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刘邦、没项羽,秦国子婴能将秦国变成汉朝那样吗?

天启7900


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秦朝走向覆灭的必然结局,这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绝非子婴所能解决的问题,即使没有刘邦项羽,也会蹦出来王邦张羽,是历史选择了刘邦项羽,老板项羽也积极融入了历史并创造了历史。下面一起分析一下当时的社会现状。

1..秦始皇嬴政,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但是到了晚年,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

2秦朝建立后,于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先后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推行“焚书令”,规定“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把秦朝之外的学说视为为异端,一把火烧了。又坑杀了一大批不与他们同流的儒生,在当时知识分子的心中栽下了造反的种子。当时受到秦朝的高压政策,知识分子不敢反抗,但是心中的怒火会越烧越旺,一旦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3..修建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发动全国的人口兴修,劳民伤财 ,导致人民死伤惨重,全国人民都在怨声载道,都感到始皇帝是暴君,但在秦朝强大的武力压迫下,敢怒不敢言。

4..执法严峻,即使是很小的罪过,动辄就是脸上烙印或者死罪。当然,花钱可以免罪,项梁就是犯了死罪花了钱就逃脱了。

综合以上几点,结论是天下苦秦久矣。当时是始皇帝活着时还镇的住场子,但整个秦朝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一个极微小的火花就能燃起滔天巨火。

5..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嬴政在河北驾崩,赵高为了自身的利益,胁迫李斯改了遗诏,立胡亥为接班人,杀害了扶苏。赵高把持朝政,诱导胡亥饮酒作乐。指鹿为马,消除异己,赵高成了秦朝的事实掌权者,也是秦朝内部最有力的掘墓人。秦二世元年( 公园元前209 )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 ,陈胜 、吴广为屯长 。他们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6..全国的起义风起云涌,涌现出项梁、项羽、刘邦这样的牛人,秦朝迅速土崩瓦解,在这种状态下别说子婴,就是始皇帝嬴政活过来恐怕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改变的。






奔跑的红尘光


如果没有刘邦和项羽的话,子婴能不能当上秦王都两说,更何况中兴秦朝。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先把秦末时期的时间线理一下,就能明白这个问题了。

首先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驾崩与南巡的路上,赵高联合李斯假造始皇帝诏书扶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登基以后实施高压的残暴政策,再加上赵构对上欺瞒,对下构陷群臣,使得秦朝内外都处于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而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无疑引爆这个高压帝国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这也引发了天下群雄纷纷现身入场,刘邦项羽也就这个时候登上角逐天下的历史舞台。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公开反秦,于此同时躲在芒砀山里的刘邦联合沛县的老伙伴把县令给宰了,也拉起一支三千人的队伍。而位于会稽郡的项梁项羽叔侄也将会稽郡守给杀了,一同响应反秦号角。

天下各地烽烟四起,但是胡亥仍处于赵高营造的舒适圈中,对于各路起义军的认识仅仅是一伙盗贼而已。全然没想到项羽的步伐如此之快,在各路起义军被章邯带领的秦军逐步蚕食之时,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公元前207年,以区区五万之众战胜章邯带领的二十万秦军。

硬生生的将秦国最后的有生力量消灭,面对这样的情景,诸侯惊惧无不双膝跪地迎接。更打破了赵高最后一层遮羞布,因为再怎么瞒报,都无法阻止诸侯大军进入关中腹地,担心谎言被戳破的那日,就是自己被胡亥埋葬的那天。

于是赵高联合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与弟弟赵成一同冲入胡亥的宫殿,逼迫胡亥自杀,并另立子婴为君,直到这个时候子婴才成为秦国的国君。

凡事有因必有果,胡亥与赵高的胡作非为才导致了天下大乱,刘邦项羽的反秦自立,但如果没有项羽逆天般的操作,秦军何以亡的如此之快,刘邦又如何顺利进入咸阳城接受子婴的投降呢。

如果把这两个人去掉,只怕胡亥的幸福生活与赵高的权势生涯还会延长一点吧,说不定这两人第二天就把子婴给干掉了呢,胡亥又不是没有诛杀手足的前科。因此更不用谈子婴去中兴秦朝了,没有影的事。


子曰历史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秦国其实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而秦国翻盘的关键就在巨鹿之战,可惜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最终以秦国的战败而结束,而这场关键之战的关键人物,就是项羽。如果没有项羽,我认为就算章邯不能力挽狂澜,秦国至少也能退守函谷关以西。

巨鹿之战前,章邯几乎横扫天下叛军

或许由于项羽的光芒太过耀眼,章邯的事迹并不为人所熟知。实际上,在秦国大厦将倾之际,章邯是完全有可能力挽狂澜的,如果不是遇到了项羽,如果不是朝中突然发生了变故(李斯被杀),章邯完全有可能横扫天下。

