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點名讓日本攻打印度,日軍10萬大軍,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馮忠澤


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雖然在正面戰場上吃盡苦頭,但是在東南亞地區卻一直是飛揚跋扈。太平洋戰爭開始後,日本侵佔了大量的東南亞地區,包括法屬印度支那,菲律賓新加坡等許多地方。當時這裡還是歐洲老牌列強的殖民地,所以許多歐洲國家都派兵前來保護,包括英國,荷蘭等國家,都吃過日本的苦頭。

所以日本人覺得英國的殖民地都是軟豆腐,抱著輕敵的思想發動了英帕爾戰役,結果卻發現自己啃了塊硬骨頭,整個戰役中,日軍傷亡高達6.5萬人,最終也沒有攻下印度。這種交換比懸殊的慘敗,在太平洋戰場還能夠接受,但是在南亞,已經足夠讓日本人留下心理陰影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東南亞的進攻可以用凌厲來形容,日軍迅猛的進攻讓英法軍隊節節敗退。在地形複雜的東南亞,日軍裝備自行車的25軍團自行車部隊,曾給英軍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當時日軍的自行車部隊機動靈活,而且不需要補給,當烈日將自行車輪胎曬爆後,僅剩鋼圈的自行車部隊發出的聲音類似於坦克的聲音,一度讓英國人崩潰,這場戰役也被人稱為東方的閃電戰。

不僅如此,在泗水海戰中,日本海軍的南遣艦隊擊敗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四個國家的聯合艦隊。導致歐洲人在東南亞的勢力全軍覆沒。隨後日軍佔領了爪哇島,在星州海峽,日本的海軍航空兵力擊沉了英國人引以為傲的Z艦隊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所以在英帕爾戰役之前,日本在東南亞的一系列侵略作戰都是非常順利的,自然也就不會將印度放在眼裡了,抱著這種想法,日軍在英帕爾戰役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事實上,當時日軍遭受了這樣的慘敗,不僅僅是因為英軍的努力,也是因為日軍的輕敵和補給線的斷裂,當時日軍戰死的人有兩萬六千多人,而病餓而死的人高達三萬,可見其指揮上的失誤。

事實上,縱觀當時的國際局勢,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當時日本本土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糧食短缺,人們節衣縮食供日軍們侵略,這本身就不是長久之計,在太平洋上,這一年日本輸掉了萊特灣大海戰,也輸掉了最後一點翻盤的籌碼,1944年戰況急轉直下,不僅僅是在印度這一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來說,情況都對軸心國極為不利。

再說回這場戰役,其實戰役初期日本的攻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量日軍包圍了英軍並展開激戰。然而由於補給不到位,包圍的日軍很快都餓死了,當時日軍中到處都是皮包骨頭的士兵,大量士兵感染瘧疾和痢疾,死傷者無數,爆發的山洪更是加劇了損失,8月20日,日軍潰退至欽敦江邊。這條狂野的河流因為暴雨已經暴漲到1.5公里寬了,而且河上所有的渡口都在英軍的火力覆蓋範圍內,大量日軍在這裡自殺或等死,此戰後,作為印緬戰場主力的日軍第15軍遭到重創,已經無法作為一個主力集團軍了,盟軍在印緬戰場也開始轉守為攻。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戰甲裝研菌,歡迎關注


戰甲裝研菌



答:“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提這樣的問題,智商讓人有點著急。

“不敢”,就是害怕唄。

為啥“為啥打一仗就害怕了?”

因為被打得太慘、太痛,無力還手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心理陰影面積巨大,一想起來就會做噩夢。

那麼,日軍這一仗,被打得有多痛多慘呢?

這樣子說吧,日軍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鬥中死亡或失蹤,並且敗退回原來進攻的出發地,已不再具有一個戰役兵團的戰鬥力,從此走上了失敗的末日。

日本軍方總結:“緬甸戰局以悲劇性的英帕爾戰役為轉折,走向全盤崩潰的命運。”

這之後,緬甸日軍主力遭到毀滅性打擊,緬甸戰局的主動權完全轉入盟軍手中,不僅完全解除了印度被攻擊的威脅,而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大陸戰爭局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那麼,日軍為什麼被打得這麼痛這麼慘呢?

我來簡單掰扯掰扯。

首先,日本攻打印度時,他們的對手並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國人。

我們應該知道,當時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而因1942年8月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印度各地引起的衝突,已使英印統治者大失印度人的民心,當日本向印度進軍時,英印部隊中的印度士兵已超過4.2萬多人跑過來幫助日本人打英國人。

日本人為什麼要進攻印度呢?

的確是“希特勒點名”要求的。

原因是1943年庫爾斯克與瓜島戰役結束後,軸心國已喪失了戰場主動權,希特勒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在自己心有餘而力不逮的情況下,要求日軍在印度發動場攻勢,打亂盟軍部署,獲得重新扭轉戰局機會。

而日本方面為分散南方美軍的進攻,佔領印度,摧毀英國最重要的海外基地,實現日德會師, 即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

日軍擔任指揮的是人稱“小東條”的牟田口廉也中將。

此人是個戰爭狂。

“七七事變”時,他擔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於7月7日當天下達了向中國守軍開火的命令,是挑起“七七事變”衝突的直接罪魁。8日凌晨遭到中國方面拒絕日軍入宛平城搜查時,他在盧溝橋打響了第一炮,親手點燃了戰火。

