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匠人的坚守与传承——记曲艺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坠子、琴书、大铙、快书等多曲种在这里交相辉映,是著名的“曲山艺海”,而睢州敲琴则更是商丘曲艺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绪年间,睢县平岗镇南八里高庄常有一位身挎破旧的木琴、手拿胯板的琴书艺人尤进功,在本村唱喜会、寿会和娶亲会,其精湛的表演深受民众欢迎。村里有个以抬轿为生的年轻人王景礼,十分喜爱琴书,不顾家庭贫困,将尤进攻长期安顿家中,并拜尤进功为师,出师后,王景礼边抬轿边唱堂会,以琴书养家糊口,后传于独子王长松,王长松又把敲琴艺术传给了自己女儿王秀玲。王秀玲5岁开始学习敲琴,1972年加入了睢县曲艺队,并和夏邑会亭朱土楼京胡名艺人朱金才结成夫妻,拜老艺人彭文启为师,学习大部书,随着几十年不断学习,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在苏、鲁、豫、皖颇有盛名。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商丘的曲艺表演逐渐没落,许多曲艺人也淡出了舞台。不过,作为商丘市非物质“睢州敲琴”代表性传承人的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却始终坚守着曲艺阵地,坚守曲艺传承,坚定地站在曲艺舞台上。

曲艺匠人的坚守与传承——记曲艺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王秀玲:矢志不渝,传承曲艺经典

“对于曲艺那是打心眼里喜欢,一天不上台,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只要站在台上心里就有股子热乎劲儿。”王秀玲说。从7岁开始学艺到如今,王秀玲已经从艺半个多世纪,曲艺几乎贯穿了她的一生,也成了她人生的全部。虽已经年过花甲,但只要一上台,她仿佛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她酷爱曲艺这个行当,哪怕现实残忍地折磨自己,她依然深爱着这方小小的舞台,坚守着那份希望。

说起入行,王秀玲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爷爷、父亲都是曲艺能手,自己从小就对曲艺有兴趣,先是经常听,后是模仿唱,六七岁时,他就有空没空就缠着父亲让他教自己,但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后来王秀玲又拜于著名民间艺人彭文启门下,开始了专业化学习。脑子里的无数段子加上名师指导,王秀玲开始在曲艺界崭露头角。上世纪70年代,她加入睢县曲艺队,为曲艺事业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曲艺匠人的坚守与传承——记曲艺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王秀玲说自己非常感谢自己的老伴朱金才,感谢他对曲艺的执着和坚持,以及他对自己的支持,让她的一生在曲艺事业里焕发艺术青春。

王秀玲认为曲艺是“俗”的,但绝不是庸俗、媚俗或低俗,而是通俗和民俗。上台说的是知识、趣味、笑话和正能量,绝对不能故意恶俗,拿伦理开涮甚至对骂,来换取观众的掌声和笑声。提起喜欢讲什么样的段子,王秀玲说自己喜欢讲历史类的段子,充满正能量的段子。比如二十四孝、张巡守城、麻姑献寿等寓意美好的一些历史典故。王秀玲对曲艺的坚守和深情,让我们看到了曲艺的精神和希望。正如她所说的,希望曲艺与时俱进、多出精品,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曲艺爱好者。

朱金才:坚守创新,企盼曲艺复苏

“我出生于一个曲艺世家,属于‘门里师’。”朱金才说。虽然他是豫东地区一位响当当的民间曲艺大师,但他没有一点架子,他热情、淳朴、平易近人,让人备感亲切。笔者了解到,朱金才自幼学习乐器,幼时就跟着师傅走南闯北“撂地儿”演出。那时候演艺生活比较艰苦,没有专门的演出场地,就在农村的麦场里在地上画个圈儿,圈里放张桌子就开始表演,周围都是长板凳,坐在凳子上的一般是老顾客。开场后,人慢慢聚起来,不光凳子上坐满了人,站着的观众也是里三层外三层。

曲艺匠人的坚守与传承——记曲艺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如今朱金才近70岁了,仍然活跃在豫、鲁、苏、皖的农村舞台上。他首创将京胡融合于琴书中,整理民间小段,谱曲收藏,并创造性的将原来的单口琴书,改为对口琴书和群口琴书,同时他也是提倡将民间曲艺规范化的先行者,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当笔者问他演出辛苦吗?朱金才边说边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赶再多路也不觉得辛苦,只要还有观众愿意看我的节目。”

对于当前曲艺持续低迷的现状,朱金才、王秀玲夫妇也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无法阻挡。但曲艺事业必须与时俱进,要继承和创新,要想让曲艺复苏,必须出高精尖的东西,不出精品无人听。朱金才说,为了创新,他现在仍然不断地创作,努力将新时代的主题融会到曲艺故事中去。(文/孙绍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