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明朝火器比八國聯軍還強,那為什麼打不過冷冰器的八旗軍?

少年不大冷


明朝火器比八國聯軍強這個還真的沒有聽說過!或許又是滿遺在造謠生事吧!

但明朝在末期和西方几個海上強國荷蘭,葡萄牙,英國都有過戰爭,明朝引進和改進了這些國家的先進火器並大敗這些西方海軍強國的入侵。在朝鮮,幾萬明軍打的小日本二十萬舉國精銳滿地找牙,這說明明朝火器還是不弱的。

還有明朝也不是打不過滿清八旗,事實上努爾哈赤自1616年反叛明朝,直到1644年李自成滅亡明朝,幾十年時間,當時處於崛起強盛時期的滿清都沒有能力滅掉經過天災人禍瘟疫橫行和官場腐敗已經極度衰弱的明朝,努爾哈赤自己也死於明軍炮火之下。這和明朝大量裝備火器是分不開的。而滿清不過是在明朝滅亡後竊取了一個極度虛弱的中國而不是靠自身戰鬥力。


共跳滴水線子


比八國聯軍強?

明朝火器就很發達了,還趕在西方二百多年前!

明朝先進的是還屬於火門槍的三眼銃?

還是後來動不動就炸膛的鳥銃?

槍支

火繩槍→燧發槍(前膛槍、後膛槍)→火帽槍。




明初戰鬥力最強,也都是火繩槍,拿著火銃這種東西打燧發槍,是活的不耐煩了嗎?

明中後期的火器已經落後於歐洲

明後期,歐洲已經批量使用火繩槍,而明雖發明了火繩槍,但由於技術工藝不過關,炸膛極其頻繁,根本無法大量應用,故仍在使用三眼神銃等火門槍。

明的紅衣大炮又叫紅夷大炮,其實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是外購及仿製歐洲大炮。

而且材料一直都不過關,容易炸膛。

而且乾隆時代的自生火銃就能自己生產,沒有普及燧發槍,根本原因是燧發槍與火繩槍都是無膛線的前裝槍,在射程,威力,精度等關鍵性能上兩者其實沒有太大區別,燧發槍還貴的多。

加上清朝沒這個動力,火繩槍加八旗綠營可以吊打周圍各方勢力,沒必要花費大量錢財輪換燧發槍。

打敗清朝的主要是刺刀跟火藥,刺刀工藝複雜,無法量產,加上抬槍太長,裝上刺刀也也溜不動啊!

而且當時清朝的火藥成份,槍械的工藝製造和西歐無法比較。

清朝在一鴉時用本國火槍裝填英軍火藥,威力是平常二倍,並射有四百米遠,是平常一倍。

而且清朝的時候的火藥就是明朝的那種老式黑火藥,而不是化學火藥,你就是槍再好,你的火藥不行還不是去填人命!

當時的滿人可不是有冷武器

這張《乾隆大閱圖》上面左側騎兵背的不是火槍是什麼?




火銃也不是什麼高技術的東西,後金早把明朝的工匠挖的七七八八了,早能生產,誰叫明朝開不出工資!

後金紅衣大炮打了以後,開始挖明朝的工匠,而且更新速度相當快!

八旗中佟養性漢軍火炮特別是紅夷重炮在大淩河長山之戰中,把明軍的火炮壓制下去,才取得大淩河的勝利。

天命八年(1624)四月初一,努爾哈赤派兵往牛莊以東駐防的命令:

每牛錄百名披甲內,著以十人為白巴牙喇,攜炮二門、矛三支。再將九十甲分之,著以四十甲作紅巴牙喇,攜炮十門、矛二十支,又十人攜盾車二輛、水囊二個。黑營五十甲,攜炮十門、矛二十支,又二十人攜盾車二輛、梯一架、鑿子二把、錛子二把、攀鉤二個、鐮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領、叉二支、連枷棍一根、水囊二個及一月用之木炭、綿甲十五身。每甲喇攜大炮二門。牧馬時,五牛錄合於一處,各處漢兵之馬亦合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第5冊,天命八年四月初一日,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0年,2175-2177頁。)

而且三眼銃裝槍極慢,射程沒有弓箭遠,穿透能力也不行,而八旗兵鎧甲相當的好。

鳥銃要好點,但是火藥易受潮,颳風下雨用不上。

加上明軍的機動能力很差,而八旗軍隊的機動能力非常的強,加上重裝鎧甲,明軍的熱武器功能差了很多了,八旗一個衝鋒就到跟前了。

所以袁崇煥,以堅城而抗,是看已弱點而定的。


綜上所敘

明清交接的時候,大家都半熱半冷的裝備而已。真以為後金只有大刀長矛了!

所謂後金騎射得天下。

所謂的騎射不過是加強體力和機動能力,現代的高科技下面這還要打軍體操呢!還要加強體能訓練,一個道理。

軍隊要一種精神力量(大明未年就稀缺)要死不活的,什麼仗也打不了呀!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這個問題搞笑的很,我們可以從這個謠言得源頭來扒一下。不過這個謠言的來源有兩個,分開說了。

版本一

這個版本是醬嬸兒的:左宗棠在甘肅鳳翔挖出了明朝的開花大炮,比洋人還先進。後來以這個謠言為藍本,各種衍化版全出來了。

好了,既然從源頭扒,那麼可以看看左宗棠原文是怎麼說的。

根據《左文襄公全集》,左宗棠發現明朝大炮時候是這樣寫的:嘗嘆泰西開花炮子及大炮之入中國,自明已然,……,然則利器之入中國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幾十年。左文襄公的本意分明就是吐槽,吐槽當時,也就是明朝時候沒人重視,才導致洋人縱橫海上。至於是否比洋人先進那也不用說,只要長腦子得都能判斷出來,畢竟一個15、16世紀水平的前膛炮有什麼先進可言,而且過了兩百多年估計早就爛成渣了。

另外根據《左文襄公奏牘》,左宗棠羨慕的是當時西洋後裝大炮。只不過造謠者故意混淆兩個時空,把左宗棠羨慕的西洋後裝大炮強行給變成明朝的火炮。

版本二

版本二是這樣的,也就是下圖,明吹說這是明朝改進的佛郎機,當然也不忘吹一波比洋人先進。

怎麼樣,這外形各位是否覺得熟悉,我想只要有點常識的都會覺得熟悉,因為這貨的真身是下面這個玩意。

這玩意其實是清末淮軍裝備的57毫米山炮,屬於當時一款比較不錯的火炮,當然屬於洋務運動引進的產品,和明朝沒關係。明吹就是剽竊加篡改,把清朝的東西篡改成明朝的。

實際上明吹剽竊最多的就是清朝的火器,把清朝的火槍火炮剽竊過去,篡改一番就吹成明朝的,比如這個清朝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就經常被明吹剽竊。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騙騙沒見過世面的愚民還行,遇見有點真才實學的就立馬被拆穿。

好了,明吹的謊言拆穿了,關於清軍得火器裝備率我也不多說了,因為說過很多次了。我就這麼說吧,清軍在鴉片戰爭之前相當於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水平。

三十年戰爭歐洲方陣

清軍九進十連環,和三十年戰爭對比,這兩個方陣是不是神相似

而明朝呢,說不好聽的,明朝這個連火繩槍和前膛加農炮都沒普及的選手有什麼資格和清朝這個火器帝國相提並論。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