就因為這個,天皇裕仁親授其金鷹三級勳章,晉升為少將。不久,又晉升為中將,編入南方軍,參加太平洋作戰。

牟田口廉也雖然好戰,腦子卻不靈光。

我們看他的少將、中將軍銜得來的緣由,就知這裡面的含金量是要打折扣的。

牟田口廉也的好戰除了反映在打響盧溝橋第一炮的行動上之外,更多表現在他的口頭上。

我們來看看他發佈過的高論。

英帕爾戰役發起之前,仰天吹噓說:“說起大東亞戰爭,那是我的責任。在盧溝橋下令開第一槍的是我,因此,我必須設法儘早解決這場戰爭。”

當小畑參謀長以後勤補給不足理由,反對發動此次作戰。

牟田口廉也冷笑說:“沒有補給,就不能打仗?真是笑話!日本軍隊能夠忍受任何艱難困苦。糧食可以從敵人那裡奪取。”

應該說,牟田口廉也對後勤補給不夠重視,也是日本的國情和日軍的兇殘所給養成的。

日本屬於島國,國內資源遠不足以支撐發動這樣橫跨幾國的大規模作戰,他們主要依靠的,就是以戰養戰,在“從敵人那裡奪取”。

而日本士兵兇殘勇猛,一直以來,也的確達到了這一目標。

但這一次卻是例外。

因為他們遇上的對手是英軍第14集團軍指揮官威廉•約瑟夫•斯利姆中將。

斯利姆作戰經驗豐富,膽大心細,善於捕捉敵人的弱點。

在這場戰役中,他抓住了日軍補給線不足的弱點,牢牢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把日軍耗垮、耗死。

所以,當日軍糧盡彈絕、飢餓交加之時,相內禎助大佐回想起出戰前牟田口說過的話——“關於此次作戰,我們已經詳細地討論過各個細節,並全部解決了。因此,成功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不由得怨氣沖天,懟天懟地懟牟田口,說:“軍司令官閣下討論的細節裡,似乎沒有把敵人的抵抗計算在內。”

實際上,在渡欽頓江之前,第31師團佐藤師團長看著只帶三天口糧的士兵,就預感到失敗,心中既惱怒又悲哀,對士兵“慷慨訓示”說:“諸位,今夜我們要開始橫渡欽頓江了。在此之前,我有話要對大家說明白,請好好聽著!只要不發生奇蹟,諸位的性命將會在即將發起的此次作戰中喪失。但是,不是倒在槍彈之下,你們中的大部分人將會餓死在阿拉幹山裡。請做好心理準備!”

可笑的是,坐鎮後方的牟田口在收到前線日軍部隊的要求補充糧食的電報後,他的回覆竟然是:“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

當聽說佐藤師團長因為補給跟不上,已經離軍脫逃後,他召集了司令部全體人員進行訓話:“諸位,佐藤師團長違背軍令,擅自拋棄了科希馬戰線。因為沒有食物無法戰鬥,就擅自撤退。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皇軍’麼?‘皇軍’即便沒有了食物,也必須繼續戰鬥的。沒有武器彈藥和食物就不能打仗?這決不能成為正當的理由!……沒有子彈的話,不是還有刺刀麼?沒有刺刀的話,還有拳頭呢。沒有拳頭的話,可以用腳踢的。就算這些都沒了,不是還可以用牙齒咬麼?……不要忘記日本男子應該有的大和魂!日本是神州,神靈必定會保佑我們的……”

而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東南亞一帶打美軍、打英軍,打得得心應手。其中的英軍,丟了香港、丟了新加坡、丟了緬甸……

所以,牟田口廉也認為英軍丟掉印度是理所當然的事,開戰前宣稱:“陸軍現已達到天下無敵的地步,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肯定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他甚至大放厥詞,不給自己留後路,稱:“如果此次英帕爾作戰不成功,無法晉升為陸軍大將,我決不會返回日本的。”

牟田口廉也這邊賣牙花賣得口爽,前線的日軍卻苦不堪言。

英軍第33旅旅長劉易斯•皮尤回憶說:“我旅置身於那些隨帶著大量傷病員撤退的日軍部隊及其最近的目的地——烏克魯爾之間。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麼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

最終,日軍因為饑荒和疾病,倉皇后退,被英軍攆著屁股打,屍橫遍野,潰不成軍。

英軍士兵這樣描述自己目睹到戰敗者的情景:“到處是赤腳露體的屍體,士兵像骷骸一樣躺在泥地上;行駛中遭到轟炸的運輸車和燒燬的坦克;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滿地都是的槍支彈藥和軍事裝備。”

牟田口為自己回國找藉口,說:“我不認為英帕爾作戰是一次失敗的戰役。正是因為攻打了英帕爾,才使得敵人沒有奪取整個緬甸。如果當時沒有攻打印帕爾的話,緬甸戰區現在可不得了呢。”

人怎麼無恥到這種地步呢?

直到晚年,牟田口的心智才趨於成熟,認識到自己當年的幼稚,寫下了謝罪書。

但不管如何,日軍視之如瘟神,稱其為“鬼畜牟田口”。

而作為戰勝方將軍的斯利姆,於1945年晉升上將,1948年接替蒙哥馬利元帥成為帝國總參謀長。

英帕爾戰役,應該是英軍史上最偉大的戰役。

只不過,在英美兩巨頭相愛相殺的明爭暗鬥下,美國人希望能打破英國的國際殖民體系,竭力這場意義重大的勝利低調處理,以至於在世界戰史上名氣不揚。

但是,近年來,英國國立軍人博物館曾展開過一項民眾調查,根據戰役產生的政治、歷史和文化影響,以及雙方的投入的軍力和戰略戰術等指標,評選英國影響力最大的戰役,得票最多的,就是“英帕爾-科希馬戰役”(Imphal-Kohima Battle)。


