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麴黴病中肺實變的影像特徵

肺曲霉病中肺实变的影像特征

導語

肺麴黴病是由麴黴屬引起的真菌病,通常是煙麴黴、黃麴黴和黑麴黴,這三種真菌是最常報道的人類機會性感染的病原體。

肺麴黴病的經典類型有5類:腐生麴黴病、半侵襲性或慢性壞死性麴黴病、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氣道侵襲性麴黴病、血管侵襲性麴黴病。但這些類型中,僅兩種以慢性肺實變作為主要和突出特徵:半侵襲性或慢性壞死性麴黴病和血管侵襲性麴黴病。

半侵襲性或慢性壞死性麴黴病

這種類型的肺麴黴病常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慢阻肺,營養不良,酒精中毒,糖尿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慢性咳嗽、全身症狀和輕度發熱。這些都是非特異性的,並可能持續數週或數月。15%的患者有咯血。

影像學特徵包括肺段實變可能是雙側的。可能表現空洞和胸膜增厚。多髮結節可能與實變相關。

肺曲霉病中肺实变的影像特征

圖1 一例酗酒和營養不良患者右肺慢性實變的進展。半侵襲性麴黴病

最終的診斷還需麴黴菌感染的證據,以及存在組織壞死和肉芽腫炎症。

血管侵襲性麴黴病

血管侵襲性麴黴病幾乎全部見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患者、化療中的腫瘤患者、異基因骨髓移植患者。

血管侵襲性麴黴病的症狀與麴黴病的其他慢性類型相似,無特異性。高度懷疑時需儘快診斷以減少病死率。

CT表現為大小不一的結節被磨玻璃衰減影(“暈徵”)環繞,以胸膜為基底的楔形實變。

暈徵是指環繞實性結節或腫塊的磨玻璃衰減區。這種表述來自於病理學結果,實性部分代表梗死區域,圍繞的磨玻璃邊緣來自於肺泡出血。疾病早期,出現暈徵的可能性較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減少。

肺曲霉病中肺实变的影像特征

圖2 骨髓移植患者的雙側肺外周實變 “暈徵”。血管侵襲性麴黴病

外周實變代表存在繼發於麴黴侵襲導致的遠端肺血管堵塞的梗死區。

肺曲霉病中肺实变的影像特征

圖3 骨髓移植患者雙側肺結節和實變,伴GGO。右圖顯示治療後吸收良好。血管侵襲性麴黴病

恢復期(開始治療後的2~3周,診斷早期意義不大)常見的另一個影像徵象是空氣新月徵,來自於毗鄰肺實質壞死肺碎片分離。

肺曲霉病中肺实变的影像特征

圖4 麴黴病治療後,肺內病灶的自然進程。第4張圖可見空氣新月徵

通常不需組織學確診。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患者有典型影像學特徵伴發熱,足以考慮開始抗真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