,还有在美国各大顶尖研究所和高校的火箭研发人才来完成了。也就是说,这帮人以前都在NASA做过,或者说在相关领域都是实操过火箭的人。这就说明,人才储备的极其充分,并且这帮人已经进入民间市场,可以不需要受到国家的管控。

这个情况,类似于中国90年代后,不断培养起来了一批工程师,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外企三星,大众,爱普生等等都工作过,多少还是了解一些技术。

从艾默生出来一批人创业做了中国自己的自动化公司,从手机代加工出来的企业,做了自己的手机品牌等等,都是这么一个历程。

2、国外工业软件平台的强大能力

大量的人没有接触过工业软件。首先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的火箭图纸,不是在纸上画的。全球顶尖的达索科技,提供的工业软件,都是可以仿真航空发动机流体变化情况的。

这个技术平台是这种高端科技研发,必须要的平台。没有这玩意,一帮再有才的人,也不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你看的马斯克做第一台火箭,只有了4年,你要知道美国自己当年的火箭也有了几十年,这就是一切都有现成的产品的好处。

当然这玩意,中国也可以使用,只需要付费就行了。

3、美国民营制造业的强大功底,和产业链完整程度

我们都知道2019年,联合国发布中国拥有全球最全的产业链。包含了44个大类,152个中类,400多个小类。

你觉得美国即使比我们少?他会缺少哪些没有的门类?很显然,低端的门类是他主要缺少的。就例如口罩,衣服等。

那么我们就来说这高端的各个门类。美国民用市场都非常齐全,这玩意是民用火箭市场能够快速起来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并不能有效地感受到这其中的差别。装备制造业市场其实对这个感受颇深,因为所有的产品基本都需要设备来加工。

例如焊接设备,各类数控机床设备,各类激光切割设备,各类传感器,3D打印设备,电子类的芯片FPGA等等。

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马斯克是“找了一帮专业的人,组装了一个火箭,发射升空了”。

这就进一步的表明,在民用加工市场,他是能够找到可以为他生产所有零部件的企业的。

这点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

说一个例子:中国为了建造大飞机C919,专门找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研发了8万吨的模锻液压机。(全球最大的液压机,美国有6万吨的)

这也就是从侧面的说,如果你没有这个装备,你就没办法制造大型商用飞机,这玩意在C919的建造中必不可少(至少目前是)。

这是我们举全国之力,为了突破波音,空客等外资在大型商用飞机上面的垄断,做的努力。

你觉得,一个SpaceX有多大的能量,可以让其他的企业,就为了给他制造一个零部件,专门花费大代价研发一个装备?然后再去给他生产火箭零部件,而且还不知道这个公司爱吹牛的老板,是否能够真的做成这个公司。(后来证明,这个吹牛的人,基本都实现了自己吹的牛)

这显然是不可能。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美国或者说美,日,欧洲国家能够为SpaceX提供火箭生产零部件的所有,民用可以使用的装备,并且这还是一个已有的东西。只需要付钱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当时在看到SpaceX造出了一个不少国家都没有能力制造出来的重型火箭的时候。冲击最大并不是感觉,他们火箭技术有多牛。而是他们民用级市场的制造能力,竟然如此的强横了。不能拿对方是资本主义,战斗机都是企业制造的,这样的话语来搪塞自己。

还是那句话,如果制造火箭的装备之前是专门为NASA定制开发制造的,那么NASA在一开始肯定是不答应SpaceX直接使用的,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火箭的制造业产业链一些特有的东西,肯定是被特权性使用的。

4、民营企业,一切的活动都是商业行为,商业讲究的是投资收益——有人为需要民用火箭

我们看到一开始SpaceX的订单,主要都来自于西欧国家,以及美国的卫星订单,慢慢的这种情况开始变化,大量互联网公司,包括谷歌,微软,facebook都开始需要通讯卫星。甚至SpaceX还承载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

这就说明,下方的客户以及火箭应用产业已经是一个逐渐成型的市场,让火箭公司能够不断的发展起来。


从一个制造业产品角度来说:有一个想法——找到会研发设计的人才——找到可以加工零部件的企业——找到最后的买家。这缺一不可。

所以并不是我们真的崇洋媚外,而是对方既然已经走到前面了,你再不去分析人家为啥子先进,为什么牛逼,你再不去跟进,你要不是笨,就一定是蠢。

因此,中国民用火箭的力量已经开始起步,并且不断得到资金,以及来自于国内各方的支持。所以未来世界民用火箭市场的角逐中,一定有中国的地位。


机器人观察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Space X真的值得研究,它仅仅成立不到二十年(成立于2002年),却已经成为整个火箭领域的破局者和技术标杆。这种发展速度和领先地位,绝不单纯是由人才储备强大、技术优势明显或者管理水平高超等决定的,它应该有更深刻的理由。

因为问题问的是中国为什么没有,所以本篇回答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来稍微解读一下内里的原因。