覃仕勇說史


我是方圓,我來回答;

這場戰役應該就是二戰史上著名的“英帕爾戰役”。

這場戰役中,日軍動用十萬人攻向印度,卻遭到大敗,具體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

1942年8月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印度各地引起了多次衝突,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英印當局近在鎮壓這場運動中打死了900多人,這大大導致了英印統治者與印度民族注意者及印度人民的關係趨向緊張。

所以在當時,英印部隊中的印度士兵的軍心已經動搖,他們都不願意殺害自己的同胞,當時有超過4.2萬人的印度士兵投到了鮑斯所領導的“印度國民軍”旗下,反過來幫助日本人打英國人。

1944年3月8日,印度國民軍的部隊與緬甸日軍一起發動了“英帕爾戰役”,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開印度的東大門,以便使得英印軍隊在英帕爾戰役中取勝。

隨後東南亞戰局發生變化,盟軍轉入反攻,印度的危機才宣告結束。但是它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在戰後才真正顯示出來。

以上便是英帕爾戰役發生的一個大致背景。我們之所以要說這個背景,實際上是為了我們下文對一個人的出場而做鋪墊。

此人是誰呢?

他便是英帕爾戰役緬甸日軍的領導者——牟田口廉也。

這個人的特點是,不重視客觀形勢,而只重視“必勝的信念”,具有主觀主義的傾向。這是日本著名作家‘池田信夫’對他的評價。

我們知道,1944年3月英帕爾戰役開始以後,隨著戰局的不斷變化,其戰況也變得越來越惡化起來,日軍補給十分困難。按道理來說,此時的日軍在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應該採取駐守防禦的方式。但是日軍卻討厭那種所謂的漸漸陷於不利局面的態勢,於是便想用“決戰”的方式一舉挽回其敗局。

這也就是所謂的“大膽作戰”傾向。

如果你仔細觀察二戰史你會發現,日軍所採用的這一戰術傾向,實際上在二戰末端就變得越來越明顯。

此外,當時的緬甸與印度之間相距1000多公里,在沒有任何後勤保障和補給的情況下,讓十萬人的部隊在行軍路線上自行補給。

其結果就是,在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士兵餓死了。但是當牟田口廉也還向時任首相兼參謀總長的東條英機請示時,東條英機還表示支持。並且一致認為“戰鬥不到最後一刻就不知道鹿死誰手”。

但是,所造成的的結果就是,26000人戰死,三萬多人餓死病死,兵力折損過半。而牟田口卻沒有被怪罪,反而一直苟延殘喘到了戰後。

英帕爾戰役起於1944年3月15日,同年7月10日,日軍大本營下令停止,這場戰役歷時四個月之久,以日軍傷亡6.5萬人,英印軍傷亡1.6萬人告終。

至於日軍失敗的原因,除了我們以上所說的,沒有充足的補給以外,實際上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則是,日軍內部組織決策的混亂性,以致於根本無法做出任何決策。

要知道,當時作為最高司令長官的日本天皇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權力的,而天皇下屬的參謀才是實際指揮作戰的組織機構。

它們之間的工作流程大概是這樣:參謀作為顧問只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情報來下達命令,且不用負任何責任。接著,參謀通過參謀本部再不負責任地把命令下達給各方面的軍隊,讓後軍隊再按命令實行……

不過雖說這樣的組織容易形成決策混亂,但如果這中間若出現個別獨裁式的領導人物的話,那麼他所形成的的“氣場”,就很容易影響整個組織機構,從而改變其方略。而我們上文所說的牟田口廉也正是這樣的人。

但是,不重視客觀形勢,反而重視“必勝信念”的精神滿足,這勢必就會給軍隊帶來重大創傷。

當然了,不考慮客觀形勢,而只是反覆強調“預期”,這其實也不是牟田口的專利,它同時也是舊日本軍的主觀主義傳統在作祟。

雖然士氣會變得很高漲,但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也是無法取得勝利的。要知道,當時的英軍可是日軍的兩倍,並且日軍還是翻山越嶺前來作戰的,英軍以逸待勞,自然能夠取勝。

綜上,便是日軍在“英帕爾戰役”中失敗的原因。我們簡單總結一下可歸納為5個小點:

  1. 日軍兵力不足;

  2. 日軍沒有補給保障;

  3. 英軍以逸待勞,而日軍則是長途跋涉;

  4. 日軍將領牟田口不重視客觀形勢,只是以“必勝信念”為主導。

  5. 日軍高層決策的混亂性;

資料參考:《安倍經濟學的妄想》、《英國通史》、《二戰全史》等;

方圓文史


在二戰期間,日本非常膨脹,先是在中國開戰;後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之後,40萬日軍南下,分別進攻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緬甸。然後又侵入英屬印度。不得不說,小日本實力還是有的,多個戰區同時開戰,這“瘋狂勁”連西歐的戰爭狂魔德國都要甘拜下風。但是,在進入英屬印度後,一戰就把日本打殘了,日本就此退出印度戰場,再也不敢繼續了。

日本人的軍隊在進攻的途中遭到了英國人的設計,英國人的作戰思路很簡單,你當初進攻緬甸的時候,均是補起,就已經是捉襟見肘了,此時此刻我就放開了讓你進來,讓你拉長你的不體現,我率領部隊突襲你的後方,將你後方的補給線徹底切斷,你這10萬的軍隊就有10萬張嘴,每天就要消耗10萬人的食物,我讓你活活餓死在這雨林裡面。

