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都沒讀,現在馬上高三了,認真讀一年有機會上本科嗎?

891536008


當然可以啊 ,上本科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拿重慶來說(因為我家在重慶),本科線大概是三百來分還是四百來分,我忘了;

不過,我可以給你算一算分,第一門學科語文我覺得只要你會寫字,能看懂書,考個一百來分或者說及格(大於90分)實在再容易不過了, 第二門學科,數學,最近幾年高考數學的趨向是變得更為簡單,就算你前兩年沒學,搞不懂那些稍微深入的東西,但是像什麼選擇題第一二題,填空題第一二題,大題第一二題,把他做對,完全不成問題,在如果你運氣好,選擇題能多蒙對幾個,可以上七十分,當然如果你能在這一年裡深入學習,中等難度的題也不在話下,畢竟高考只有一張卷子,能考的東西就那麼多,你去把五年真題翻來覆去的坐上幾遍,(前提是做題的同時搞懂知識點),不說100分90分應該能達到,英語這門學科呢,主要靠記,你前兩年沒怎麼學的話,短時間內想要提高,很難,不過不排除你有驚人的毅力一年記很多單詞,但是英語那麼多選擇題,蒙也能蒙七八十甚至八九十,語數外三科一共就有280了,理綜或者文綜(新高考不一樣了),但是也是三百分啊,考個一半分不是啥難為人的事兒吧。然後算算分就有430了,離本科線的距離不就沒多少了。然後兄弟,你都走到這來了,之後再發發瘋,死命學,甚至再提高個幾十分也不是沒有可能啊。真的加油,以後的你會感謝當初拼命的你。



愛健身不愛學習的小莊


放一百個心!認真讀一年穩穩上本科,本人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


本人考高中的時候就是全校倒數,剛夠分數線,高一高二並沒有很上進,上課睡覺,下課打鬧,考試成績只能從後面往前數,但是,到了高三,突然有所醒悟,於是痛下決心,玩命學習,原以為只能靠個專科,沒想到高考成績居然超過重點線。

強調一點,我從不認為自己很聰明,從小學到高中,基本都是中下游水平,老師也從不認為我能考上大學,但是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考上了。所以,關於你的問題,從我個人而言,只要你認真努力,絕對沒問題!


回過頭來,我也經常反思,為什麼一個後進生僅僅需要一年時間就可以逆襲,總結起來說,我認為有幾方面原因:

1、指數級增長

基礎很差這不假,但是,自打願意投入學習後,我從薄弱環節入手,一步步補起,補的過程當中,大腦的知識鏈路逐漸連成片,連成網絡,很多知識其實就慢慢打通了。


你就這麼想,我們大腦中的神經鏈路從原先的點形成線,再從線形成面,最後從面形成體,學科體系就是任督二脈被打通一樣,全部連貫起來了。所以說,不要關心你目前的水平,關鍵看我們有沒有上路,一旦上路了,你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關於這一點,世界上有一個著名的學習理論,是由諾貝爾獎獲得者西蒙提出的:說的是,只要真的肯下功夫,在6個月內連續不斷的專攻某一科目,最終就能掌握這門學科,所以,你要相信科學。

2、興趣/成就感

個人覺得,高二之前從來都沒有對學習產生興趣,可是到了高三突然有了感覺,就覺得學習這個事情還挺有樂趣,越學越上癮,有點打遊戲停不下來的感覺。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我分析,主要來源於學習中的成就感,因為基礎薄弱,所以我必須得從之前的內容補起,而之前的內容相對容易,因此我可以輕鬆搞定,而搞定的過程中帶給我很多成就感,正是這些成就感讓我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能力越來越強,而能力的提升又反過來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形成正向循環,越滾越大!

3、努力

想要把任何事情做好都不容易,學習更是如此,說句老實話,高中時期的學習在我們一生當中,算是一個有挑戰的事情,所以想要把學習搞好,確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們知道自己基礎差,所以,我們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關於這一點,需要你有清晰的認識,這個世界上沒有白來的成功,任何的成績都需要我們認認真真,沉下心來,死磕到底!

