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美的四个女人,都被李隆基害死了,为何要害死这四个美人?

秉烛读春秋


当时25岁的李隆基被后党打压闲赋在家,于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的姑姑)拉拢他加入共同对付韦后一党,李隆基爽快答应了。要想推翻后党必须发动政变,可是当时韦后的情人武三思是宰相,军队由后党一手控制。左思右想,李隆基决定效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那样阴养死士。还别说,李隆基真有这方面的基础,原来他曾经是宫中羽林军的头目,现在他要把他们召集起来。经过统计,羽林军竟有万骑,这比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多三倍。这相当于李隆基暗养了上万的杀手。等条件成熟时,李隆基率领万骑羽林军突然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手执钢刀第一个冲进了后宫,迎面碰上探视情况的韦后,上去一刀砍了韦后。反身来到堂妹李裹闺房,发现李裹正在对镜贴花黄,李隆基没等李裹回过神来就让她做了无头鬼。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政治势力日益增长,随后成为他姑姑太平公主干预朝政的主要障碍。这时太平公主为了专权,散布谣言说李隆基没有当太子的资格,说他不是嫡长子,虽然李旦声称李隆基当之无愧为接班人,但太平公主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李隆基的皇太子身份岌岌可危。先天二年(713年)七月,李隆基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抢先发动“先天政变”,拘捕了太平公主。当时父亲李旦苦苦哀求放过她的姑姑,李隆基断然拒绝,当天赐死太平公主。这一年李隆基28岁。父亲李旦同样识相让出了皇位,李旦成了太上皇,李隆基称帝——他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 总结, 李隆基不狠心就成不了以后的唐玄宗,也就是说,杀了三位漂亮女人他才当上了皇帝。常言道:“心不狠,坐不稳”,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最后他又杀了第四位漂亮女人。


磐龍观史


唐朝最美的四个女人,韦皇后、安乐公主(李裹儿)、上官婉儿、杨贵妃。她们的死都与一个男人有关,即最初的临淄王、后来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因此有人将其定为“四美”之死的罪魁祸首,是李隆基暴殄天物,故意害死四个绝色尤物。

其实上述观点有失偏颇,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深纠实质。好比一个没种过庄稼的人,当看到地里的杂草被锄会感到惋惜是一个道理。因为,他不明白庄稼与杂草究竟那个有害,那个有利。所以,四个女人的死也并不无辜。

韦皇后

事件主体先从韦皇后说起。韦皇后是中宗李显的结发之妻,在李显被武则天推上皇位后她被立为皇后。中宗只是武则天的一个政治道具,所以也注定了他的悲催命运。不久,武则天嫌中宗碍手碍脚,将其贬谪到京城之外的房山,韦氏则陪丈夫去度最煎熬的岁月。

那时的李显活的战战兢兢,每天担心被母亲下令处死。而韦氏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相信定有否极泰来的一天。所以,悲观的李显没少在乐观韦氏的怀里哭泣。神龙政变后,李显被迎回京城,重新复位,而当时传达消息者便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当年,李显与武三思为“皇太子”的位置争得不可开交,所以当武三思出现在面前时,李显误认为自己大限已到,吓的魂飞魄散。事实上,武三思是为巴结李显而来,不明真相的韦氏也梨花带雨的当场跪在武三思面前为李显求情。而正是这次意外邂逅,韦氏喜欢上了更“男人”的武三思。

上官婉儿

然而李显虽然复位,但实际权力很少落入了不甘寂寞的韦氏手中。因为出于对婆婆武则天的仰慕,韦氏想成为与武则天一样有野心、且风光无限的女人,以至于中宗沦为了著名的“窝囊”皇帝。中宗前半生被母亲武则天傀儡,后半生将被老婆韦氏玩弄。不久,经上官婉儿牵线,韦氏与武三思私通,而懦弱的李显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本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而上官婉儿又是李显的嫔妃,但是属于李显的两个女人却先后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解决生理欲望,因为李显不行;二、实现政治欲望、因为李显多余。所以韦氏、武三思、上官婉儿很快形成了一个叫作“韦武集团”的政治联盟。