更加要命的是日本人認為英國人沒有任何實力反擊,所以對於自己的軍事補給線採取了一種放任的態勢,或者負責軍事補給線的就是印度的偽軍,英國人雖然不能正面擊潰日本人的精銳作戰部隊,但是卻可以對付印度偽軍,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人的敗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蒼天有眼,又是瘟疫又是大雨,10萬的日本軍隊活活餓死或者病死在了熱帶雨林裡

英帕爾戰役後,日寇再也沒有向印度發動進攻,在他們看來英軍武器先進,但是戰心不足。日軍是敗在叢林的大雨中,是敗在叢林的瘴氣中,十萬大軍出戰,僅三萬人活著回來,戰損率高達70%,這是日軍無法抹去的惡夢與傷痛。


八叔有話說


1944年3~7月日軍對印度的英帕爾地區發動進攻,此戰日軍派出強悍的第15軍出戰,總兵力高達9.2萬人。英軍派出第14集團軍的第4、第33軍迎戰,並有中國遠征軍協同作戰,該戰役被稱為英帕爾戰役。此戰前後經歷四個月,最終日軍慘敗並撤退,傷亡高達6.5萬人,之後日軍再沒有進攻過印度!

1943年蘇德庫爾斯克戰役與日美瓜島戰役結束後,法西斯軸心國喪失了戰場主動權,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希特勒要求日軍在印度發動一場攻勢,以打亂盟軍部署,獲得重新扭轉戰局機會。日寇為了分散南方美軍的進攻,減少太平洋戰場的壓力,切斷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緬甸的防禦態勢,制定了進攻印度的英帕爾作戰計劃!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與緬甸交界地區的一座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40英里,寬20英里的英帕爾平原。 自英軍兵敗緬甸撤退至此後,英國人就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迪馬布爾是當時盟軍的重要補濟站,一旦日寇攻下英帕爾,那麼就可以直接威脅迪馬布爾補濟基地。

1944年3月8日,日軍第15軍中將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的3個師團共約10萬人的兵力,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向盟軍發起主動進攻。日寇第5飛行師向該次戰役提供空中支援,3月中旬日軍對英印聯軍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英國斯利姆將軍指揮第14集團軍下轄的第4、第15、第33軍正面迎敵,美國通過戰略運輸機向英軍提供了兵員與武器裝備。

日寇千里叢林奔襲英軍,戰線長而補濟不足,特別是缺醫少藥;雨季到來後,日軍士兵有3萬多人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是傷寒蔓延得十分猖獗。強弩之末的日寇不得不敗退,英印聯軍則開始追擊敗逃之敵,此役日軍真正戰死者不多,得病而死者眾多。

英軍第33旅旅長劉易斯·皮尤回憶此戰時講道: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麼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日寇潰逃後,一路上因傷餓而死的士兵到處都是,日寇從來沒有這樣的慘敗。日軍為了不給緬甸人留下慘敗的印象,特意在江西岸短暫休整了一下。一些人看見日軍昂首挺胸的模樣,還以為他們打了勝仗。

英帕爾戰役後,日寇再也沒有向印度發動進攻,在他們看來英軍武器先進,但是戰心不足。日軍是敗在叢林的大雨中,是敗在叢林的瘴氣中,十萬大軍出戰,僅三萬人活著回來,戰損率高達70%,這是日軍無法抹去的惡夢與傷痛。


大秦鐵鷹劍士




“野心”是個好東西,它能促使人不斷往前,不斷進步。但是,野心大到超過自己的控制力時,災難就來了。

二戰期間的日本大和民族,就是一個“野心很大”的民族,說好聽一點,就是“軍國主義思想”很強烈。

在二戰期間,日本非常膨脹,先是在中國開戰;後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之後,40萬日軍南下,分別進攻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緬甸。然後又侵入英屬印度。

不得不說,小日本實力還是有的,多個戰區同時開戰,這“瘋狂勁”連西歐的戰爭狂魔德國都要甘拜下風。

但是,在進入英屬印度後,一戰就把日本打殘了,日本就此退出印度戰場,再也不敢繼續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

戰爭背景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後,開始了擴張之路。但是,原本準備三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軍隊失望了,光是“淞滬會戰”就打了三個月。

之後的中國軍團且戰且退,持續抗戰,在1938年的武漢會戰後,中日戰爭開始進入了持久戰,中國軍隊遠比日本預測的頑強。1939年,日本開始進行新的策略,準備“北上”,在諾門罕戰役中敗給蘇聯後,放棄了“北上”。

北上不成,日軍開始進行“南下”大計,為何要南下?一定要南下嗎?是的,日本必須南下,不南下只能退出中國。此時的日本,因為戰爭,被美英進行了經濟封鎖,石油等資源無法跟得上,這對戰爭很有影響。日本和美英談判,美英只有一個答案:從中國撤軍,恢復供給。

對日本來說,這太難了,日本都安置了很多日本人到了東北,而且對中國的戰爭雖然艱難,但還是在推進。

於是,日本倔強地開始“南下”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先是成功“偷襲珍珠港”,快速獲得了西太平洋控制權,然後派40萬大軍一路南下,先後攻擊泰國、菲律賓(美國殖民地)、馬來西亞(英國殖民地),香港(英國殖民地)、印度尼西亞(荷蘭殖民地)、緬甸(英國殖民地)。大半年內,日本就把東南亞打得七七八八,控制面積達到了好幾百萬平方公里,這也和美英等國結下很深的仇恨了。

其後一年,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軍隊在美國聯軍絕對的實力面前,節節敗退,傷亡慘重。

此時的日本騎虎難下,中國戰場無法快速取得勝利,處於膠著狀態;太平洋戰爭,又被美國聯軍痛揍。但,在泰國、緬甸的影響力還是很大。該何去何從?