以上這三點你可以借鑑下,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能靠這三件事考上大學,我相信你也可以。除了這些,我認為你需要掌握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習事半功倍,具體我推薦兩個:

1、建框架

我們都知道,知識本身不是單一存在的,某一個學科裡的知識點是一個體系,是相互貫通,相互關聯的,所以我們的大腦中,需要有針對每一門學科的框架圖,有了這張圖,那麼在考試的時候,就相當於在我們的大腦中放了一個指南針,我們很容易調用相應的知識點去解題。那這個框架圖要怎麼做?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導圖”,自從接受學校教育以來,為了理解一些重要的知識,我們養成了按部就班做常規筆記的習慣,可是,極少人能意識到,傳統線性筆記的致命缺點是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極少人願意再去翻看。大家看似很勤奮的記筆記,但是真正被大腦吸收的東西卻很少,我們很可能自認為學會了,但其實,大腦當中並沒有形成穩固的知識鏈路。

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符合大腦的學習規律,它可以幫助大腦構建一種全新的圖像思維模式,用非常簡單的文字,清晰直觀的邏輯,以及有趣的發散結構,像地圖一樣去呈現大腦思考的整個過程。他可以把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簡單到你只需要一張白紙就可以清晰地把它呈現出來,而且很容易被大腦吸收。那麼通過思維導圖構建這麼一個知識框架是非常有必要的。

2、提效率

經過科學研究,如果是通過聽講、閱讀來學習,過一段時間後,大腦能記住的就是有5%~10%,而通過傳授他人,或者講給別人聽,大腦能記住的有90%。那麼哪個學習效率高?你肯定一下子就弄明白了。具體怎麼做呢,推薦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它分為四步:

2.1、首先第一,選擇一個想學習的概念

2.2、設想一下,要把這個知識傳授給一個菜鳥,甚至是一個10歲以下的孩子,並且要讓對方學會,聽懂。

2.3、如果你覺得有些地方,你講的不清楚,或者對方搞不明白,那麼,你就回去重新複習,直到能夠徹底講明白為止。

2.4、最後一步,用最簡單的語言,把你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找出相應的類比。

通過這四個步驟,你可以很輕鬆地把知識點內化到大腦,大腦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度會更高,更穩定!要知道考試就是知識的輸出,如果我們平時就經常練習輸出,那麼在應對考試的時候自然是輕車熟路。


最後祝願你可以取到優異的成績,相信自己,努力去做,一定可以成功!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多優秀!


歡迎分享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一起探討教育,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米哈里EDU


有機會,但是難度相當大,要做好吃苦的準備。當然,不管難度大不大,都應該去試試。

我以前讀書時候,還真碰到這麼一個同學。

我讀大學期間,有一個同班同學,高一讀了一年,就輟學打工去了,打了3年工,重新回到學校讀書,一年後,考入了大學裡面。可能是提前體驗了社會的殘酷,大學期間,這個同學學習很刻苦,目標性很強,四年時間,除了學習相關的課程外,都是做習題,歷年公務員筆試的習題,畢業後,就考上了他們縣的工商局。

聊天時,問起他。他說當時沒什麼想法,就是不想讀書,就和親戚去工地幹活去了,由於年齡不夠,隱瞞了年齡進工地,工資都是發到他親戚那裡,每天干一樣的活計,工資還要被親戚扣一部分。自己嘗試出去找工作,年齡不夠,也沒啥文化,別人不要。後來就下定決心回學校重新讀書。

一年時間讀完了三年的課程(學的是文科),他的方式是先通讀三年的課本,知道知識點在哪裡,然後死命做題。文綜(地理、政治、歷史)背習題答案的同時找到課本中相應的知識點,熟悉瞭解事件,串聯起來;數學直接翻看參考答案,從答案中找相關的知識點,然後學習,直到弄懂為止;英語背單詞,背短篇,聽力部分直接放棄,考試時候全靠蒙題。

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這個需要非常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成。所以一年時間讀完三年的課程是可以的,但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