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1930年7月14日,印度唯心主义哲学家、诗人和神秘主义者泰戈尔到德国柏林西南郊卡普特访问爱因斯坦。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这不仅仅是两个世界性名人之间的会面,更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交战。

爱因斯坦:“您信仰同世界隔离的神吗?”

泰戈尔:“我所信仰的不是同世界隔离的神。人类正在认识宇宙,没有什么东西是人类所不能理解的,只是早晚而已。这说明,宇宙的真理就是人的真理。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想说一个科学现象。物质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在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但是物质可能是一种连续的存在,也就是说,各个电子与质子之间可能并无空隙的存在。

与此同理,人类这个整体是由一个个人组成,但是每个个人之间并没有空隙,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会使人类这个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生命机体一样具有统一性。而整个宇宙也与我们相互联系,就像个体的人和人类相互联系一样,这就是我所说的人的宇宙。我所说的上述思想在艺术、文学和人类宗教意识中都做过研究。”

爱因斯坦:“关于宇宙和世界的本性,我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首先,世界是依存于人的统一整体;其次,当世界离开人的精神后依然独立存在。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泰戈尔:“我认为,只有当宇宙与永恒的人类精神和谐一致的时侯,我们才能把宇宙当作真理来认识,从而感觉到宇宙所具有的美。”

爱因斯坦:“这纯粹是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而已。”

泰戈尔:“但是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别的认识。这个世界和宇宙就是属于人的。而关于宇宙和世界的科学观念只是科学家的观念罢了。所以独立于人类之外的世界和宇宙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世界和宇宙是相对的,它的存在依赖于人类的意识。人类赋予这个世界和宇宙以确定性的那种理性和审美标准是存在的,并且是人类永恒的体现。”

爱因斯坦:“你所认识的永恒就是人类本质与意识的体现。”

泰戈尔:“的确如此。对于世界和宇宙的美和永恒,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感情和活动来认识它。我认为科学就是研究那种不受个别人局限的东西,也就是说,科学是超出个人的真理世界。而宗教将教我们认识这些真理,并且让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真理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总的来说,科学研究发现真理,而宗教赋予这些真理以价值,并让我们认识真理和感觉自己与真理之间的联系与和谐状态。”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爱因斯坦:“你的意思是说,真和美是无法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这样的话,只要没有了人类的存在,那么耳维德勒(梵蒂冈教皇宫殿的部分,里面收藏着大量的古典艺术珍品,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阿波罗雕像就在这里)的阿波罗也就不再具有美了?”

泰戈尔:“的确如此。”

爱因斯坦:“你对于美的观点我个人是认同的,但是我无法认同你对真理的观点。”

泰戈尔:“为什么?要知道,真理是需要人类来认识的。”

爱因斯坦:“到目前为止,我还无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这确实就是我的个人宗教。”

泰戈尔:“完美无缺的和谐理想中存在着美,而完美的和谐则体现在万能的人之中。我们常常说的真理实际上就是对万能精神的理解。我们这些个人,在不断的错误中积累经验,这是一个让自己的精神不断受到启示的过程,并且不断地接近真理。不然我们就无法认识到真理以及真理的存在。”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爱因斯坦:“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证明科学真理是一种不以人为转移的真理,但是我依然毫不动摇地坚信这一点。例如,几何学中毕达哥拉斯定理就陈述了某种不以人的存在为转移且近似的真理。”

泰戈尔:“只有体现在万能之人中的真理,才能被当作人的真理。不然,我们人类所认识到的一切都不能被称为真理,至少不能称为科学真理。按照印度哲学的看法,世界和宇宙中存在着梵(华言清净,正言寂静)或绝对真理。但这些是个别人的精神所无法认识到的,或者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种绝对真理只有通过个人完全融入到无限之中オ可以认识到。我所说的绝对真理不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而是针对人类的精神。

也就是说,这个真理是人的真理,没有了人类的存在也将不复存在。这个真理还被称为玛牙(译为“幻”,是印度宗教哲学中的女神与万物之母)或者被称为幻觉。”

爱因斯坦:“如此说来,按照您和印度宗教哲学的看法,我们人类不是同个别人的幻党存在联系,而是同整个人类的幻觉存在着联系了?”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泰戈尔:“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遵守一个规则,即抛弃一切被我们个人精神深刻影响的東缚,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认识到那个体现在万能的人的精神中的绝对真理。”

爱因斯坦:“我想我们之间问题的关键在于,真理是否会以我们人类的意识为转移。”

泰戈尔:“我们所说的真理,存在于主观与客观的和诸联系中,而主观和客观这两个方面都从属于万能的人。”

爱因斯坦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所使用的物体都可以离开人类而独自存在。例如,即使我们所居住的房子空无一人,但是桌子和椅子依然存在于这个房子中。”

泰戈尔:“是的。虽然个人的精神不能认识桌子和椅子,但是万能的精神却会认识它们。同我的精神相同的精神就可以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一切。

爱因斯坦:“相信真理是离开人类而存在的,我们这种自然观虽然无法得到证实,但是却是必不可少的信仰。而且,我认为谁也不能缺少这一种信仰,即使原始人也一样。我们认为,真理具有一种超乎人类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是离开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经验以及我们的精神独立存在。尽管我们现在还讲不出这种独立存在的客观性到底意味着什么,但的确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信仰。”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泰戈尔:“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桌子作为一种固体只是一种外观,也就是说,人的精神认为桌子是固体,如果人们的精神不存在了,那么桌子也就不存在了。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桌子基本的物理实在性不是别的,只不过是许多单独的、旋转着的电力中心,所以桌子是属于人的精神的”。

“在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万能的人的精神与个别人的有限理智之间的冲突必然永远存在。在我们的科学、哲学和伦理学中,认识真理的过程是连续且长期的,不会中断。无论怎么说,如果真的存在能够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真理,那么这种真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是绝对不存在的。

“其实这种人类精神并不难理解,从这种精神的角度来看,事件的连续性只是发生在时间中,并非空间中,就像乐曲的连续性一样。就这种精神而言,实在性的观念和实在性的音乐比较相像。但是,你所说的毕达哥拉斯的几何学所具有的实在性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就像纸张的实在性与文学的实在性之间所存在的天壤之别。

文学对于以纸为食物的蛀虫来说,其精神性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文学作为一种真理的存在,对于人的精神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远远大于纸张。与此同理,如果真的存在着某种与人的精神既没有理性的联系也没有感性的联系的真理,那么,对于我们人类这种生物而言,这种所谓的真理将不会是真理。

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当唯物主义遇上唯心主义,谁能说服谁?

“我所认可的宗教,也就是我的个人信仰,就在于认识永恒的人,也可以说是万能的人的灵魂。而这些则在我自身的存在之中。”

关于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谈话,表面上来看,双方似乎只是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与信仰。但实际上,似乎都在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但是爱因斯坦和泰戈尔的这场谈话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尽管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爱因斯坦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信仰,而泰戈尔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唯心主义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