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五年后上映,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一部被封禁五年的电影,大熊看了几遍,最后也没看出为什么封禁,因为电影里面的国式教育?还是父母以及继母对待少年的态度?还是高逼格的电影剧名?大熊觉得这些没有什么可封禁的吧,电影里的剧情,难道不是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吗。

什么时候

懂事听话,成为评判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

学习成绩,成为父母教育孩子成就的高低

父母不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孩子,只是想一味的控制他,如果你不听话,就是你的不对,小时候,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学习;长大了,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工资,有多少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成了他们的阴影。

《狗十三》五年后上映,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2018年底全国公映的《狗十三》,这部电影讲述了12岁正值青春期的李玩,成长在中国式教育的环境中,一点点学会了妥协,一点点变成了我们自己讨厌的人。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好,那么你是幸运的。

李玩的父母从小离异,爷爷奶奶帮忙带大,性格变得沉默、孤僻叛逆。父亲为了讨好自己女儿,送了女儿一只小狗,起初拒绝的李玩慢慢接受了,最后喜欢平行宇宙的李玩,给狗的起名“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走丢,李玩的性格在电影中第一次爆发,继母出主意再买条一样的狗假装“爱因斯坦”,敷衍了事后,不愿意承认的李玩不给大人们台阶下,在全家人看来,就是不懂事,给大人找麻烦。他们每个人都想要控制局面,需要李玩能够安安静静听他们安排。

《狗十三》五年后上映,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固执的李玩喝着酒回家,又因为奶奶出去寻狗,差点走失,她被父亲一顿暴打,李玩在浴室里万念俱灰,但她知道,一切都已经没有余地了,出来父亲哭着向她道歉“我打你,也是为了你好”。

《狗十三》五年后上映,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接受“爱因斯坦”似乎成了唯一选择

暴力—似乎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狗十三》五年后上映,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不让她喝啤酒的爸爸,逼着她在饭局中喝红酒,爷爷说了一句“喝点红酒怕啥”

就因为李玩是女娃子,名字可以随便起,弟弟的名字就要慎重其事

就因为李玩是姐姐,就要懂事听话,弟弟就可以拿棍子打奶奶

原来你们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全省第一的成绩只是父母心中的骄傲,如果不听话李玩依旧是不懂事的负担。

为了这些“帮你考上全省第一”的叔叔们,李玩吃了狗肉

最后李玩看到了走丢的“爱因斯坦”,她说“我真怕它一下扑过来”,她还认识“爱因斯坦”,可是她已经变了,“爱因斯坦”不认识她了。

李玩习惯了妥协,就像电影中李玩反反复复背的单词“Hypocritical(伪善)”,与其撕心裂肺的对抗,不如安安静静接受。

《狗十三》五年后上映,主创:我们终于活成了听话的狗

什么时候

妥协成了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

原来我都是这样长大的,一直到现在,为了工作、家庭,我们依然在妥协。

《狗十三》?还是《狗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