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寫絕句和律詩怎麼營造意境可以嗎?不要談格律?

都市混口飯


介紹一下寫絕句和律詩怎麼營造意境可以嗎?不要談格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指出,文學之工不工,亦視意境之有無與其深淺而己。並說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他對宋祁的詞作玉樓春一春景,倍加稱讚,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可見意境在詩歌創作中至關重要的。柯巖解釋,所為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所為境,就是詩人所描繪的客觀事物。做到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借景抒情,寓理於境借景達理,創造出一個既可捉摸,又可感覺的,既不同於生活原形,感情原形,又可它”感可信,神形兼備的,用極凝鍊,準確,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不盡之意,不盡之情的高度概括的藝術境界。(漫談兒童詩刊文學評論七九年第二期7就是說意境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詩人所描繪的客觀事物相結合的產物。再看杜牧的泊秦淮泊,煙籠寒水月寵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夜朦朧的月下,船停秦淮河邊,離酒家不遠,賣唱的歌女在唱玉樹後庭花的歌,她們不知道國己亡,還在賣唱,而買唱的必是上層人物,達官貴人。一個恨字,就是詩眼,亡國恨,意境全出,詩人的思想,立場,觀點,感情,躍然低上,字裡行間。杜牧不是指責商女,而是借古諷今,諷刺朝官之人荒淫享樂。有詩國破山河在,他們是國亡獨享樂,怎不令詩人憤恨!又如,毛主席寫長征七律,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個顏字就是詩眼,神來之筆,笑逐顏開,喜形於色,全詩盤活。本人,曾借我們地方的油茶樹,開白花的,就寫道,億萬潔白的鮮花,寄託對毛主席的思念!其中有一朵就是我,上面有晶瑩的淚花!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吧!


劉石球16


廣東觀音山楹聯協會,

觀音山上觀山水。未人對上?

這是最好的詩人!向他請教[祈禱]


振明72


問題:介紹一下寫絕句和律詩怎麼營造意境可以嗎?不要談格律?


前言

意境當然和格律無關,與什麼詩體也無關。

簡單來說,意,為情感,境,為景物,意境就是情與景的交融,對於詩人來說,就是如何做好情與景的安排。

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純粹景語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一句著名的話: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也就是說,真正的詩人,景中是含情的的,有得深、有的淺。當然也有的景語體會不到情感。

在一首詩中有純粹的景語,也有整首詩都是景語,例如駱賓王的《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

據說這是駱賓王小時候寫的一首詩,長大了以後,讀書多了,就很難再寫出這麼純粹的詩了。

可以比較一下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這首詩也是全部都是景語,不過雪、船各自有修飾語:千秋、萬里。這就是白黃修飾鳥的情感不同了,有了淡淡的滄桑之感。

如果純粹寫景不加議論和抒情的話,就要注意做到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二、純粹情語

明朝謝榛在《四溟詩話》中介紹杜甫的詩:

景多則堆垛,情多則闇弱,大家無此失矣。八句皆景者,子美“棘樹寒雲色”是也。 八句皆情者,子美“死去憑誰報”是也

八句皆景者,棘樹寒雲色,出自杜甫的《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第七首:

棘樹寒雲色,茵蔯春藕香。脆添生菜美,陰益食單涼。野鶴清晨出,山精白日藏。石林蟠水府,百里獨蒼蒼。

其實這是一組詩,類似於秋興八首,不能獨立來看。這裡的景語是全章十首詩的一部分,與全章的主題和情感都是有密切關聯的。

八句皆情者,子美“死去憑誰報”出自《喜達行在所三首 其三》:

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憐。猶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靜千官裡,心蘇七校前。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興年。

這八句是句句抒情,其實其中也有景物,只不過太白雪和武功天帶了死裡逃生的喜悅心情:猶瞻、喜遇。

杜甫的這2首絕句也是純粹的寫情 :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

三、如何營造意境?情景相融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營造意境。

1、整首詩中的情景安排

一般的詩家,在自己的詩中,有很明顯的寫景和寫情,例如: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霜月》

前兩句寫景: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後兩句抒情: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寫景是一種鋪墊,景物就是詩歌中常說的意象,通過多種意象的組合,營造出一種意境, 意境是一種鋪墊,為了抒發情感,突出主題。

2、每一句的情景安排

又如《秋興八首》,是另一種方式: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八句也是句句有景,同時也句句含情。

玉露凋傷楓樹林,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這幾句和上面說的“猶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一樣。在每一句中既有景物,也有明顯的情感抒發。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這是純粹的寫景,優秀的詩歌,其意象的選擇,景物的描寫,都必然有意的配合主題。

結束語

我個人的經驗是,單純的寫情比較難,寫不好容易變成說教。營造好的意境,最好要從景物出發,用景物起興,用景物襯托情感,用景物透露情感。

選擇什麼樣的意象(景物),選擇多少景物,選擇在哪一句寫景、哪一句寫情,需要作者自己來斟酌。

同時,一句中純粹寫景,純粹寫情,還是情景相融也需要作者自己斟酌選擇。

另外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選擇,必須是作者有意為之。所謂的觸景生情也好,因情選景也好(不同的情感會有不同的選取角度),都是要求情與景的配合,不能割裂互不相關。

階前春草半青黃,樓外春風桃李香。落盡梅花笛聲遠,獨憐江水似愁長。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