第一方面,科研文化氛围与科研资源储备的差距。

首先我想反驳一种看法——因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中国很难诞生这种氛围自由、崇尚创新的企业,我对此只想呸他一脸。并不是什么东西都等让文化来背锅的,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存在了五千年,并且依然存在,它是否先进不言而喻。

中美之间出现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我认为并非文化差异造成,而是发展时间造成。从历史角度讲,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础,则基本上是从二十世纪初算起,包括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等,基本上都来自于西方文艺复兴之后。

对于美国来说,其建国初期(十八世纪末)就已经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从《独立宣言》的发布、美国的成立直至如今,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科研更是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通过人才引进法案,引入大量顶尖科研人才。

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名义上来说,应该源自于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但实质上源自于民国时期,而获得真正长足发展环境,则要从建国后说起。而民营企业研发的历史,基本上要从改革开放以后说起。

换而言之,美国的科研文化基本上延续了两百年,而中国至多不过半个世纪,虽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术交流,科研成果共享等情况,但中国科研文化氛围整体上跟美国还存着巨大差距,科研资源储备更不用说,中国至今尚未有一个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

这就像一个两百公斤级的拳击手和一个五十公斤级的拳击手比赛一样,我们处于劣势再正常不过。

Space X 虽然是一家雇员仅有500人的私营企业,但它的背后其实是美国过往多年科研资源的支持,NASA、波音以及其他著名企业在后边提供发动机、材料、动力学等等方面的研发成果,这些科研资源储备量不仅庞大,而且都属于全球范围的前沿成果,这并不是某个天才横空出世就能做到的,而是美国教育科研多年深耕的结果。

中国的大学教育科研制度到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涉及到高精尖领域,高等级的教育科研机构还非常少(比如西湖大学那种),这直接导致中国大学的科研水平普遍较低,研究人员也缺乏更适合他们的科研氛围以及相应的社会支持。

所以中国的民间研发领域暂时还没有形成能够诞生航空航天商用领域的技术供应链,官方的科研资源储备也需要时间。

所以说,整个社会科研资源的短缺是无法促成类似Space X这种企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是喊口号解决不了的,唯有发展科技,优化科研制度,真正让科研气氛活跃起来,才有未来。

第二方面,人才战略方面的不同。

美国的教育观念跟欧洲国家其实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当然,我这里只简单做一下中美之间的对比:美国崇尚兴趣教学,中国则推行引导式教育。两者比较大的区分就在于,美国比较尊重学生兴趣的发展,中国则注重于实用性方面的教育,对学生而言,美国就是学生在学习和方向选择上比较主动,中国学生的学习则基本上服从课本和教育大纲的安排。当然,情况也在改变,中国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实行教育改革,对兴趣教学这块开始大力提倡。

中美教育上的这点差距,对各自的高端人才的培养影响深远。讲实话,中国的教育系统本身容易出人才,但属于流水线人才,中国的高端研发人才相比于巨大的学生群体而言,其实真的很少。

这种教育差异化的长期存在,也跟国家人才战略有关。很长时间以来,国家人才资源大多向社科类集中,而非自然科学类,因为自然科学类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中话语权较小,时常处于弱势,并且占有的社会资源特别少。这种差距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中国顶尖科研队伍中人均年龄越来越大,因为后继乏人。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顶尖的科研技术人才的缺少,不仅对国家科研水平影响巨大,对于民间同样如此,中国科技企业将很难获得前沿成果,转化为技术力量对抗西方企业的技术垄断。

所以近些年来,中国开始改变顶尖科研人才的管理制度和他们的境遇,要知道国外的科研人才不仅享有巨大的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也有丰厚的收入和优越的科研资源。但中国的顶尖知识分子拥有非常大的技术贡献,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物质回报,这是不应当的。

美国的人才战略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让顶尖人才过上真正优越且满足的生活,所以会出现很多顶尖人才。

但我们目前的状态,其实是让顶尖人才全凭道德感和爱国之心来报效祖国,大量的社会资源以及优待却被官僚和特殊阶层所把持,顶尖人才得不到理想的地位和物质回报。于是他们转而向成为官僚和特殊阶层的方向努力。

在我看来,这也是Space X现阶段无法出现的原因之一。因为就算中国有马斯克,但不会有马斯克的那些愿意跟随他的员工们。

总结

其实我还想说一下对企业这种组织理解理念的不同,毕竟企业这种社会组织是由西方国家发明的,管理学基本上也是舶来品,管理学的本质其实就是“如何更高效地利用人性”虽然国人也熟稔于此,但中西方还是存在不足的。

但我想了想,这个应该不算很重要的原因。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不存在也合理。

我能想到的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育和科研,技术只是这两项工作的结果,管理学更是建立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上。

如果我们的社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对于自然科学的热爱而不是培养他们解题的能力,整个社会都尊重科技从业者,尊重创新,给予顶端科研人才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回报,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让行政力量服务于科研探索,那么我想在不久之后,各类顶尖人才必然能够盘活整个局势,即便不出现Space X,至少也能迎来一个科技成果井喷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