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张居正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为什么还义无反顾?

他当首辅之初,明朝积弱积贫,国库连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他当政十年,明朝一改颓势,国富民强。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认为,在明朝276年的历史长廊中,名臣辈出,但能称为政治家的只有张居正一位。

张居正当首辅十年,凭借着铁腕手段和坚韧的意志,接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挽救明朝于危亡之际,有人说,因为张居正,明朝至少延长了50年。

这样一位人物,死后不久却被万历皇帝抄家,赐给他的谥号全部撤消。

其实,张居正对他的结局早有预料,但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荣辱,长篇小说《张居正》用写实的手法,详细写了张居正当首辅十年的经历,也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张居正。

《张居正》是熊召正创作的长篇巨制,一共分为四卷,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居正死后的悲剧,看似是万历皇帝卸磨杀驴,违背人情,其实是早有预兆,张居 正对自己的结局也早有预料,但个人命运和国家大义相比,他选择了大义。


《张居正》:张居正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为什么还义无反顾?

一、执意改革,他得罪了所有能得罪的人

张居正当上首辅之位,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皇上十岁登基,死去的隆庆皇帝留下一个贫弱的朝廷,新皇帝登基,但朝廷却拿不出二十万两银子给太后贺喜,国库空空,连朝廷日常运行都困难。

张居正没有办法,只得相出了给朝廷官员用实物抵俸禄,却导致了一个清贫的官员上吊自杀,这更坚定了张居正改革的决心。

但改革谈何容易,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因为既得利益者不可能甘心让自己的利益失去。

为改革腐败的吏治,他进行京察,从而撤换了一大批不称职的官员,但也得罪了一大批官员;

为增加朝廷的税收,他丈量田地,推行一条鞭法,让世袭的贵族交税,得罪了天下的士绅贵族,这包括皇亲国戚,还有太后的父亲和弟弟,皇帝的外公和舅舅;

为加强中央集权,避免私人书院大量传播与朝廷不睦的言论,他查封了全国的私塾,从而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除了百姓,他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在他生前,这些人敢怒不敢言,但等他一死,这些人必然会跳出来,皇帝能听到的声音都来自他们。

《张居正》:张居正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为什么还义无反顾?

二、执意掌权,他得罪了权力最大的人

朱元璋开创明朝,为了避免丞相权力太大,架空皇帝,他取消了丞相,创立了内阁,从而让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但万历皇帝登基时只有十岁,还是个孩子,他的母亲李太后对张居正极为信任,张居正一方面是皇帝的臣子,更是皇帝的老师,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在他的管束之中。

皇帝小的时候,这种管束起了重要的作用,皇帝勤勉读书,认真处理政务,表现出一位优秀皇帝的特征。

但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这种掌控渐渐变了味道,皇帝有了独立意识,但朝政还是牢牢掌握在张居正手中,皇帝也不得不依仗他,对他言听计从,但从内心里,年轻的皇帝更想摆脱他,成为真正说一不二的人物。

张居正如果早一点把权力还给皇帝,也许皇帝对他的怨恨不会那么大。但如果没有了手中的权力,他的改革又很难推行下去。

《张居正》:张居正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为什么还义无反顾?

三、执意留朝,破坏了祖宗规矩,被人诟病

明朝有个祖制,如果某位官员的父母去世,这个官员无论官做到多大,都要脱下官服,回家给死去的父母守孝三年。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回家,皇帝可以“夺情”,即皇帝下令不准这位臣子回家,继续在朝廷为官,这种情况少之又少,而张居正就是这个特例。

一方面是皇帝和太后需要他的辅佐,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自己也不愿意,因为他的改革正在推进中,如果回家三年,可能会前功尽弃。

但他的做法却得不到当时大多数人的理解,甚至他的一些朋友对他的做法也不理解,大家觉得他是贪恋权力,不舍得放手。

在外人的眼里,张居正有铁腕手段,又很无情,无论是对他的家人,还是对外人,都铁面无私,这样的人是不讨喜的。

张居正也知道他的改革和做法会得罪大批的人,但他却执意去做,他在自己的著述中早已阐明自己的心迹,一心为公,即使粉身碎骨。

张居正做到了,他凭着一己之力,让那个腐败的朝廷风气大变,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让万历安坐了几十年的皇帝。

他所有的结果都算到了,只是没有算到自己死后万历皇帝完全变了另一个人。

他有能力,有魄力,有自信,有手段,只是活得时间太短,没有帮助万历顺利度过青春期,那个曾经励精图治的皇帝,反叛的太过,终究葬送了张居正创下的万历中兴的大好河山。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但瑕不掩瑜,万历皇帝的过错不能怪罪到张居正的身上,他为延续明朝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一代名臣无可厚非。

如果张居正多活十年,也许明朝的历史会被改写,万历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可惜,一切都是假设,历史没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