同一時間,在歐洲戰場的德國,在蘇聯的反擊下,在美英等盟軍支持下,逐漸喪失了戰果,步步後退。

希特勒一看難兄難弟都不好過,於是建議日本出擊英屬印度,牽制美英聯軍,爭取扭轉戰機。

日本此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派中將牟田口廉也率領日本第十五軍,再配合以第五飛行師團,號稱十萬人,向印度開拔。

日本軍隊,在英帕爾戰役中被打殘



牟田口廉也是個很激進的人,他是盧溝橋事變中的重要日本人物,是他率先組織開戰,就如同所說“大東亞戰爭始於我在中國開的第一槍。”

接到任務後,牟田口廉也再次口出狂言“要快速拿下印度”。日本人總以為自己每場戰爭都能快速勝利,可常常被陷入戰爭泥潭。

由於日軍的供給線較長,日軍帶了大量的糧食等物資,而且趕了一群動物,馬牛羊豬都有。牟田口廉也中將“聰明地”將一些物資駝到了動物身上,這是個“高手”啊!糧食吃了,還可以吃肉。

但是肉沒吃幾天,戰爭開始後的“炮聲隆隆”,讓動物們四散奔逃,慌不擇路,早已不知去向。

英帕爾戰役,日本太過自負,而英印聯軍在蒙巴頓指揮下,有進有退。此時的英印聯軍實力較為強勁,彙集了曾經在緬甸的英軍和印度的英軍,還有印軍,還有中緬邊境的中國軍隊前來助陣,這支隊伍不好取勝。



曾經的日本飛行第五隊根本無法配合,因為制空權完全被英印聯軍掌握,不僅如此,還有美國戰機幫助運輸士兵和食物,時不時對日本的軍隊來幾發炮彈。

起初,日本是取得了一些勝利,後來越來越難。

在進行了幾個月的對戰後,日軍慘敗,傷亡達到了65%,足足有六萬多人。這些死去的人有些死在了盟軍的槍炮下,有很多死於瘧疾、痢疾等疾病,也有一些餓死在戰爭過程中。

1944年7月2日,日本終於放棄了繼續戰爭,就此退出了戰場。快到緬甸基地時,還好好進行了調整,讓緬甸軍民以為打了勝仗呢。

日本將領牟田口廉也的結局





日本面對如此殘酷的結果,再也不敢攻擊英屬印度了。回到緬甸後,中美聯軍繼續攻擊,日本軍隊的日子越來越難了。

牟田口廉也因為戰爭失敗被撤職,日本投降後,被美國佔領當局逮捕送到了監獄裡,後來因戰爭罪被引渡到了新加坡監獄裡。

1948年三月被假釋,1966年8月死於東京,死前寫了“謝罪書”,後悔不已。

其實,仔細看來,對於試探性的進攻英屬印度,日本軍方抱的希望本來就不是很大,只是礙於德國希特勒的提議,做的試探性侵略罷了,否則不會僅僅讓十五軍一個軍來執行如此大的任務。



侵略者,不會讓人同情,只會遭人記恨。像日本這樣的瘋狂侵略者,對己殘忍,對對手更殘忍,這樣的侵入者人神共憤,它們要勝利,真是天理難容。

1945年8月6日,8月9日的兩顆原子彈,徹底將日本人炸醒了,作惡多端,最終會在劫難逃,這是一個教訓,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


藍風破曉


日軍自恃強大,受命進攻印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段時間,希特勒要求他的盟友國日本去進攻印度,,因為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這樣就會促使英國抽調兵力去對付日本,減輕英軍對德國的壓力。


1944年,日軍作手攻打印度,並且準備以攻取英帕爾地區為目標,截斷盟軍補給基地,切斷中印公路,維持日軍在緬甸的防禦勢頭。

日軍部隊流行瘟病,受英軍襲擊大敗。

可是當日軍開始進攻時,發現對手英軍的戰鬥力及武器裝備都很精良,雙方一直僵持不下,日軍見自己的後勤補給不上,只得撤退。

但是英軍預先在欽敦江布守了兵力,再加上當時正值陰雨時節,日軍部隊裡瘟疫爆發,在英軍的炮擊下,日軍傷亡慘重,橫屍遍野,餘部撤回了緬甸。這就是著名的英帕爾戰役,日軍共死傷65000人,英軍傷亡40000多。日軍自此再也沒有進攻過印度了。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佈投降!

期待關注!歡迎評論。


史裡淘聲


1943年5月,北非戰場上殘餘的25萬德意軍隊在突尼斯戰役中全部投降;1943年9月,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利,徹底喪失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這個時候,希特勒要求日本人從緬甸向印度發動進攻,完全是給盟友挖大坑的思想。



(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

道理很簡單:如果北非戰場還存在的話,或許進攻印度能給隆美爾減輕一點壓力,既然已是“北非無戰事”,對印度的攻擊調不動蘇聯紅軍的一兵一卒來援,在軍事上有什麼意義?