秦二世胡亥

在天下大乱之际,章邯完全就是临危受命,当时陈胜吴广的大军已经杀入关中,到达了距离咸阳不远的戏水。秦二世这才在章邯的建议下,对骊山刑徒进行改编,章邯便率领着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开始了平叛之路。

章邯先是击败了周文统率的数十万大军,先后追击至曹阳、渑池,周文最终兵败自杀。此后又击败田臧,攻陷荥阳,击杀守将李规等。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迫使陈胜退走城父,击杀张贺后章邯围困城父,陈胜终被车夫庄贾所杀。章邯随后又攻破驻守陈县的吕臣。

章邯平叛示意图

击溃陈胜之后,章邯又包围了魏王魏咎,并击败了楚将项它、齐将田巴率领的援军,杀死了魏相周市和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被迫自杀。接着,章邯又围困了田荣,直到项梁率军前来,才在东阿、濮阳接连击败章邯。

然而,随后秦二世便发动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重新稳住阵脚,刘邦、项羽绕道转攻定陶,章邯随后偷袭向定陶进军的项梁,项梁战败被杀,刘邦、项羽则退军至彭城,并请楚怀王迁都彭城,同时吕臣率军向彭城靠拢,防止秦军追击。

项梁死后,章邯认为楚地叛乱不足魏缓,这才渡过黄河向北进军,于邯郸附近大败赵军,赵王赵歇、大将陈馀、丞相张耳逃往巨鹿城。章邯则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巨鹿之战爆发。

定陶之战丨红秦军、紫彭越、黄项羽刘邦

综上所述,巨鹿之战前,对于各路叛军来说,章邯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然而在巨鹿之战,项羽先是击败迫降了王离,章邯在侧翼暴露的情况下不得不收缩兵力,即使如此项羽也是久战不下,章邯的投降更多源于国内的变故,李斯被杀之后赵高大权独揽,章邯已是无路可退。

如果没有项羽、刘邦,秦国的命运将会完全改写

如果没有项羽,那么巨鹿之战显然将会是另外一派景象,而秦国的命运也将是另外一番光景。就算章邯无法力挽狂澜,我想守住函谷关以西,还是没有问题的。理由如下:

项羽影视形象

1、秦国将会避免迅速灭亡。秦国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国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在了巨鹿战场,从而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如果没有了项羽,巨鹿之战的结局将会完全不同,因各路诸侯援军全部处在观望状态,赵王赵歇、陈馀、张耳等人凭借少量的兵力和并不坚固的巨鹿城,很难抵挡章邯和王离的大军,巨鹿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虽然当时刘邦已经向西进军,但攻入关中却已经是公元前207年的事情了,而巨鹿之战则爆发于公元前208年后九月。如果没有项羽,那么章邯和王离完全有能力在击溃赵军之后,再回援关中,不论是否能够击败刘邦,至少可以守住函谷关,避免秦国的灭亡。

函谷关位置

2、山东六国很难攻破函谷关。一旦章邯和王离率领的三十万秦军重新返回关中,死守函谷关,山东六国想要进入关中并不容易。就算章邯再也无力平定天下,可凭借他的才能,再加上三十万秦军,将六国叛军拦在函谷关以东还是做得到的。至于内政方面,情况显然不会比胡亥在位时更差了,凭借秦国的制度,只要不再出现昏君与奸相并存的情况,秦国自保还是做得到的。

3、山东诸侯未必会全力灭秦。随着胡亥、赵高的先后死去,子婴继承国君之位,此时的秦国已经去帝号、重新称王,等于不再是天下共主,整个天下已经重新回到了与诸侯们平起平坐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天下诸侯是否还会联合起来继续灭亡秦国呢?我认为很难,就像项羽灭秦重新分封天下后的局势一样,函谷关以东的六国诸侯,恐怕很快就会因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重新陷入混战之中。

刘邦将很难有崛起的机会

4、很难再有人扛起灭秦大旗。秦末天下大乱,虽然诸侯众多,但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大多是乌合之众。然而如果没有项羽,刘邦也很难扛起灭秦的大旗,刘邦最终能够夺取天下,很大程度源于项羽分封天下,给了他一片根基之地。如果天下重新进入诸侯分封的局势,与那些六国贵族后裔比起来,刘邦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没有立锥之地的他究竟还能有多大能量,将根本无法预料。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没有项羽,凭借秦王子婴和章邯,就算无法做到力挽狂澜,至少也可以守住函谷关以西,秦国将很难被彻底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