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金庸的小说,觉得自己在现实中是个大侠吗?

南京我爱你


每一个男孩子都有一个武侠梦,都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和那些大侠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行侠仗义,抱打不平!尤其是在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之后,即使不梦想做一个大侠,至少不会有人想做一个坏人。这的确是看金庸武侠小说长大的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大侠们的出现,往往都是乱世,老百姓的正当诉求得不到伸张,才会有大侠们的仗义出手!但凡太平盛世,处理纠纷自然有相关部门,大侠们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机会少之又少了!即使有这种机会,大侠们一个处理不当,自己反而要吃官司。所以法治社会,需要的更多是遵纪守法的人,而不是仗义出手的大侠!但法治社会并不是不需要这种侠气,毕竟社会上坏人还是不少的,遇到坏人做坏人,还是希望人们能够有仗义出手的侠气,同时也希望我们能有相关规定,助长这种压制歪风邪气、违法乱纪的侠气!

我是读金庸武侠小说长大的,这种侠气始终在我的观念当中,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的行侠仗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小炁圆宝儿


小说,是情怀的延伸。现实生活,与小说的交集算点的重合与共鸣。不能是面的全覆盖。


昱馨傲竹


按照题主的问题,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看了金庸小说后。

所以在这里要分为两种情况,

  1. 看了金庸小说前

  2. 看了金庸小说后


看金庸小说前:

在看金庸小说前,对于英雄大侠的理解更多的是来源于动漫,比如《七龙珠》,《宇宙骑士》等等。

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小伙伴,踏上寻找龙珠的旅程,一路上打败大魔王成为英雄。

这是看金庸小说之前对于大侠的理解。


看金庸小说后:

确切说是看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

对于英雄大侠的理解更多的是,“情难消受美人恩,仗剑江湖为红颜”的洒脱和哀怨阐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现实生活中,我确实觉得自己是大侠。

看见不平事就拔刀相助,快意恩仇,和讲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当然这些事儿,放到现在来看是很幼稚的,其实就是拉帮结派,非黑即白的欺善怕恶,不好好学习的不务正业。


在很多年以后渐渐的明白,所谓的大侠就是在生活中先活好自己。

通往地狱的路是善良铺成的,正是抱着想要拯救给世界、改变世界的心,反而让世界频繁陷入灾难。

而这个对于大侠、英雄理解的变化,也正是我自己,我们这些人自己心灵成的长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