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主流 ▎權威 ▎責任 給你不一樣的新聞資訊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最近,黑龍江省雞西市發生一起家庭食物中毒事件,截止目前導致7人救治無效死亡,2人仍在搶救中。經醫院化驗檢測,他們聚餐時共同食用過的一種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據醫生介紹,黃麴黴素為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滋生的溫度為28-38℃,喜潮溼,一般情況下肉眼看不見。20毫克的黃麴黴素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極易隱藏在砧板、筷子、發黴食物中。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端州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 張建

比如花生、木耳等食品長期放置後發酵,會產生一種毒素叫黃麴黴素,它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主要是致癌。如果大量攝入過期發黴的食物,裡面含有大量的黃麴黴素,會引起中毒,主要出現嘔吐、噁心等胃腸道症狀,嚴重的還會引起中樞神經損害,再嚴重的會致命。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記者走訪發現,市民食品安全意識普遍較強。有市民說,買食品的時候,會特別留意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家中的自制食品也儘量做到不隔夜食用。

市 民

例如買包裝食品時,要注意生產日期和安全標識,吃過期的食品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輕則引起腸胃問題,重則會有其它症狀出現。要吃新鮮的東西,去市場買東西時,也是要注意看產品的新鮮度。

市 民

保質期很重要,如果吃了過期的食品肯定會對身體有害,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吃的食品,都要特別注意生產日期。

醫生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要注意食品安全,

不食用發黴變質食物,

一旦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端州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 張建

首先市民要自覺不食用發黴過期的食物。第二,出現腹瀉、嘔吐、噁心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進行處理,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例如休克、心悸就要到醫院做透析,進行進一步搶救。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醫生提醒,

秋季還易引發諾如病毒感染,

市民要注重食品飲水衛生,

不吃生冷變質食物,

保證海鮮食品加工食用符合衛生要求。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肇慶臺全媒體記者:周絲雨 梁宇暉 鄺志強(實習生)

編輯:徐穎瑤 陸志海(實習生)

主編:吳國文

監製:伍志軍

總監製:李小紅 陳思源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肇慶手機臺報料專區

你的報料可能會被《民生007》、《肇慶新聞》、肇慶手機臺、肇慶廣電微信號等平臺採用。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版權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包括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我們後臺,領取稿費或刪除,謝謝!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醫生提醒:受黃麴黴菌汙染的糧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不吐不快,可點擊下面“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