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喜欢的唐诗宋词元曲乐府等等?是什么?

恍惚面对世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

喜欢苏轼的词,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不管是略读还是细品,都是一等一的好,让人沉醉其间,心生欢喜。

我不仅喜欢“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还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更是喜欢“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有时候禁不住想:苏轼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出了这样一首精彩绝伦的词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这首词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所作。借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抒发了悠闲从容、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苦乐随缘、处变不惊的坦荡心怀。

在苏轼眼中,即使是雨打林叶也能吟诗长啸,悠闲前行;即使手拿拐杖,脚穿草鞋,也能走的比马儿还要轻快;即使风吹雨打,只要身着蓑衣,依然能砥砺前行;即使酒醒身寒,山头的太阳依然会送来温暖。回首再看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萧瑟孤寂,其实这些已经如过眼云烟,不算什么了。

人生起起伏伏,只需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成败与否,都要宠辱不惊。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那么悠闲、那么豁达、那么不羁。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风吹雨打,但要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豁达乐观的心。

心静,则世界清静。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被外物束缚。当心灵进入一种境界,生活中的风雨和阳光没有什么区别,既不要因为刮风下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为阳关明媚而欣喜若狂,坦然处之,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不得不说,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我虽然很喜欢这首词,但是境界还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在这里品味一下苏轼人生沉浮、情感忧乐。

最后,以陈继儒《小窗幽记》和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句话结尾:“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沉歇


王维一一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了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自古江、淮、河、汉并称,但汉水比黄河的流量还大,不论是丰水年还是平年,不论讯期还是汛前讯后,汉水总是烟波浩淼地流过江汉平原,注入万里长江。汉水两岸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明媚优美。平时,三千里汉水,青山倒映,绿树丛生,水柔沙细,江白鸟飞,宛如一幅幅恬静的山水画。一到汛期,它又变得非常狂暴,洪水咆哮,惊涛掠岸,骇浪排空,千山万壑,云雾弥漫。王维此诗所描绘的正是襄樊附近汉江汛期前后的绚丽风光。它气魄宏大,境界开阔,反映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前两句交待汉江的地理位置和它贯通四面八方的特点一一北接秦岭,南连萧江:西通巴属,东向长江。本诗正是从这一广阔的空间来构思的。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形象地表现出汉水浩瀚无涯的壮阔景象,可同"黄河入海流"互相,媲美,蔚为"千古壮观"的佳句。"若有若无"恰好体现出中国诗画中常说的那种"诗情画意"和"亦虚亦实"、"若即若离"的分寸感和"有""无"之间的辩证关系。王夫之指斥这两句"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见《姜斋诗话》)未免是一种偏见。殊不知,如果没有这两句,不仅汉江的气势无从表达,这首诗也会因之而黯然失色了。

假如前四句失之过虚,"郡邑浮前浦"便开始落到实处了,但它仍未离开全诗主题,随之又是"波澜动远空"。不过这"远空"并不是郡邑上空的实际存在,而是倒映入水的影子,如仍解释为"远空",就是与三、四句的意境重复了。尾联写诗人决心醉饮终日,乐而忘返。

这首诗大处着眼,由远及近,亦虚亦实,并成功地运用夸张手法,是王维诗中气魄大,境界宽,着眼远的优秀作品,显示出王维山水诗的多样化。


陈年往事1222


这样的节选很多,我来说一首宋代诗人叶邵翁的游园不值吧。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写景诗,诗中用形象又有趣的语言描写了诗人在春日游园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通过在自然景色的描写蕴含着哲理,整首诗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原文如下:

  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应该是怜爱门口的青苔担心我的木屐踩上了脚印,轻轻叩击柴门,久久不开。这满园的春天景色是关不住的,一枝早开的红杏早已越过墙头,伸出墙外。

  简析:诗的前两句用一种有趣的说法来记叙自己拜访园主,主人却不在家的事,诗人非常风趣幽默,不写园主不在家,而是说主人怕我踩坏了他家台阶上的青苔才没有开门,显得非常有趣。后两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色和红杏拟人化,景中含情,景中含理,不仅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惊喜之感还说明一个道理,事物的发展是阻碍不了的,一切新生的事物都会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