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有须打什么药治有须?

1855309


红薯栽培技术管护

整地施肥: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种植面积较大时,要求测定土壤n、p、k和有机质,南方还要测定土壤pH值。不提倡使用普通复合肥。

番薯

整枝打顶:对分枝较多、生长较旺的薯田可用剪刀剪掉二三个分枝,如此可使养分回流,让薯块得到更多养分。打顶可调节养分运转,促使养分向根部输送。当薯苗长到40-60厘米时摘去嫩尖,分枝生长过旺时也要摘去嫩尖。

及时追肥:提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每667m2追施稀薄人畜粪750-1000kg或尿素2.5kg。结薯肥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坼缝肥在茎叶封行以后,块根生长速度较快,地面出现裂缝时追肥。每667m2追尿素1.5kg、过磷酸钙浸出液10kg、硫酸钾3kg兑水150-200kg配成营养液,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顺缝浇灌,要求追肥均匀。







秦岭老农


红薯有须打什么药?我不知道题主问的红薯须是那一种,红薯地下茎块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白色的细根须,地上的红薯秧在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当雨水较多时在节间也会出现须茎,这种须茎会随着秧子生长逐渐向土壤中扎根产生大量的须根。那么这两种须茎对红薯有什么影响,根据本人种植红薯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一、地上节间须茎。红薯秧子长到一定长度时,如果土壤湿度大,秧子的节间有新的生长点,当温度湿度适宜时生长点开始向土壤中生长扎根,进而在土壤中分生许多新的细须根。这些新的须根在土地中会不断地吸取土壤中的营养,吸取的这些营养它不会提供给红薯块茎生长,而是把养份提供给了叶蔓,供叶蔓生长。这些根系也逐渐生长变粗,好像要結新的红薯一样,但总是长不成。自己长不成反而影响到红薯块茎的生长发育膨大。这就是农民们为什么要下过雨后对红薯秧子提蔓翻秧。阻止它向土壤中扎根吸取营养的原因。

遇到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不必要对红薯秧进行打药控制,想要控制须根向土壤中扎根,只需轻轻提蔓和翻秧都可以。提蔓效果差,翻秧效果好但是容易把红薯秧子弄伤。经过这样处理即可阻止节间根系向土壤中扎根争夺养份,从而使红薯长成大个儿。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或懒的不提蔓,那也没事什么大问题,只不过红薯块茎結的稍为小一点。问题不大。

二、地下须根。红薯块茎在土壤中生长发育膨大时,也会出现一些细小的白色须根。这种须根有吸取营养和水份的作用,促使块茎生长的更好更大。对红薯块茎没有任何不良现象。

其种须根我想题主不会问的是这种情况。这种须根在平时我们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挖红薯时才能看到。而且很脆弱,随着收拾清理红薯自然就掉落了,没有必要再意它的存在,

更没有必要进行药物处理。

以上是本人对题主提出问题的回答,不知题主是否满意,喜欢满意请关注我,三农孺子牛。


三农孺子牛


大家好我是三农虎哥,很高兴认识大家,关于红薯有需要打药防止虫害,一般来说不需要,从小在农村长大,就没见过红薯打药,如果有特别多的虫很在意,随便打点农药即可,下面来看看红薯种植吧!

红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

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间管理

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以上种植技术希望有用,谢谢大家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