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正式授牌乌鲁木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国家民委正式授牌乌鲁木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4月13日,乌鲁木齐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命名授牌大会召开,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为我市颁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牌匾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海荣及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杜宇宣读国家民委命名决定。图为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左)为我市颁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牌匾。 (记者陈星宇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苏军亚 盖煜)4月13日,在乌鲁木齐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命名授牌大会上,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为我市颁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牌匾并讲话。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海荣及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杜宇宣读国家民委命名决定。
赵勇在讲话中指出,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标志着乌鲁木齐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实现了重大转变,标志着乌鲁木齐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效。成绩来之不易,民族团结是最大的红利,各民族大团结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激发了各族人民的创造活力,推动了各项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乌鲁木齐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总目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带动各项事业的新进步,走出一条持续团结、永久团结的新路子,为全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更多宝贵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赵勇强调,要进一步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成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行为准则,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新时代的民族政策和法规,转化为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等,以有形的项目承载彰显中华文化;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评价民族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形成一体统摄多元、多元丰富一体、民族团结融合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格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治理体系。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民族团结工作;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让各民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荣光,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三交”增进民族团结,创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坚持用中华文化引导人培育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纪律维护民族团结,完善相关规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抓民族团结工作的监督检查;以斗争巩固民族团结,坚定不移、旗帜鲜明与“三股势力”作斗争;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全面贯彻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依法维护民族团结。要进一步把凝聚人心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争取、凝聚人心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关键,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努力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保障各民族都受到充分尊重,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各项权利一律平等;推动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广泛开展结对认亲,推动各民族常走动、多交心,互帮互助、排忧解难;引导乌鲁木齐市和全国各地各族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传递民族团结情谊,讲好乌鲁木齐故事。要进一步激发民族工作细胞活力。突出家庭和岗位,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荣誉和动力传递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岗位,在全市广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家庭”“民族团结示范岗”,使人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者、受益者;突出标准和载体,用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载体,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活动、树立典型,以充满活力的民族团结创建细胞工程,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基础。

徐海荣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要以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殊荣为新的起点,珍惜荣誉、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凝聚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凝聚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总目标上来,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起来,不断把首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要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巩固首府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把民族团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积极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民族团结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民族事务部门指导协调、各部门配合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着力加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加大选拔任用力度,把懂民族工作、会搞民族团结的干部充实到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中来;着力完善各级“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机制,健全组织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以来,我市全面深入持久推进创建工作,创新“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访惠聚”工作、“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十个一”工程、“九同”校园文化建设等创建载体,扎实推进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命名挂牌市级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30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大院(小区)”3004个,“民族团结之家”活动阵地1065个;55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150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自治区表彰。国家民委命名决定充分肯定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动实践,认为我市探索出一条富有新疆城市特色的创建之路,为自治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了贡献,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会为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集团)、乌鲁木齐市第5小学颁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荣誉牌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及模范个人代表作交流发言。
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相关负责同志;市“民族团结一家亲”办公室、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办负责同志;市属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市直属事业单位、协管单位,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区(县)、街道(乡镇)设分会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