所以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整體格局中讀懂“英帕爾戰役”,這次被日軍方面被命名為“烏號作戰”的進攻戰役,完全是日本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發動的,所謂被“希特勒點名”的論調更多隻是個噱頭。因為蘇德戰場與南亞戰場根本不搭界,就算日本人真的全部佔領印度,斯大林也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悶頭繼續揍德國人,著急上火的只是英國和美國人。



(英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

真正影響到的,反而是我們的中國遠征軍,1942年杜聿明的10萬大軍首次踏出國門為什麼先勝後敗?因為隆美爾的裝甲部隊當時正在北非勢如破竹,英國人必須集中在中遠東的大部分力量保衛埃及,所有的作戰飛機都調走了,所以只能放棄緬甸退守印度。

在緬甸的英軍部隊,嘴上敷衍國民政府要搞什麼“聯合作戰”,腳下抹油一溜煙撤往印度,把中國軍隊當成了幫他們阻擊日軍的犧牲品,野人山的累累白骨,英國人也是幫兇,這絕對是個豬一樣的隊友。

(史迪威和駐印軍兩位軍長)

但是時間進入1944年以後,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德意勢力被徹底逐出北非,德軍失去了與日軍會師共同攻擊高加索的可能,而印度又是英國人在亞洲的根本利益所在,必然會傾全力周旋,所以日本人的“烏號作戰”從一開始就缺乏勝利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史迪威率領的“駐印軍”(新一軍)正在緬北進行反攻,這個時候,日本人卻調集在緬甸三分之一的主力去打印度,抽的什麼瘋呢?

無它,日本人所謂配合盟友作戰的腔調都是鬼話,德國和日本這倆法西斯同夥,在二戰中從來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德國進攻蘇聯沒告訴日本,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沒跟希特勒打招呼,大家彼此彼此。日軍以第15軍85000人(不到10萬)進攻東印度地區的“烏號作戰”,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即試圖逼迫美軍動用太平洋戰場上的陸空力量增援英國人,減輕“南方軍”不斷戰敗的壓力。

(日軍渡過欽敦江)


因為日本的“聯合艦隊”在1944年初已經完蛋了,沒有海軍的配合,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力反攻甚至是堅守,而能夠發揮“陸軍優勢”的也就是中國戰場和南亞次大陸戰場了,所以1944年他們幾乎同時發動了“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和“烏號作戰”(印度英帕爾戰役),進攻國軍進攻英軍,讓美軍分分心,僅此而已,對納粹德國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日寇緬甸方面軍擁有10個師團約30萬兵力,在作戰序列上隸屬於總軍級別的“南方軍”指揮,日軍大本營於1944年1月7日下達“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正式批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由號稱“小東條”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的第15軍負責實施,下轄第15、第31和第33共三個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雙方兵力半斤八兩。

(蒙巴頓與何應欽)

1944年3月8日,曾經挑起盧溝橋事變的牟田口廉也率領大軍趕著幾千頭牛羊渡過欽敦江開始進攻,英國人大為恐慌,從北非緊急調回三個裝甲師再輔以10個英印混合旅嚴陣以待,僅就英軍集結的兵力和坦克(400多輛)的數量來說,日本人就沒戲。英國人仍然感覺不託底,要求重慶政府給反攻緬北的駐印軍增加兵力以牽制日軍,於是三個師的國軍空運而來,催生了新一軍和新六軍的分拆。

這還不算,美英又同時給重慶施加壓力,要求駐在雲南的中國遠征軍衛立煌所部立即開始反攻滇西,進一步分散緬甸日軍的兵力,本來不太情願的重慶方面只得同意,於是20萬中國遠征軍開始強渡怒江。正是在兩支中國軍隊的苦戰下,日寇緬甸方面軍已經無力再給第15軍增加援兵,牟田口廉也的部隊形成了孤軍,一支沒有任何輜重補給的孤軍。



(蒙巴頓與孫立人)

於是英軍可以不太吃力地就擋住了日軍攻勢,隨著增援部隊的不斷到達,以及美國第10航空隊的絕對空中優勢,日軍逐漸不支。到1944年6月印度的雨季到來,缺糧少彈的日軍終於崩潰,在渡江回撤的過程中因病餓損失近5萬人,而實際上在之前的作戰中傷亡才1萬餘人(英軍傷亡16000人),牟田口廉也的第15軍幾乎不復存在。

1944年7月3日,日軍大本營下令放棄烏號作戰,其實就算沒有命令前線日軍也沒法打了,而自英帕爾戰役之後,緬甸日軍已再無組織進攻之力量,它面對著美英軍、中美聯軍(駐印軍)、中國遠征軍的三路大反攻,已經處於自身難保的境地,當然不可能對印度構成什麼威脅。日本人要做的就是一邊抵抗一邊跑路,退向緬甸南部和泰國,一年多後,在這些地區繳械投降。

(中英指揮高層)

代價是什麼?面對中國戰場豫湘桂戰場的大潰敗,重慶政府手中卻沒有精銳預備隊用於反擊,因為衛立煌的20萬中國遠征軍大部是美械部隊,史迪威的新一軍和新六軍更是王牌,他們都在滇緬地區為了幫助英國人而浴血奮戰,而在河南、湖南和廣西等許多地區,中國人民遭受了抗日戰爭期間最後一次大的苦難。

在戰爭大格局下看具體的戰役,你就會發現,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具有多麼偉大的歷史意義,而當年霸佔印度和緬甸的英國人,卻是實實在在的“豬隊友”,太平洋戰場爆發前,他們甚至在日本的壓力下一度關閉了滇緬公路,我們不能忘,更不應該忘。

(牟田口在七七事變時是聯隊長)


度度狼gg


希特勒點名讓日本攻打印度?這是梁靜茹給題主的勇氣來提問的麼?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雖是盟友,但希特勒並不是盟主。在日本人心中,日本天皇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哪裡輪得到希特勒發號施令。

整個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就沒有進行過軍事上的協同配合。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是基於本國的戰略需要展開的。日軍攻打印度,完全是自己要打的,也完全是為自己打的。這一仗就是1944年3月至7月的英帕爾戰役,日軍制定的行動代號為“烏”。

