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把小孩送到美英等国留学?他们是怎么想的?

憨墨情园


首先明确一下,小孩的定义。准确来说,应该是未成年(低于18周岁)的学生留学。

所以成年人(大学生,研究生等)留学,不在下面的讨论范围。

留学的动机和目的很发复杂,可以说家家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在未成年人留学这件事上,几乎是100%家长主导的。由于未成年的孩子受制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很难对留学这件事有全面的认识。

现在主流送小孩去英美留学的家长,平均年段应该是70-80后。这些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的,基本具备优秀的属性。

· 大部分经历过中国80-90年代高考,有很强自己我学习能力。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 家长们的事业处于上升期。

· 绝大家长有出国的经历,甚至于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

· 出于家长自身成长经历的认识,对西方世界不卑不抗,没有盲目崇洋媚外

· 选择非常理性,既不盲从,也不跟风,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送孩子去美英等国留学,主要有以下出发点。

1, 让孩子有个轻松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由于家长自身从应试教育的体制,千军万马搏杀出来。最不愿意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英美国家的教育,基本上以人为本,综合发展,注重自我个性成长。特别是在私立中小学教育

的领域。在澳大利亚小学教育,体育,户外活动,艺术,几乎占到50%的比例。学术上的压力极小,反而更多是来时体育竞技,艺术表演,文化创意等。

2 ,家庭自身原因

现代中国家庭,已经不是原先固有的核心家庭模式。例如,家长长期忙于工作,小孩由爷爷奶奶等长辈带大,由于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长辈们已经无法胜任教育的工作。 父母离异,再婚,重组新的家庭,原生小孩则变成变成了一个难题。 甚于于单亲家庭,无法兼顾事业和孩子教育。孩子出国留学也就演变成了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这种背景下的出国,对孩子的心里成长,一定会造成影响。而且也是一个日趋普遍的现象。例如,一些澳大利亚的私立中学,专门聘请了心里辅导老师,针对这类留学生的心里特点。

3,海外移民的长远计划

不可否认的现象,中国人已经是美英等移民国家,海外移民的主力人群。一大部分家长送孩子送过留学,也属于自己移民规划的重要步骤。

先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甚至安排一个家长陪孩子在海外读书。首先算做是过渡期,提前适应海外的生活方式。此外,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孩子从小在海外接受相对完成的教育。将来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更容易适应。通过孩子留学,也在海外积累的社会关系和人脉。例如,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校,就是建立在社群关系上的。公立学校以区域划分,大多数私立学校都有教会,私人机构的背景。总结起来,子女教育也是移民的一个非常重要属性。


晟铭


一、获得英美国籍

按照英国方面的法律规定,外国的学生在英国完成十年的教育,就能够向政府申请英国国籍。这是一种最廉价的移民方法,也是非常的受到国内家长的欢迎。

因为许多的家长都是在国内拥有比较好的工作,而无法申请英国的国籍。因此,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留学,就能够间接地获得外国的国籍,也能够享受英国的良好的福利待遇。

二、考中国名校有优势

这些获得英国的国籍之后,无论是考英国的大学,还是考中国的名校,都是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比如说清华北大对外国的学生要求就很低,只要通过简单的考试,就能够被录取。

三、以为国外教育制度好,教育模式好,不喜欢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

他们也希望孩子在国外收到良好的教育,英语水平提升,思路开阔,有创新能力!但也有些孩子英语好了,中国文化丢了,有些学生在国外回来中国话都说不好,古诗也不会读,很多字不认识。我认为,你英语再好,也是华人,和人家土生土长的本国人比起来没有优势,随着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只有同时学好中国文化,尤其国学课程,中西文化结合,你在国外才有能力发展,工作中也有优势获得重用!因此,家长不要太盲目的让孩子在国外读书。


温主持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全球排名前两百的大学,我国的清华北大是不在其列的,而美国大学则占了一半多。差距不只一点吧。那些把孩子送到英美国家留学的家长是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国外学校里,就算只有一个孩子选某门课,学校也会为其配备该课程的老师及物资。这类家长们是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前程,毕业后能够留下工作,取得发达国家的永久居住权,享受发达国家的福利。

我认识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孩子,他高中毕业后去读大学,刚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有国内教育下的底子,他在班里成绩特别好,尤其是数学,拉开那些白人学生一大截,他很有优越感的,但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就发现那些白人学生进步很快,慢慢的超过自己了,他说有一次考试是动手做一个什么我忘记了,类似电子产品吧,他和他的伙伴做了一个类似计算器,称量器之类的吧,总之比商店里买的还要精准,他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他觉得他会得高分,结果呢他刚刚及格而已,而得高分的白人学生是做了一个机器手,这个手干什么用呢?比如可以在有炸弹的时候帮人类去摘除炸弹。原来这个白人学生的作品是一种创新,而我们亚洲人只会模仿,就算做的在精准也没法拿高分。我这位在加拿大留学的朋友后来经过国外的学习的确思维比以前更加创新了,但是他说创新这一块还是不及那些白人,那些白人的创新精神仿佛是从骨子里的。是那种创新教育,精英教育作用下一代又一代教育的传承。

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些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看好的是他们的创新教育,精英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