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撒播稻种时,田里有水会不会淹死芽?

常德农村老赵


拿种子育秧,对于种田的农村人来说,非常重要。秧苗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在农村,现在的育秧主要呈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温棚育秧。这种科学的育秧方法,易于日常管理,育出的秧苗质量较好。

1、烧火煮水提高棚内温度育秧,秧苗可在三五天内长妥,但得要人日夜看火;目前,温棚育秧又派生出了充电提高棚内温度育秧,不用人时时盯着,但出秧时间稍长些。

2、直接在田里搭盖温棚,不需要火、电提高温棚温度,不用人时刻盯梢,但出秧的时间要在10天左右,天气不好′时还担很大的风险!

温棚育秧不需要太多的水,每两天用喷桶往育箱里喷洒水即可。

第二种,撒播稻种育秧(题主提到的问题)。这是种传统的育秧方法,只需作简单的田间管理即可!

小时候,经常跟老爸去田间撒播稻种,他常会先将田里的水开去了2/3,再将稻种均匀的撒在田里,走在后还能隐约看到大半埋进田里的稻种。这样做,至少:

第一,有水,能恒温,不会冻死稻种。

第二,有水,粒不饱满的稻种会漂在水面,淘汰掉。

第三,有水,起到保护的作用,使稻种不因暴露而被鸟雀、老鼠吃掉。

综之,我个人觉得,田里有水(不能太多),不会影响稻种的出芽及成长!


大中华美德


首先要明确,农田里撒播稻种时,田面是不留水的,仅仅排灌沟里有很少放不动的水。到了需要灌水时,稻种芽已出泥竖立了,那时会根据情况灵活灌水,所以无论幼芽还是幼秧都是淹不死的。为什么肯定的这样说呢?下面就根据本人种植水稻切身体,把撒播稻种的过程和稻种入田后的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稻种下田前稻田的准备

种植水稻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无论是育秧移栽,还是大田直播,都要提前准备好秧田或大田。

准备秧田和大田有两种准备方式:

【1】千百年的老方法,用牛耕牛耙,人再细加工。

这一般是块不是很大的,最大的面积一般不会超过5亩,小的只有几分亩几厘亩。

秧田都是上年收割晚稻后就翻耕的,这样翻转的泥土,在冬季经过冰点以下的冰冻,泥土春耕时做田就很松很容易碎的。

农民在谷子下田前几天把田做糊做平,保留一层薄水。

在谷子下田的前一天,下好农基肥,分成一墒一墑的基本轮廓。

在谷子下田的早上,排干田里的水,用农具把墑压平,泥也糊了。把谷子撒在墑面,再用农具把谷子压入泥中。

露天谷子,只要天不下雨,就让田晒去,晒上2~3天,用手压泥泥不沾手又不太硬。这样谷子在田里以后灌水就不浮、就不随水走了。.

在稻秧现青以前,可以早上排水,傍晚薄灌。这样谷子就会牢牢的扎根泥里,生根生长,是不会被水烂掉的。

【2】先进的现代化机械耕作。

这一般都是直播的大田,在谷子下田前,提前15天左右,对稻田进一次初步耕作,把草打入泥中烂去。

在谷子直播前2~3天,再施肥细作。不过无论机器细致的做,绝对有高低不平的地方。

机器做的大田有不平的情况,直播谷子要比移栽浪费种子,因为高处被晒,又被鸟吃,低处晒不了,但又长期浸在水中,即使不烂,也有浮起、被水冲掉的可能很大。如果遇到长时低温,很深地方的种子烂掉的可能也有。

二、稻种下田前稻种的准备

农民为了减少稻种在泥田中坏烂和以后的病虫害,加速稻种发芽,提高发芽率,一般都采取提前浸种催芽,让稻种在下田前就己生有白芽,一旦入田入泥,就能迅速的由芽变为绿色的秧。大大的缩短了稻种在不利条件下的生长时间。大大减少了烂种的几率。

三、稻种下田时的情况

种子下田后,在1~2天就可以出苗了,如果是晴暖天气,秧长势很快,一个星期后就可看到绿绿的一片了。

四、稻种下田后的管理

稻种下田后,特别是那些水秧田,一定要勤于管理,刚下田时,让田晒上两天才能灌水,而且灌水必须是浅灌,如果水源充足,可以夜晚排水,早晨灌水。到秧全部长齐后,可以保持浅水层。

直播大田,由于都是机械化作业多,高低不平的现象很普遍,所以稻种播后,更要勤于管理,既要驱赶鸟类啄食高处的稻种,又要观察低处深水的稻种,晒上两天后,初灌水既不用担心最低处,也不能照顾少数的最高处。灌水高低兼顾,保持绝大面积的浅水层。少数最高处,虽然没被水层盖住,但也可以自潮,能一样正常的生长。

总结:农村撒播稻种时,田里有水,只要不是深灌,是淹不死稻种芽的。


一生好人大司马


【大别山鹰】答疑:水稻湿润育秧有两种撒种方式:一是先催芽后撒种;一是直接用干稻种撒播。

湿润育秧之前首先要施足底肥,将秧田翻耕露晒一段时间后,将秧田整平,放干秧田里多余的积水,再在秧田里施浇人粪尿或复合肥作底肥。施人粪尿的需要露天沤制半个月后再作秧畦,而施复合肥的则只需要沤制3一5天后就可作畦,畦高5厘米,畦宽100厘米即可,要求畦面水平无积水,畦作好后,再撒播催好芽的谷种或干谷种,让谷种自然落入软泥中,不可覆盖泥浆。然后,在畦上插上竹弓,覆盖上塑料透明薄膜,并用泥巴压紧塑料薄膜四周,不能让塑料薄膜透气进水到畦面。如果撒播稻种的畦面存在积水,会导致浸在水中的稻种因水浸温度过低造成发芽缓慢,或者破胸的稻种发生腐烂。

稻种撒播后,在未生长出真叶以前切忌厢面灌水。当秧苗现青后,即一叶一心后,可灌浅水护秧。秧苗受寒潮冻害后,天气转晴时秧田排水不能过快,要保持1一2天深水层,以后逐渐排水。当秧苗高三寸左右,气温逐渐上升揭膜后,要及时追“断乳肥",增加秧苗抗病和抗寒能力。当秧苗满月前一个星期,即插秧前一个星期也应施"送嫁肥",以促进秧苗新根生长,缩短扦插大田后的返青时间,为快速返青分蘖打好基础。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