一、日本為何要發起英帕爾戰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橫掃東南亞,將英國陸軍趕到了印度,將英國海軍遠東艦隊趕到了非洲。

日本實際上是三線作戰,在東亞大陸上和中國作戰,在東面以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島嶼為支撐點和美國作戰,在西面則是以緬甸、安達曼群島和蘇門答臘為支撐和英軍抗衡。

1942年上半年,英軍在緬甸失利,還連累了中國(滇緬公路被切斷,加劇了中國抗戰的困難)。從緬甸敗退的英軍聚集在印度東北部的英帕爾盆地,準備反攻緬甸。

從1943年1月的卡薩布蘭卡會議開始,盟軍最高統帥部反覆討論反攻緬甸的問題,8月成立了東南亞戰區司令部。

1943年11月,東南亞戰區司令部制定了反攻緬甸的計劃,打算在安達曼群島實施大規模兩棲登陸,從海上封鎖緬甸。同時,中國遠征軍、駐印軍分別從印度北部和滇西進攻緬甸北部。英軍從南部和中部發起進攻。

不過在11月底的德黑蘭會議上,盟軍決定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美國的原則是先歐後亞,所以反攻緬甸的作戰被推遲了。

但準備工作依然在進行,盟軍不斷的修機場道路,囤積物資,集結軍隊,英帕爾盆地被建成了一個大型補給基地,對緬甸的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為了保住緬甸,日軍一直在加強軍力,到1944年3月,駐緬甸日軍已經達到32萬人。但日軍依然覺得兵力不足,畢竟要同時面對北方的中國和西面的英印軍隊。

於是,日軍制定了代號為“烏”的作戰計劃,決定先發制人,集中了10多萬兵力,打算先佔領英帕爾這個基地,殲滅英軍第14集團軍,然後揮軍北上,各個擊破其他各路盟軍。

二、英帕爾戰役

1944年3月8日,日軍第33師團向英帕爾盆地南部發起進攻,企圖將英軍主力吸引到南面。3月15日,日軍第15師團和第31師團以及印度國民軍一個師渡過欽敦江,向西直指英帕爾及其北面的科希馬。

日軍初期進展順利,英軍第四軍第17師在英帕爾以南被包圍,戰至3月26日才突出重圍。4月6日,北路的日軍31師團攻佔了科希馬。隨後日軍南北對進,4月18日,日軍已經打到離英帕爾只有3英里的地方,將英軍第四軍的三個師團團包圍。

然而之後日軍再也沒能前進一步,英軍依靠堅固的防禦陣地,強大的火力和充足的補給頑強抵抗。依賴於良好的交通條件,英軍從後方調集了大量援軍,英帕爾守軍最初的三個師增加到後來的八個師,其中有兩個師是空運過來的。

英帕爾守軍還得到了大規模空中補給,平均每天可以得到500噸的物資補給。此外,英美空軍還對日軍目標以及後方補給線進行了空中打擊。

相比之下,日軍的狀況就很慘了。日軍非常狂妄,計劃在4月底就結束戰事,因此出發時只帶了三個周的口糧。戰場距離後方又非常遠,補給非常困難。缺乏制空權,導致後方補給線遭到打擊。

6月初的英帕爾進入了雨季,日軍的補給幾乎完全斷了。在這種情況下,日軍指揮官牟田口廉也依然在叫囂進攻,但實際上他所指揮的三個師團已經消耗殆盡。31師團兩個半月都沒有得到任何補充,師團長戰場抗命,擅自撤離。

然而牟田口廉也無視現實,依然下令進攻。到了7月3日,日軍南方軍總司令官感到不對,下令停止作戰。緬甸方面軍司令才不得不下令撤退。

此時英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很快轉入反攻,日軍全線崩潰。

三、日軍在英帕爾戰役中被打殘了

緬甸日軍主力在英帕爾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戰前,緬甸日軍共有31.6萬人,為日軍在東南亞戰場最大的重兵集團。其中駐紮在北緬的為5.2萬人,駐紮在南緬的5.3萬人,緬甸方面軍直轄5.5萬人。參加英帕爾作戰的15軍共有15.6萬人,還得到了南方軍大量裝備和物資。

但這一仗下來,日軍參戰的三個主力師團最後只剩下一萬多人,戰損率達到了七成,遠遠超過了瓜島戰役的戰損率。

跟隨作戰的印度國民軍第一師也損失了一萬多人,印度獨立之夢煙消雲散了。

物資方面,日軍參戰的217門火炮只剩下46門,2900輛汽車只剩下850輛。

損失如此巨大,緬甸日軍元氣大傷。事後,日本大本營追究慘敗責任,緬甸方面軍和15軍司令以及參謀長被解除職務,三個師團的師團長也被撤換。

日本方面哀嘆:“緬甸戰局以悲劇性的英帕爾戰役為轉折,走向全面崩潰的命運。”

從此,日軍失去了緬甸戰場的主動權,盟軍開始了在緬甸的反攻。1945年初,英軍就攻入緬甸中部,5月初收復了整個緬甸。


迷蝶夢文史社


二戰後期,希特勒由瘋狂揍人變得漸漸不抗揍了。就要求日軍南下西進拿下法國印支,英屬印度。日軍攻勢凌厲,秒了法國秒英國,還俘獲了一支約2.5萬的印度軍。英屬英印軍怕了,服了,以至於都患上恐日症了。面對如此的戰果,日軍很興奮,有一些將士竟然幻想著要在歐洲與希特勒會師。幻想最大最高級別的人就是成吉思汗的鐵粉——牟田口廉也中將。

