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老孫遁世無悶


為人父母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

說起教育孩子,大多數中國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予各種壓力,報各種培訓班,恐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有一部分父母對孩子非常地溺愛,把孩子從小都寵壞了,以至於孩子長大後,什麼事情都還要由父母去做決定,他自己根本拿不出什麼主見。

我認為,最高境界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中西結合”。從小培養孩子,既有中國良好的傳統美德,又有西方獨立思考和生存的本能。

孩子應該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讀書的時候,父母不一定要強求孩子學習考試多麼優秀,我認為學習只要夠用就行。最好能給孩子一個良好輕鬆的生活狀態。

孩子長大面向社會後,無論再高的文憑都只是媒介而已。生活中無論是事業還是婚姻,主要是他自身的適應能力、思維和情感處理的方式。

重點在於孩子從小能夠獨立思考,遇到難題時,他並不依靠父母,自己能夠獨立去解決問題。所以他將來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不會去退縮。因為他有這種堅強的性格和處事能力。

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多去接觸身邊的小朋友。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他的情商和交際能力。這是與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本能!如果從小讓孩子獨處的話,他的性格就會慢慢自閉,變得不自信。對以後的影響很大。

父母除了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外,還要把握住大方向,讓孩子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認為這樣做父母,才是對孩子的最高境界!


雨希爾


1.為人父母首要的責任就是愛護子女

詩經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這句話的意思就闡述了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擔當,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的肩上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日夜為自己孩子的成長付出博愛和勞累。

“孩子是孃的心頭肉“,這句話道出了做父母對孩子的摯愛。他們時時刻刻在為孩子擔心,掛念著他們的孩子渴了麼?餓了麼? 睡好了麼?哪裡有不舒服麼?等等,從孩子生下來開始,父母的心裡便不再安靜,諸多的牽掛,諸多的愛護,諸多的勞累,便應運而生。

2.為人父母擔負著呵護孩子成長的責任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的詩體現了偉大的母親對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愛和責任。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在父母精心的呵護下成長起來的,每走一步路都有父母的心血凝成。從剛剛出生開始,父母便是擦屎又擦尿,一口水一口飯的餵養。 學走路的時候,父母彎著腰弓著背大手拉小手,扶持孩子 一步一步往前行。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一句一句不厭其煩的教孩子學說話,冬天怕凍著,夏天怕熱著,想方設法給孩子最好的呵護。

一旦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的責任更是重大,一邊教孩子學做人,一邊給孩子無微不至照顧,白天還工作,晚上做家務,力求給孩子一個溫馨舒服最好的環境。

3.為人父母肩負著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懂得模仿開始,父母便極力教給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人格形成是從早期進行的,父母從孩子會說話,就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正面引導,說文明話,做文明事,每天培養孩子正確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學習習慣。還有諸多的讀書習慣,做事有始有終和持之以恆的行為習慣等等 。

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時時傾注著父母的心血。當孩子在上學,他們時時擔心孩子上學有沒有完成作業?在學校學習好麼?開心麼?有沒有和同學打鬧?等等。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有什麼不足之處,就及時矯正,抓緊引導,生怕孩子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中考時候,擔心他是否考個好高中。高考時候,擔心他能不能考一個好大學。一旦步入社會,擔心孩子的工作累不累?心情好不好?孩子成家立業,父母便幫助看孩子,做飯,洗衣服。總之,父母的一生在不斷地為孩子的衣食住行在操勞。 父母的心一直都跟在孩子的身上,只要活著有一口氣,父母的心裡都是自己的孩子。

4.為人父母的愛最偉大

“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這是形容父母對孩子深愛的一句俗語。它折射出母愛、父愛的偉大,但同時也暗含了父母對孩子的疼愛之心。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查自己的人格。”人們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的人格魅力、敬業精神就是孩子無聲的老師。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正如俗語所言 ,家長通情達理,孩子善解人意;家長做事大氣,孩子耿直爽朗;家長志存高遠,孩子免於庸俗;家長兢兢業業,孩子自律自強;家長不言放棄,孩子堅韌不拔……。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總之, 一個人格平等的家庭, 家庭成員之間是相互尊重,互相學習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長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還是傾聽孩子喜怒哀樂的首選聽眾。作為新時代的父母,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清楚新時代對家長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學習、改變觀念、改變方式,給予孩子正確健康的理想和正能量的指引,才是一個新時代的父母最高的境界。


文卷


我們曾經看到過新聞報道有孩子處在叛逆期,因為和父母溝通甚少,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讓人唏噓不已。有父母認為,是孩子的問題,把所有責任推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有些孩子把全部責任推向父母。其實,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溝通需要雙方互動。

我見過這樣的父母:在孩子說話的時候,全神貫注地傾聽,並且像朋友一樣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和孩子相處地總是特別融洽,和睦。

有些時候,孩子與你溝通甚少,並不是因為你們話不投機,可能是因為你們之間沒有找到合適的溝通方式。孩子在溝通方面的經驗,畢竟比身為父母的缺乏,因而需要父母主動引導與孩子更好的溝通。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技巧呢?

1、說話時注視孩子,保持眼神的交流。

在紅樓夢裡,曹雪芹曾用“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來形容林黛玉。可見從一個人的眼神中可以讀出這個人當下的情緒。我們與孩子之間,保持眼神的交流有助於我們感受孩子的情緒,從而可以通過孩子的情緒來調整溝通方式,也有助於我們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我們怎麼進行有效溝通。

2、傾聽的最佳時機是你和孩子獨處時,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敞開心扉。

我們都看過這樣的場面:父母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在這樣的場景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孩子不聽話甚至負氣。其實父母也是為孩子好,但無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相反,在一個微風徐來的晚飯後,你帶上孩子一起去散散步,吹吹風。在這種輕鬆的氛圍下,和孩子聊聊天,更能讓孩子敞開心扉。因此選擇一個輕鬆的氛圍與孩子獨處,更容易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

3、不要中途打斷孩子的話,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你不夠尊重他,傾聽就要聽到孩子的心聲。

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潛在的創造力。在父母與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有時會聽到孩子表達的想法在咱們父母眼中可能是錯的甚至是荒謬的。這個時候,先不要急著打斷孩子,當你聽完孩子袒露的心聲,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肯定孩子有創造力的想法,循循善誘,溫和的指出孩子想法中不可取之處。如此,既尊重孩子,也通過鼓勵讓孩子增強自信。

4、適時而恰當地提出問題,可以通過表述自己的意見讓孩子將談話深入下去。

有句俗語叫作“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孩子總有遇到困惑的時候,不知怎麼表達以及解決。父母如果在此時恰當提出問題引導孩子,便能深入瞭解孩子的困惑,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孩子是父母的一生希望,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會牢記在心,為孩子的前途,我們做父母的從小引導孩子一步步前進,走好人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