安乐公主

当然,各成员之间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韦氏想成为女皇,处心积虑、废寝忘食,梦里都是女皇的影子;上官婉儿想寻求政治靠山,因为她祖上被武则天灭门,孤立无援的自己只能做“墙头草”;武三思则是想为自己争取活路,因为武则天的倒台也意味着武家的没落。因此,看似三个不同利益述求的人,却能巧妙的联合在一起,而他们最终目标的实现途径就是除掉“有名无实”的李显。

但是,惦记李显皇位的不止老婆韦氏,还有女儿安乐公主。安乐公主另辟蹊径,想让父亲立其为“皇太女”,等李显驾崩她好名正言顺地即位。李显即便糊涂透顶,但不至于荒唐至极,因此碰壁后的安乐公主又加入母亲阵营。当然她的终极目标没有改变,她需要借力打力。

李隆基

谁能制衡蠢蠢欲动的韦武集团?当然只有李唐宗室集团了。而宗室集团的代表人物就是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相比较韦武集团而言,李唐宗室的实力自然更胜一筹,自不过他们一直隐而不发。他们需要给武韦集团表演的机会,先让他们疯狂,然后一举歼灭。所以当中宗李显被毒死后,李隆基果断出手,韦武集团被一举消灭。三个最美的女人遂香消玉殒。

然而,杨贵妃之死有些冤了,很不值。因为她并没有参与政治斗争,但却间接被卷入其中。所以,政治斗争很残酷,如同一部冷血机器,它不会识别参与其中者的相貌,即便闭月羞花,只要成为失败方,一样的会被绞杀,这就是她们被害死的根本原因。

杨贵妃

总之,换言之,害死四个女人的并不是李隆基,而是她们本身就挣扎、游走于死亡的漩涡或边缘,只是没有幸运逃脱罢了。唐朝美人不仅美,而且自信,她们总想在男人们的世界中崭露头角、称雄成霸,而这样前卫思想的思想在古代男权社会注定不能畅通无阻。因此,她们的死也算是为理想殉葬了。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这题目妙啊,但是李隆基说:我不服我是冤枉的,她们没错我能杀么?我这是替天行道!


先来说说这四个女人的身份,韦皇后,李显的第二任皇后,在李显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嫁过去了。一开始还是和丈夫共患难的人,但是李显登基后,这个人就变了。当然女人变心要么是男人太狠,要么就是男人太宠。李显就是后者,就因为韦后和他共患难过,他就跟她说: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


这句话果真是李显用生命去实现的,韦后得势后做的那些事:勾结武三思、养男宠、放纵安乐公主干涉朝政、放纵外戚扰乱朝政,到最后心一横把自己的丈夫毒死了。以上种种都是死罪,最后李隆基以谋杀亲夫为由拿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首级。无论从道德上说还是正义上讲韦后是该杀的。顺便说一下题目中的李裹儿是安乐公主的姓名,但是广为人知的还是她的安乐之名。



至于上官婉儿,她虽然没有直接作恶,但是她在武则天和韦后时期都是一个女官,在武则天时期因为女帝比较厉害没有她表演的机会,她一个罪犯的女儿能获得女帝面前的红人已经着实不易了。但是女帝走后习惯了被权势捧着的上官婉儿亲手制造了一个高仿版的武则天,那就是韦后,只不过这个韦后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和武则天差的不是一只手。因此上官婉儿只能是多方下注,又去投靠太平公主,显然太平公主比韦后更有霸气。谁知黄雀捕蝉,螳螂在后,李隆基卧薪尝胆几年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踏着女人的尸体,李隆基得到了皇帝的宝座。


最后一个女人杨贵妃是李隆基从盛走向衰亡的女人,杨贵妃本人没错,只不过杨贵妃的哥哥们太骄纵了,借着妹妹的名气飞扬跋扈,陷害忠良。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要说杨贵妃非要有错,就是红颜祸水了,让李隆基醉生梦死没有意识到安禄山以及身边窥伺他江山的人。


但是怎么说呢,其实也不能怪杨玉环啊,这个男人自己把持力不够才不务正业啊。要说杨贵妃是李隆基害死的还能说得过去吧。害这个词,是在对方没有十恶不赦的情况下才能用“害”,之前那三个女人只能用“杀”。从上位到退位都是踩着女人的尸体的。盛也女人,败也女人,乃唐玄宗李隆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