牟田口廉也中將,是每名國人都要記住的人。

他親口承認是他打響了七七事變的第一槍,他之所以如此瘋狂,就是為了升官就是為了他的“成吉思汗夢”。此時,已是15軍司令的他為了所謂的夢想,強烈要求攻打英屬印度的印度部分。然而他們的同僚甚至上司認為,西進的話,如何解決補給的問題?他向上司和同僚透露,他有大招,還是他的偶像成吉思汗曾經亮過的大招。於是,他們北部做好防範孫立人進攻的準備後,分兵十萬準備拿下因帕爾、科希馬、烏克魯爾,並趕著9月29日天長節(天皇生日)拿下重鎮英帕爾(因帕爾),以便將此做為天皇的生日禮物。

英帕爾為英屬印度東部重鎮,是今天印度曼尼普爾邦的首府所在地,乃是一盆地,如果失去該地,英屬印度就離日屬印度不遠了。英印指揮官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自然是嚴陣以待。準備迎接這場由日本發起的英帕爾戰役,又稱英帕爾-科希馬戰役。

日軍10萬大軍,具體部署如下:

第一、2.5萬印度偽軍帶路、翻譯、幹雜活等,其中有緬甸自治軍一個師,印度國民軍一個旅。

第二、柳田第33師團、山內正文第15師團南北夾擊英帕爾,其中33師團主攻,15師團從北部穿插策應,另外15師團的直轄部隊協統33師團主攻。

第三、佐藤幸德第31師團的任務就是拿下烏科魯爾、科希馬兩地,然後在因帕爾會師西進。

牟田口廉也高傲地站在欽敦江畔,狂妄地宣稱:“陸軍強到了天下無敵,插在英帕爾的太陽旗,將宣告拿下印度不遠了。日不落大英帝國都落了,你還想當日不落大日帝國嗎?馬上就讓你敗得哭爹喊娘,沒臉活了,戰後他立即自殺了。而哭爹喊孃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所津津樂道的成吉思汗的大招。

成吉思汗的大招讓他夢想的神話變成了笑話。

打仗最重要的是補給,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也,而成吉思汗的騎兵打仗的確有大招。一、保證了速戰速決。二、可以託運糧草。三、缺乏糧草時,可以殺掉沒有使用價值的馬。作為成吉思汗的鐵粉,他決定用成吉思汗的方法來解決運輸和糧草補給問題。他捕捉了大量的馬、牛、羊、豬甚至還有猴子,給它們加了重擔,託運輜重糧草。連“八戒”和“大聖”都參與拖運工作了。牟田口廉也,你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事實上,還真是。

到了戰場後,轟隆隆的炮火,讓這一群畜生拖著物質,四下逃竄。不僅讓他喪失了一定的補給輜重,而且動物的逃竄也影響將士們的打仗,最關鍵的就是再也沒肉吃了。而這成了最致命的問題。雖然早期還有飛機,進行運輸補給,但後來他們喪失了制空權。

英屬印度指揮官斯利姆的應對

司令斯利姆對補給產生危機的日軍做了兩方面措施:

第一、誘敵深入。你不是想速戰速決嗎?我讓你速戰速決,你追我啊!

第二、破壞脆弱的補給線。一方面英印軍向後退,另一方面英印軍繞其後路,將戰鬥力是渣的印度偽軍,幹掉的幹掉,勸降的勸降,都是老鄉嘛!日屬印軍與英屬印軍之間的戰爭,無疑是最尷尬的。日軍戰前告訴他們,要帶著他們從英國的鐵蹄之下解放出來。英軍告訴英屬印軍,一定要打退侵略者。其實福垊認為,英屬印軍和日屬印軍之間的交戰,不過是六個字:打醬油,交朋友!說好的自己人不打自己的人嘛!

禍不單行的日軍,遭遇大敗亡

第一、飢餓。“武士道”精神在飢餓面前逐漸不給力了,牟田口廉也堅決命令不準撤退。他大怒說:沒有飯,為什麼不吃草?他的下屬非常生氣:你成吉思汗的大招,就是把我們當成馬了嗎?這話說的跟晉惠帝為啥不喝肉湯一樣。所不同的是晉惠帝是無知,而牟田口廉也則是無恥。

第二、暴雨。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他們行軍在泥濘的道路上,穿越在叢林之中,又累又餓,不斷地向大本營逃亡。好不容易,跑到欽敦江,卻發現江水暴漲,擺渡困難。

第三、追兵。英印士兵不僅物質充足而且士兵也得到很大補充,美國還派軍隊援助。對日軍地上追趕,天上轟炸,真是苦逼透了。

第三、瘟疫。叢林之中有蟲子,加上飢餓、寒冷、傷口感染、逃亡時的絕望和驚慌,導致日軍大量生病甚至大量死亡。

日軍元氣大傷,最終還失去了緬甸。

10萬軍隊,傷亡、失蹤了5.5萬人,其中戰死的有3.2萬人。應該說日軍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在牟田口廉也“損招”下,日軍還造成了英印軍隊2.4萬的死亡。此戰,結束後牟田口廉也,羞愧難當,撤職自殺,不過連死也沒死成,被救活了。而英印軍隊,這一場勝利徹底打破了恐日症。沒等著日本再次來打,就打緬甸了,最後日本連緬甸也丟失了。而七七事變的罪魁禍首牟田口廉也,在日本投降後,也成為了戰犯。1948年被假釋,隨後還開了個飯店,飯店名叫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都能氣哭。1966年8月2日,病逝,去世前還念念不忘對這場戰役進行辯解,推脫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