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實話說,對於單人或二人的團隊,拍好單人的採訪視頻已是挺麻煩的事情。一到二個人要搞好拍攝,聲音,燈光,簡單的佈景,已經比較花時間。但有時我們還要面對同時採訪兩人的情形,這看似只是增加了一個機位,但麻煩等級卻大幅提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提高效率的方法值得參考。

採訪內容

與單人採訪類似,同時採訪兩人的工作,需要更高的專注度和應變能力,所以採訪對象即使再忙,也請儘量讓他們先看採訪提綱,如果臨時發揮,會更有可能跑偏話題。而且除了常用的單人採訪流程,也應該安排好什麼話題由誰來回答,儘量不要為了讓二人回答而回答,這樣反而容易出現類似答案。

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畫面構圖

在畫面構圖上,要注意兩種選擇。如果是橫屏素材,讓兩位受訪者同時處於畫面中便不是問題。但若需要拍攝豎屏的素材,你就很難讓兩人同時處於同一畫面內,而且上下畫面也容易穿幫,這時,單機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的第一選擇是準備一臺主力攝影機,至少採用中焦或中短焦鏡頭,橫屏收取兩位受訪者腰部以上畫面(受訪者坐著或站著都可以)。站著採訪稍微靈活一點,因為你能讓構圖更加自由,甚至可以讓採訪者的畫面彼此重疊一些。

另一種選擇就是為每位受訪者單獨準備一臺攝影機,作為個人特寫或近景鏡頭使用。這種設置需要至少兩臺攝影機,不過更安全的做法是用三臺攝影機,二個單人近景加一個雙人全景。

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保持對焦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一般標準到廣角鏡頭對於採訪的景深都足夠,但如果是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特寫,就要隨時調整。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時一般都不要開啟自動對焦,因為攝影機有時會在拍攝中自動調整焦點,即使是輕微的調整,都會使得素材無法使用。

布光

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布光也存在相似問題。你既可以嘗試把兩位受訪者當做一人對待,用照明範圍足夠寬的相同光源為兩人面部打光,也可單獨為每個人的面部打光,並儘量限制彼此間光照的影響。但如果不需要特殊光影效果,簡單的方法是,用更大的三點法佈下柔光,覆蓋下兩個人,那是最方便的。

音頻

到目前為止,音頻應該是你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如果能讓每位受訪者的音頻乾淨清晰,那將為後期剪輯省下大量的麻煩。最好的做法是讓每位受訪者各自使用領夾式的無線麥,而且使用錄音機記錄。你還可以用挑杆做備份記錄,以防領夾式麥克風出現問題。

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如果沒有錄音機,又需要使用多機位拍攝,那麼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將無線麥的聲音作為一個聲道的音頻輸入,同時在另一個聲道使用機頭麥記錄做參考。後期可以使用機頭麥的音頻做自動聲音對位,將多機位的音頻對齊。

若你受到只有一個無線麥,那最好的做法就是提醒兩位受訪者不要同時講話。你可能還得多拍幾次,請他們重新單獨發言,當然這麼操作是最不方便的選擇。

剪輯

能否能更簡單的拍攝雙人採訪?

兩人採訪視頻的剪輯工作與一人採訪視頻的剪輯方式並無太大不同。但額外面對的麻煩在於色彩和音頻的統一處理。所以在前期拍攝時,採用同一型號的攝影機是首選的,次之是同品牌的不同型號,因為它們一般具有相類似的色彩風格,最麻煩的就是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攝影機,如果對多機位的色彩要求嚴格,那樣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調色。

另一個是二次構圖,所以如果攝影機能夠拍攝4K,那麼儘量使用4K拍攝,那樣能夠在高清輸出時,滿足一定程度的無損放大裁切。對於豎屏剪輯,也有更大的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