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暢:漫話“常雙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蔡守《常双印》(汉有常双钩,以一石而并两印,故仿其意名此印)曰:两印合并刻,意怲(仿)常双钩。自从赵、管起,印文多绸缪。漫倒好嬉子,书画同长留。作此与众异,方寸可千秋。纵不干秋想,老亦能风流。

蔡守自注①非两面印。②自赵松雪、管仲姬有“赵管”印,历代以来,夫妇姓名并刻一印者日多。徐畅按:印作边款一、三两句改为:“两印合一印”,“自从赵、管后”。

谈师月色赠送给我的一批民国名家印作中,就有这方“常双印”(图1)。

徐畅:漫话“常双印”

寿山桃花冻石、卧狮钮,威武雄壮,雕工极佳,印面宽2.2cm,长3.5cm,通高13.8cm。印文为“郯(谈)月色、蔡哲夫”。前者以双螭纹交叉成三圈作装饰,双螭首共含珠,寓意深刻;后者作尖头长方框汉砖纹装饰,非常别致。刀法冲切并用,犀利老辣。

“郯月色”三字系汉金文风格,园转俏丽;“蔡哲夫”三字则汉砖文做派,方折劲挺;结字一圆一方,形成对比。字体时代相近,亦能协调和谐。惟一宽窄,一高一矮,是寓其夫妇身材高矮的差异,还是谈师的“自高自大”,很难猜度,但是两当形成的疏密、轻重、宽窄对比,却产生了美的效果。

1937年11月,蔡守夫妇为避日寇屠城,而流离至当涂白纻山,仅青年画家李桔叟人陪侍,后因事亦离去。二人至1938年5月回宁,此印应刻于是年四五月间。人到晚年,患难之中,夫妇相濡以沫,互相慰藉,心灵上的爱抚更为重要。此时多有伤感离乱,国仇家恨之作(见《寒琼遗稿》)。此常双印系蔡守守意、策划,谈月色篆刻,是蔡、谈二人的诗印(书法、刻)合璧。可谓“文采风流”,弥足珍贵。

“常双”,用意夫妻和睦恩爱,形影不离,出双人对的意思。《说文解字》日:“鸟二枚为双。”《诗经・齐风・南山》曰:“葛履五两,冠缨双止。”意为“葛的鞋儿排成对,冠儿也配成双。”就是成双成对的意思。古诗有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魏文帝集・卷二・清河诗》)古时也以“双珠”喻兄弟并美,以“双凤”谓兄弟才行并茂或姐妺情深者。因小女是双胞胎,突心血来潮,仿常双印例,刻一三珠古玺日:“徐憬、徐忞”。

徐畅:漫话“常双印”


以楚简帛书文字人印,借先秦成语玺三连珠的格式布白,“徐”字左下用一重文符号,表示重复使用,印文三字读为四字。“忞”字右下与“景”字之间用一重文符号,表示“忞”字的心字底被景字重用(借用),是故“景”用作“憬”。“景”、“忞”两字按字形取势及边框形式,有些笔画借边,使三字取疏密灵动之态,力求字法、刀法、章法合度,气韵生动。此印意在祝福她们姐妺情深,互勉互励,永远进步。

写就小文的用意,一则,索隐钩沉,增长读者的印学知识,欣赏一方佳作;二则,如有雅兴,可刻以自用,或可作为亲朋好友“喜结连理”的贺仪:祝福他们白头到老。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爱情到永远”!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徐畅:漫话“常双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