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么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果妈谈教育


你好,我是徐泽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你说希望避免把孩子养成讨好型的人格。看到这个问题,我就能感受到你是一位爱孩子,同时愿意为孩子终身的成长去考虑的爸爸妈妈。

那我从以下几点来跟你分析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第一

所讨好型人格其中一个特点是,我不重要你才是重要的

这就是说,对于一个讨好型的人来说,ta对于自己的评价来自于外界。

所以如果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不断地告诉孩子,你是怎样的,你这样做好,这样做不好。你这样有礼貌,这样不道德。

当我们不断用这样的评价,去督促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过程很有可能就会造成ta会看重一些人对他的评价。

那如何避免这一点呢?

我们需要允许孩子去自由的感受事情

比如他和小朋友打架。我们比起去告诉他,这样你不道德啊,打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这样不礼貌之类的。

我们也许需要去问问孩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你会怎样看待这件事情?

当你去打对方的时候,你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你有想过吗?

如果,如果现在让你想一想,嗯,打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会怎么想?

……

这样一些启发孩子的问题,就可以避免我们去对孩子说教,同时避免仅仅按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第二

讨好型人格是不太擅长关注自己情绪的。

那也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陪伴孩子去。帮助他能够更好的发现情绪,感受情绪,关注情绪,处理情绪

其中很好的一种方式是父母可以自我暴露。当然这么做的其中一个前提就是你对于自己的情绪是有把握,有觉知,能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孩子,今天爸爸妈妈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跟谁生气了?然后也许他就会好奇问究竟为什么呀,怎么回事啊?让他来发问,就是让我们跟孩子之间有更多关于情绪的话题。只要最后处理的结果比较正向,我们都可以分享。

甚至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关于情绪的游戏。当孩子能够学会与他人去沟通交流情绪,能够让自己的情绪比较如实的展现给他人。那很多时候意味着他。他会尊重自己的感受,那么也就不容易去讨好别人。

第三

讨好型人格会很看重别人的需求,为别人做事情

那对于我们养育孩子来说,很可能会需要去教会孩子如何去看见自己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做事情,承担起自己需求的那份责任

比如说,对于我的女儿来说,有一次她跟我哭闹,说想吃零食,然后我问你想吃什么零食,家里奶片,果泥,饼干,几种零食。

她说我不知道,于是我就没有给他拿。

当时可能她也特别想撒娇,于是呢,就哭了很久呐。我就决定我不去迎合他。

最后她说我想吃奶片,然后,我就说好,我给你拿奶片。

那这个过程我并不是为了惩罚孩子,我一直很温和地微笑在旁边。

那这个过程我希望教会孩子的就是你想要什么你自己来做决定

第四

要教会孩子学会拒绝。

我跟自己的女儿相处的过程里面,我会允许他却拒绝我很多的建议

比如说出门的时候他想拿一把雨伞,但那是个晴天。通常我们会去会去的地方也不会太晒,但她执意要拿一把雨伞。

然后我就会说,爸爸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因为今天不会下雨。

那她说不要我要带雨伞,那我就说好吧。

一路上,我也并没有去,让她一定要把那个雨伞一直是自己拿着。我有的时候也会帮她拿,不过这个过程就让他明白,她可以决定一些事情,可以拒绝我。

第五

是培养人际的界限感

就是说嗯,别人就是别人的,自己的是自己的,对于别人的事情要尊重。

那有一次我的女儿她很想去玩别人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那个健身器材。一开始她是想挤着坐过去,那上面有一个小凳子可以坐。

然后,我就跟他说不行啊,需要让这个小朋友先玩,爸爸可以陪着你一起等。

中间有几次说这个小朋友怎么还没有玩完。我说那确实有的小朋友玩的时间长,有的小朋友玩的时间短,我们再等一会儿吧。

那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等她,就故意玩个很久,但是我的宝宝就跟我一起在那里等着。

我挺为我的女儿感到自豪的,因为她知道如何尊重别人,或者起码这是行为上的尊重

那大概就是以上这些,嗯,我是徐泽旭,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徐泽旭心理师


只要父母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讨好的话,做讨好的事,以身作责就行了。

教育:发现此类型的孩子,老师能及时指正和教导会影响他的一生。


爱拚才会赢82


你好,这里是老云心理坊,我是老云,一个爱好哲学的心理咨询师。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和日常思考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今年8岁,老二是男孩,今年2.5岁。身为咨询师,我很早就开始注意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与观察,尤其是在有了老二之后。

何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身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表现特征

1.敏感。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评价产生情绪波动。

2.不懂拒绝。日常生活中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明明自己不愿意帮忙却无法说出“不”。

3.易妥协。一旦有争执,无论对错,都是最先妥协的那个,始终是一个好说话、温柔、不言语的印象。

4.不敢表达情绪。这一点其实是最要命的,平时不会表达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总是曲意迎合别人,隐忍自己的真实感受。

5.渴求安全感。特别希望能够有所依靠,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形成原因

讨好型人格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大体可分为:

1.长期受性别歧视。以女孩居多,受重男轻女的毒害,得不到应有的关怀,特别是家中有孩子多的,作为姐姐,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歧视对象。

2.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物质与精神上都不易得到满足,面对生活的压力,只能忍气吞声。

3.长期受虐待。由于受不了生理与心理的痛苦打击,只能强装懂事,免遭毒打。

5.家庭环境。受父母离异、家中二胎的影响,很多孩子失去原有的关心与爱护,只能通过察言观色、强装乖巧、故作懂事去讨得长辈的欢心。

主要危害

1.没有自我。凡事都是别人为中心,为别人而活,永远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仿佛自己就是别人附属品,很少有过自己的喜怒哀乐。

2.婚恋易受挫。对女孩而言,容易遇渣男,这种例子举不胜数,明明女孩付出很多,可男方仍是不珍惜,频繁出轨。

3.报复心理重。因为从未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总是忍气吞声,一旦自己长大了,很容易产生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心理,特别具有攻击性,戾气很重。

4.不会正确表达情感。长期隐忍,导致不知道什么是高兴与不高兴、快乐与不快乐、爱与被爱,总是情感表达错乱。

5.易积郁成疾。由于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多不开心、不高兴只能忍着,长期压抑很容易形成疾病。轻者有肠胃疼痛、头疼难忍,重者甚至引发癌症。

如何预防

1.和谐家庭氛围。不要总是一味指责孩子,要赏罚并重,坚持原则,尽量少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一个和谐安静的家庭环境。

2.赋予责任。这对家有二宝的家庭很重要,很多家长内心是想平衡好对两个孩子的爱,但做起来总是容易失衡。建议赋予老大一定权利,家中很多事情让老大参与,包括对老二的照顾,食物的分配等等事情,逐步培养老大的责任感。

3.关注老大。这是我的一点心得,因为本身喜欢女孩,即便有了老二,对老大的关心不减反增,这样老大无形中也因为有了弟弟而高兴,从没有觉得弟弟抢了她的爱,反倒是觉得弟弟给她带来了好运(这是我闺女的原话)。

4.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情感。鼓励孩子说出心中的感受,不管是高兴也好,悲伤也罢,通通说出来,让她感受到父母是真的在用心关注她的,这样做非常有利于青春期的子女教育。

5.鼓励孩子敢于说不。这是恐怕是很多家长不敢尝试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大人们觉得可以做,但孩子们不想做的,与其让他们边埋怨边完成,倒不如让他们正确表达出“不”来,父母再跟孩子共同商量办法。

写在最后

教育子女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事情,我们没有试错成本,所以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比如讨好型人格,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它也必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我们真正重视起来,从一点一滴学起来、关注起来,才会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