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念好“三字經”,做強“綠產業”

  和溪鎮坂場村位於和溪鎮東北部,轄8個村民小組,446戶,1524人,其中黨員60人,是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近年來,坂場村充分發揮地理、氣候資源優勢,以打造“花葯溪”特色小鎮為契機,以強化支部建設為抓手,通過念好“引”、“幫”、“聯”三字發展理念,輻射帶動全鎮14個村花卉苗木產業振興發展。

一、念好“引”字經,設崗定責提效力

1、支部引領夯基礎,強化教育做表率。坂場村黨支部把政治引領擺在黨管農村工作首要位置,通過把會議定在現場、黨課講在田間、學習設在基地等方式,不斷創新黨員教育模式,提升鄉村黨員幹部引領鄉村振興的能力水平,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各項任務。以黨建引領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2、制度引導強服務,落實幫扶助脫貧。坂場村黨支部建立《黨員示範掛鉤幫扶制度》,設立13個示範崗,每個示範崗配備1名黨員,掛鉤幫扶15-20戶的種植戶,並至少掛鉤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要求示範崗黨員主動到掛鉤戶家中、田中開展“一月一服務”,在種植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服務,增強農村經濟活力,促進花卉苗木產業興旺發展。

3、謀劃引路促交流,合作共贏創品牌。坂場村充分發揮“花葯溪”特色小鎮核心村的地理優勢,由鎮黨委牽頭,依託花卉苗木營銷展示中心和13個營銷店面,建立13個村級黨組織駐點站,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開展技術指導、信息傳遞、物資供應、市場營銷等合作交流,倡導銷售抱團、科學發展,打響和溪花卉苗木產業區域性品牌。

二、念好“幫”字經,求真務實增活力

1、盤活土地幫解難,融資共建促發展。一方面,坂場村黨支部通過簽約土地租賃流轉協議,解決村民受土地資源限制無法擴大種植規模的問題,同時由黨員帶頭,鼓勵村民在廣東、浙江、海南等外省建立種植和銷售基地,目前,在外地流轉土地超6000畝。另一方面,黨支部與農信社開展黨建共建,通過建立金融助理駐村工作室,積極幫助種植戶申請產業資金。幾年來共解決80多戶900多萬元的產業發展資金問題,其中幫助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小額信貸20多萬元。

2、常態指導幫生產,定期授課強本領。一方面,示範崗黨員通過開展“每月一服務”活動,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並定期帶領掛鉤種植戶到外地參觀學習,讓他們瞭解最新產品和最新技術。另一方面,坂場村黨支部還與閩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作,成立博士工作站,通過定期邀請專家到現場講課、田間指導等方式,整體提升種植理論和實踐水平。

3、拓寬渠道幫推廣,科學購銷增收入。黨支部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式推廣的方式,提升地區品牌知名度,產品銷量逐年遞增。示範崗黨員通過坂場村漳和花卉苗木合作社統一採購或主動聯繫客商上門採購的方式,幫助掛鉤戶銷售花卉苗木,實現量價齊升,確保收入穩步增長。

三、念好“聯”字經,支部共建促合力

1、定期研討聯信息,動態調整穩結構。由鎮黨委牽頭,定期在坂場村召開村級黨組織聯席會,共同研究花卉苗木產業市場行情,相互學習共享產銷信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各村黨組駐點站人員及時指導本村種植戶調整種植品種,穩定種植結構,促進全鎮產業良性發展。

2、定向學習聯技術,流動培訓穩發展。各村黨組織通過駐點站,常態化組織本村種植戶到坂場村花卉苗木基地參觀學習,瞭解掌握最新產品、最新技術。坂場村黨支部不定期組織專家、種植能手、種植大戶到其他各村巡迴講座,同步提升全鎮各村花卉苗木種植技術水平。

3、定準產業聯成果,規模產值全攀升。在坂場村黨支部的帶動下,和溪各村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積極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推動全鎮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種植戶的收入持續增長。目前,和溪鎮種植花卉苗木面積超2.6萬畝,年銷售額超10億元,並帶動6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譜寫了和溪鎮鄉村振興新的篇章。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